美國頒佈全球AI禁令,小紅書登頂蘋果應用榜|財經日日評

點選圖片▲歡迎報名

2024年我國社融增量累計32.26萬億元
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佈2024年社融資料。初步統計,2024年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2.26萬億元,比上年少3.32萬億元。結合前值計算可得,12月新增社融規模增量為2.86萬億元,較11月的2.34萬億元有所回升。
12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55.6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8.09萬億元。結合前值計算可得,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900億元,較11月的5800億元增加4100億元。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13.53萬億元,同比增長7.3%。狹義貨幣(M1)餘額67.1萬億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貨幣(M0)餘額12.82萬億元,同比增長13%。(綜合央行官網)
|點評去年全年社融增量較上一年有所減少,居民的消費意願及企業擴張需求依然有待提高。年末政府加大發債力度籌集資金,為12月社融增量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貨幣政策定調適度寬鬆,加上兩新政策持續發力,拉動企業和居民部門信貸需求,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步回升。積極政策引導下,年末房市迎來“翹尾”行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民幣貸款上升。
經濟預期轉好,市場流動性得到改善,12月末M2-M1剪刀差收窄。但整體而言,實體經濟需求依然偏弱,盈利壓力疊加地方化債影響,企業融資意願較為謹慎。同時,除去各類補貼,居民消費更受收入水平的“天花板”限制。未來社融資料持續修復,仍需要財政、貨幣政策共同發力。
2024年免簽入境外國人上升112.3%
1月14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釋出會,釋出2024年移民管理工作主要資料。2024年共簽發普通護照2331.9萬本、內地(大陸)居民往來港澳臺證件簽註9451.4萬張(件)次,同比分別上升26.5%、9.8%;簽發港澳臺居民來往內地(大陸)通行證257.8萬張,相較2023年疫情後集中辦證高峰稍有下降;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259.7萬本次、同比上升52.3%,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
2024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6.1億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內地居民2.91億人次、港澳臺居民2.54億人次、外國人6488.2萬人次,同比分別上升41.3%、38.8%、82.9%。(央視新聞)
|點評我國免籤政策逐步擴容,吸引了不少外國人來訪。入境遊為國內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動力,不僅刺激相關消費市場繁榮,也推動了服務貿易的持續增長。全球經濟處於調整階段,旅遊業在引領經濟復甦上表現亮眼。伴隨人員交流加深,後續也會促進更多商務往來與合作。中國的對外開放姿態,已經吸引不少外商來華佈局。
不過,境外遊客大批湧入,也對少部分當地人造成了衝擊。近段時間出現的“豪車炸街”鬧劇,就著實讓人汗顏。與“爭排面”的動機恰恰相反,“炫富”不過是將內心的不自信暴露無遺。還好,社會公眾對於這種物質化“愛國”行為多持批評聲音。伴隨我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加快,國民心態也需要跟上節奏,積極適應與轉變。
美國正式頒佈首個全球AI禁令
1月14日訊息,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域性(BIS)正式釋出了一項史上最為嚴格的全球AI管控新規,這是美國首次全面規範AI晶片和模型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這項規定不僅涉及硬體出口管制,還首次將AI模型權重納入監管範圍。具體而言,訓練計算量超過10^26次運算的模型在出口時將需要授權。
