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Unsplash
暱稱:小吳
本科學校及專業:格拉斯哥大學 數學和金融
GPA:2:2
錄取offer:悉尼大學、西澳大學、昆士蘭大學

offer
在當前中國的就業環境下,我認為繼續深造讀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發現不僅是我,我的同伴們,包括學弟、學長們,也都傾向於選擇讀研或者攻讀雙研究生。
就我個人而言,本科階段所學的知識往往較為寬泛,不夠深入和專業。而我一直渴望深入探索純金融領域。
雖然我曾認為數學能夠輔助金融學習,但當我真正選擇數學與金融作為專業時,我發現數學專業過於注重數學本身,對於金融領域的實際應用幫助有限。
因此,我意識到要真正深入學習金融的深層次知識,通常需要進入研究生階段。所以我決定報考研究生,以便更深入地研究金融領域,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在出國留學的大方向上,我們通常面臨的主要選擇是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當然,還有其他如德國等其他國家,但大部分人的首選還是集中在這三個主要國家。
英國確實是我曾經認真考慮過的選項,但經過深思熟慮和多方比較,我最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對於其他國家,比如德國,我的弟弟就有考慮過去那裡讀物理。然而據我所知,儘管入學相對容易,但畢業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權衡了各個因素後,我最終決定選擇澳大利亞作為我的留學目的地。

Photo by Unsplash
生活
在英國讀本科期間,確實有一些方面與我先前的預想相吻合。例如,英國常被稱為“美食荒漠”,我提前做好了更加獨立和自主應對烹飪問題的心理準備。
此外,我對於在英國的學習、健身和生活方面也有一定的預期。我知道這些領域都會帶來一定的挑戰,但我願意接受並克服它。
社交
在社交方面,我主要交往圈子集中在華人群體內。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擁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語言,還因為我們在許多話題上都能找到共鳴,從而更容易建立深厚的友誼。
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進入本科後期階段,數學的確會顯得更具挑戰性。
面對這些困難,我時常需要在考試前進行額外的補習,或者更加頻繁地向教授請教問題,以確保自己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作業的數量其實並不算多,但會有一些難度。尤其是在數學方面,老師有時會出一些課堂上並未詳細講解的題目。
雖然課堂上老師講授的是基礎知識,但當他進行題目延伸時,那些題目就變得有些困難。
面對這些難題,我們有時不得不借助網路搜尋或查閱相關資料來尋找答案。同時也會利用課堂討論的機會與同學交流,或者直接向老師請教。
關於口音,我原本擔心這會影響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我發現蘇格蘭口音其實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難懂。只要稍微適應一下,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老師所講授的內容。

Photo by Unsplash
時間線
當我大三拿到自己的成績後,我就找到了熊貓姐,然後開始了我的申請。
在申請過程中,由於有了熊貓姐的指導和幫助,我感覺整個流程相對順利。
最早的情況下,我是在提交申請後僅過了三四周就收到了offer,而最晚的情況下,我則是等待了一年才最終收到offer。
背景
我參與了兩次實習。一次是在中信證券,另一次則是一家類似於銀行的機構。
一開始我有過考取CTA等證書的想法,但經過深入瞭解後,我覺得雖然這些證書可能有一定的幫助,但並非必要,甚至讓我覺得有些畫蛇添足。
不過,我也瞭解到作為理科生,並且希望未來在相關領域有所發展,那麼ACCA等證書可能會更有幫助。
除了實習和證書,我覺得分數更重要。只要分數足夠高,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有一個不錯的起點。

Photo by Unsplash
當考試臨近,為了緩解學習上的焦慮,我常常會選擇享用甜品。
在英國,哈根達斯的價格都相對便宜,有時候特價甚至只需三磅,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二十七元。這個價格在中國只能買到一小桶,但在那裡,你能買到像八喜那樣的大桶冰淇淋。
有時我也會我會獨自走到宿舍樓下的公園,那裡通常很安靜,沒有人打擾。
在冷風中漫步幾圈後,我會帶著一絲涼意回到屋內,然後吃上一塊甜品,接著便繼續投入到學習中。

Photo by Unsplash
•重視學習
當你目前還不確定未來是選擇去澳洲還是英國深造,首先要了解這兩個國家的學校對成績的要求有所不同。
澳洲的學校通常會計算你三年的平均成績,而英格蘭的學校則更看重後兩年的成績。
因此,為了確保你在申請時有足夠的競爭力,這三年你都需要全力以赴,儘量取得優異的成績,並避免掛科。
• 注意前置課
對於選課,一定要仔細檢視所選課程的前置要求。比如,如果你打算在大三大四選修某些課程,那麼在大一大二時就需要確保你已經完成了相應的前置課程,否則可能會錯過那些容易獲得高分的優質課程。
• 選擇專業
在選擇專業時,我建議避免選擇過於專業化的領域。相反,可以選擇那些並不特別依賴高中特定基礎知識的專業,這樣每個人都能從同一個起點開始學習。只要肯努力,就不太容易落後於他人。
• 善用工具
學會靈活地運用ChatGPT,它確實能夠為人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Photo by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