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權自:ONE文藝生活
ID:one_hanhan
作者:牛小玲
九十六年前,迅哥曾經寫過一段經典語錄;
到現在還被俺們這些搞新媒體的引經據典,總掏出來用。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要不說人家是大文豪呢,都寫完快100年了,現在讀著仍然覺得相當哇塞,放咱當代挺多人身上都挺合適的。
用流行嗑講,叫子彈正中眉心了,差點兒把任督二脈都打穿了,晚期就是植物人兒。

訊哥這話講啥意思啊?
我總結就是:褲襠著火,看見異性就想衝一衝。
有讀者朋友可能說了,沒有啊,我這天天修身養性喝中藥呢,隔三差五還去戒色吧打卡呢,都高素質人群。
但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歷史的大輪子碾壓過太多彎彎道道。
到現在開放了多元了,男女關係整得五花八門,又唇友誼又床上搭子的。
看見異性就想成家、就想性交的人,一抓一大把。

褲襠著火,是多少人的通病
先說點輕量級的。
前幾天刷小某書,看到一個考研的妹妹發帖說:這輩子要談一個徐濤這樣的。

Who is 徐濤啊?
不考研的可能不知道,徐濤是教考研政治的老師。
考研妹妹在上網課的時候,深深被徐老師的人格魅力折服,就想找個同款男友成家。
徐老師在那兒講馬哲呢,妹妹已經幻想上老公孩子熱炕頭了,一整個幸福美滿小康之家景象躍然紙上。
這事兒也引發了一波討論,集中要點無非是一幫人開噴,說女孩咋那麼容易喜歡上別人?
說看到還不錯的男的,不管對方是啥身份,倆人是啥關係,都能往兩性關係上想。
還用經驗主義故事咔咔舉例,比如:
看病時會愛上醫生,軍訓時迷戀教官,上學時喜歡老師,考駕照愛上教練,點外賣對外賣小哥動情。
指責很多女孩已經進化成戀愛腦的終極版本——性緣腦!
啥是性緣腦?
就是看到一個異性,就會自動帶入戀愛關係去審視他。
大腦先去判斷這個人適不適合做物件,再去進行社交。
發現這個異性不符合做物件的標準,就自動疏遠,連朋友都不想做。
網際網路擅於造詞,擅於給人分門別類、貼標籤,一不小心表達個喜愛之情,就成性緣腦了。
網上還有挺多女孩反思,說自己之前太性緣腦了,把兩性關係看太重了。

其實摒除“沒有男的就活不了”的想法後,咱多關注自我成長也挺好。
但女孩們這些性緣腦還只是皮毛。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性緣腦的黑化版本,都差點變成性交腦了。
比如這位。一個女孩和朋友吐槽自己身體不適,朋友連關心的話都懶得講。
上來就說:求你找個男人do一下吧。

還化身三甲醫院主治大夫直接下結論:現在你產生的病,都是缺男人造成的。

女孩婉拒了,對方仍不依不饒,甚至想要拉皮條,讓女孩問其他朋友:是不是需要男人?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有女孩起痘了,對方就說你缺男人了,所以無處洩火;
有女孩內分泌失調月經推遲,對方還說你缺男人了,所以激素才沒平衡;
這是直接把男人當藥引子了,有女孩直接銳評:那我要是便秘,是不是男人得來……(自行理解吧)

還有一些男生,看到長得漂亮的女孩,就開始意淫。
不管啥場合,人家啥身份,原地化身泰迪,到處發情。
北京冬奧會,有個04年剛成年的外國花滑小女孩,因為長相出眾吸引了很多男人的注意力。

有要直接去和親的;有一頓分析這小女孩做兒媳婦行不行的。
還說人家小女孩達不到擇偶標準,穿得太少,有傷風化,買不起上海的房子,等於光屁股進門。

磕磣,太磕磣了,這丟人都要丟出國門了。
有的新聞事件也沒少報,看見女孩取快遞,就造黃謠。
絞盡腦汁把人家往“性”上扯,說人家和快遞小哥有一腳。
這幫人上小學時候語文作文七天憋出六個字,一到造黃謠,想象力開始狂飆。
被造謠的女士,直接把他們告上法院,300多天都沒等來道歉。
這些性緣腦傷害的不止是女路人,有很多女網友也被他們惡意中傷。
有個女孩考上了北大,本來喜氣洋洋。
評論裡的路人卻非要惡意中傷。
一邊是酸人家能上北大,說其中必有水分,沒啥含金量;
一邊是滿腦子yellow廢料,胡亂揣測說:
“這種高智商美女,只有大權貴才有資格享受了”
“不必大權貴,她的導師們都很滿意”

看到女孩提了保時捷,他們也會把性工作者的身份安在女孩身上。

性緣腦黑化版就像是一陣黑旋風,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甚至隨便劃拉個短影片上的漂亮女孩,都要說:
小心點,我會一不小心把你娶了。
性緣腦是如何煉成的?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咱老中人如今修煉成性緣腦,都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很多女生的性緣腦中。
都會選擇帶入女友或妻子的身份,核心在於想和異性建立親密關係。
性緣關係成了她們和異性相處的主要模式,去篩選、評判適合做伴侶的人選。

這本質上是一種缺愛的表現。
畢竟在咱的成長教育裡,一直是性緣關係比天大。
並且這種對女孩的教育都很擰巴。
小時候告訴咱男女有別,小學時候和男同桌拉手都會被罵一頓。
突然到一個時間點,就告訴咱是個狗得生崽兒,是個人就必須結婚。
似乎女孩和男孩、和婚姻之間,就是個“宿主關係”,必須依附其中,人生才能完整。

而在很多男性的性緣腦中。
會把性緣關係和下半身緊密結合,看到漂亮有錢的女孩就優先想到性工作者。
把女孩們客體化,當成潛在的交往和床上運動物件。
可一提到戀愛腦、性緣腦這些詞,大家都會不自覺得把感性的標籤,和女孩貼得更緊密。

但明明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困於其中。
就像我們總會糾結於“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的問題。
就像拋開性緣關係,我們不知道如何和異性相處。
這其實也和我們成長中影視作品的薰陶有關。
青春期的女孩,從偶像劇裡學習男女關係。
看的是霸總灰姑娘的人設;
代入的是走大街上,不知為啥就親上嘴的劇情。
男孩們看得則是大男主電視劇。
要麼武力超群、神功護體;要麼三妻四妾,劇裡是個女的都喜歡他。
同時男女關係的奧義,他們也會從各種隱秘的顏色影片裡學習。
不是他們選擇了性緣腦,而是環境滋養了性緣腦。
其實今天寫這篇時,我也看到了自己。
在東亞的成長環境中,沒有誰能躲過這擰巴且割裂的性緣關係。
從活在夢中的青春期;
跳躍到突如其來的催婚催育;
性緣從曾經的閉口不談,到如今成了大孝子任務。
而被釘在性緣關係裡的年輕人;
就像被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天井裡;
在一片狹窄的天空裡,抬頭仰望,只能看到可婚戀可交配的異性。
以為見過了世界全貌,其實只是在無力迴圈中狹隘狂歡。
而在此刻,從性緣腦中跳出來,再跳出來,跳遠一點。
那遠處更自由的真實世界,將帶來無盡的後續與開始。
在星星閃耀處迎接你的,將是更廣闊的天地。


本文轉載【ONE文藝生活】微信公眾號,韓寒主編的ONE·一個 文藝閱讀應用官方公眾號,複雜的世界裡,一個就夠了。關注可搜尋微訊號:one_hanh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