全世界國家和地區的地區分為三級(Tier 1,Tier 2,Tier 3),分別接受不同級別的管控。Tier 1的美國少數盟友,可以不受限制地獲取美國晶片;Tier 2的國家和地區,將面臨以國為單位的總算力限制;Tier 3的國家和地區,資料中心將被全面禁止進口晶片。而中國、俄羅斯等24個被美國實施武器禁運的國家和地區則被劃入Tier 3,面臨全面禁止。(綜合36氪)
|點評拜登政府在任期結束前放了一顆重磅炸彈,禁令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將未來AI的前沿發展限定在美國及其核心盟友範圍內。任期開始後,拜登政府幾乎每一年都有大規模晶片限制政策出臺。顯然,其希望透過限制,在AI時代建立起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發展秩序。不過,在當今全球格局下,透過霸權主義維護自身地位的策略恐怕很難奏效。
禁令從頒佈到生效留有約120天過渡期,具體如何執行大機率將在特朗普任期內決定,這或許也會成為特朗普在未來談判的籌碼。如果禁令執行,首先衝擊的可能是美國科技企業,出口管制意味著這些企業要將大部分市場“拱手讓人”。對於我國則更多是危中有機,全面禁止禁令當前,國內從晶片研發到產業鏈佈局的腳步都會進一步加快,與其他地區的合作可能也會加強。無論如何,加速追趕,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地方小貸公司加速出清
1月13日訊息,2025年已有湖南、內蒙古、福建、重慶、湖北等多地釋出清退、登出地方小貸等地方金融組織的公告,涉及清退的小貸公司超20家。除了地方的金融主管部門在清理整頓外,近年來,部分央企、頭部網際網路公司也在陸續整合或拋售手中的小貸牌照。例如,此前,天翼電子將旗下小貸、融擔、保險公司全部股權掛牌出售,主動放棄自營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2024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資料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全國小貸公司數量為5385家,貸款餘額達7514億元。相較2023年年末,全國小貸公司數量減少了115家,貸款餘額減少了115億元。(第一財經)
|點評相比於年化利息5%左右的正規銀行消費貸,小額貸款行業年化18%的超高利息一度吸引了很多資方介入。早期小貸行業並沒有太多規範,公司放款稽核門檻極低,甚至很多未成年人也能申請到一定額度,公司憑藉後期暴力催收減少違約量和超高利息實現盈利。雖然這些貸款金額單筆不多,但彙集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積累的金融風險不容小視。前兩年監管部門已經收緊了小貸牌照的發放,對存量公司的營業要求也不斷提升,小貸公司數量減少已是大勢所趨。
從實際案例來看,多數小貸業務的結果都是弊大於利。貸款作為一項有風險的金融活動,在資質稽核上面應該保有一定門檻。小貸行業萎縮,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小紅書登頂蘋果應用商店下載榜
1月14日訊息,隨著人們對TikTok禁令的擔憂日益擴大,中國另一款熱門社交媒體應用小紅書迅速在美國網路中走紅,成為美國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第一的免費應用程式。據悉,截至週一,小紅書已經登頂蘋果應用商店下載榜,緊隨其後的是TikTok旗下的照片共享應用Lemon8和OpenAI的ChatGPT。
TikTok禁令是美國政府此前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1月19日之前剝離TikTok,否則將面臨禁令。一旦禁令最終生效,蘋果和谷歌等第三方平臺將不得不停止支援TikTok。有趣的是,許多TikTok使用者並沒有選擇使用TikTok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平臺,而是選擇了小紅書。(財聯社)
|點評TikTok即將面臨美國禁令調整,小紅書因此收穫了一大批海外使用者,恐怕令好多人都感到意外。小紅書一直在嘗試國際化,並且沒有將國際版與國內版進行切割。此前最出圈的話題就是“聽勸”,一大批外國人在小紅書上向中國使用者詢問造型設計的問題,表示願意聽取建議。由於小紅書本身不提供翻譯功能,很多海外使用者只是玩個新鮮,留存率並不算高。
這次海外使用者湧入小紅書,面臨的仍然是同樣的問題。小紅書與TikTok在定位上確實有較高重合度,都瞄準的是年輕使用者。然而,缺乏本土內容很容易就會使海外使用者萌生退意,畢竟平臺內大部分帖子他們都看不懂。即便小紅書火速上線翻譯功能,大量國內使用者與少量海外使用者如何實現長期共存,也是小紅書需要頭疼的問題。
騰訊年會馬化騰強調聚焦主業
1月13日,騰訊集團年會在深圳舉行。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年會講話上談及幾個關鍵詞,其中包括聚焦主業、老樹發新芽、降本增效。回顧騰訊過去一年的業務,馬化騰認為騰訊降本增效落實得不錯。大環境上2024年下半年有一些壓力,10月之後的新季度開始好轉。
馬化騰重點談到微信做電商的思路,稱微信要花長時間去做電商生態聯結器。至於近段時間微信小店推出的“送禮物”功能,有人稱之為“微信藍包”並將其與微信紅包作對比。馬化騰表示,希望外界不要對這個功能過度吹捧,微信要用5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去做一個電商生態聯結器,發揮社交的力量,講究慢工出細活,要做成精品。(第一財經)
|點評騰訊年會不光是給員工們加油鼓勁,更像是一次面向公眾的“股東大會”。馬化騰對於騰訊旗下的各項業務過去一年的發展總體較為滿意,特別是前兩年被他稱為“躺在功勞簿”上的遊戲業務,去年出海進展順利,老遊戲們也展現出了較強的使用者留存率。然而,騰訊在遊戲方面的創新能力著實有限,出海業務則對收購海外遊戲公司有著較高的依賴度。
微信送禮物功能這段時間被資本市場炒得火熱,引發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猜測,騰訊內部對於此項功能還是相當冷靜。微信電商業務體量增長得並不算快,畢竟微信的底色是免費的即時通訊軟體,商業化的探索要考慮到使用者群體的感受。
愛奇藝與位元組系達成深度合作
1月14日訊息,愛奇藝與字節跳動旗下紅果短劇宣佈雙方達成深度合作,將啟動IP聯合開發、聯合出品、成品內容授權等合作,共同推出更多精品微短劇。此前,愛奇藝的重點更多在自有渠道上,並與之匹配了盈利模式。與紅果短劇的合作,或許意味著愛奇藝開始以內容出品方角色出現。
2023年5月,紅果開始在抖音集團旗下番茄小說平臺內孵化,於同年8月正式上線APP。紅果短劇APP採用“免費+廣告”模式。據QuestMobile,2024年11月,紅果短劇APP的MAU已超1.4億、DAU已超4000萬。此外,愛奇藝面臨著盈利壓力。2024年三季度,該公司營收72.46 億元, 同比下滑10%;歸母淨利潤為2.3 億元,同比下滑52%。(21經濟網)
|點評微短劇增長勢頭正猛,傳統長影片平臺卻面臨江河日下的困境。本身市場接近飽和後,影片平臺的使用者增速就在放緩。加上短影片、微短劇這些新業態衝擊,影片平臺更陷入使用者流失的危機。去年開始,愛奇藝不再公佈訂閱會員總數,根據其業績表現來看,這部分資料很可能並不太理想。
為了挽救頹勢,“愛優騰芒”都在加碼微短劇賽道。紅果短劇作為位元組旗下“番茄系”產品,在打造IP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現在愛奇藝和紅果短劇深度繫結,或許可以搶先佔據競爭中的領先地位。面對壓力,其他影片平臺對微短劇的扶持力度可能會加大。對於影片平臺來說,擁抱微短劇會對原有的內容生態形成衝擊,然而不擁抱變化,大機率只會在競爭中被拋棄。
週二兩市高開高走滬指漲2.54%
1月14日,市場全天高開高走,創業板指領漲,滬指收復3200點,北證50指數漲超10%。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35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843億。盤面上,熱點輪番活躍,個股普漲,全市場超5300只個股上漲,下跌個股不足40只,上漲個股家數創去年10月8日以來新高,逾300股漲停或漲超10%。從板塊來看,機器人概念股再度爆發,小紅書概念股集體大漲,大金融股展開反彈,無下跌板塊。
截至收盤,滬指報3240.94點,漲2.54%,成交額為5390億元;深成指報10165.17點,漲3.77%,成交額為8117億元;創指報2075.76點,漲4.71%,成交額為3862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二兩市強勢反彈,成交額稍有放大。近期國內央行、證監會等部門暖風頻吹,高盛和摩根大通也在最新的展望中看好中國市場,再加上場內拋壓減輕,主動賣出力量減弱,A股市場形成了罕見的普漲。從領漲板塊上看,主要還是以訊息面為主。小紅書在美國走紅,A股相關概念股掀起漲停潮。美國頒佈AI禁令,硬體類科技板塊走高。
短期來看,週二的上漲歸結於反彈情緒的累積,暫且尚未出現可持續的重大事件推動,主線行情暫時不明確。無論何時,普漲的日子總是短暫,隨後的板塊分化情況,才能決定行情的持續度。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點選下圖▼立即領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