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主殿區正面鳥瞰
上海國慶寺十年的設計和建造是神聖理想與世俗精神共創的過程,這種共創或主動、或被動,或在建築設計的計劃內,或又改變了建築設計的初衷。
2014年底,我接到朋友電話,邀請設計一座寺廟的方案!寺廟不大,有位年輕的住持,法號演因,我在電話裡跟他說:“如果您要個傳統仿古寺廟,我不適合做,如果您想做個現代寺廟,我很有興趣!”演因法師說:“我很期待”!於是我們開始了合作。

天王殿

主殿區中庭
專案位於上海浦東唐鎮中心區域,一邊臨河,兩邊臨路,用地旁有一塊城市綠地。原址曾有一座明代寺廟,為紀念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的“俞公祠”。
當代宗教建築是個很有意思的設計題目,我們心目中的這座寺廟設計應體現中國性、禪宗氣質和當代精神,並與城市友好!

寺院山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墨泰建築

中國性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源流,其中的“釋”即指佛教,中國的寺廟無法繞開對中國性的回應。
我們對中國建築的理解,是立足以“空間關係”為先,而非“物”為先。中國傳統建築多為一進一進的院落格局,相比西方傳統建築對宏偉之物的追求,中國則更關注建築與建築之間“空”的部分。即使用地緊張,這座寺廟也不應該是一座集中的大建築,而應該是群組建築,尊重漢傳佛教基本格局,創造更多建築之間的小環境。建築間有庭院、天井和縫隙,這些戶外空間尺度控制的很小,產生一種遮蔽效應,讓寺院內基本看不到周圍城市的高層住宅,讓在城市環抱下的寺院呈現 “幽、隱、靜、藏”的氣氛!

頂視照片

北側鳥瞰

主殿區中庭

主殿區窄庭
佛殿建築舒展的屋頂,是在呼應中國建築的水平伸展的線條。為了這種水平型,地上僅佈置佛殿和僧人們居住的場所,最大化減少地上建築體量,而把佛堂、圖書館、餐廳、禪修房、停車庫等安排在地下,並結合一週的下沉庭院,讓半地下空間獲得自然通風和採光。

實體縱剖模型GIF

僧舍

禪宗氣質
這是一座禪宗寺院,禪宗之美,在於簡素,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我們使用了木模板的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用厚重樸素的材質呈現禪宗的精神。演因住持感受到清水混凝土牆的韻味,給它們起了個富有禪意的名字——融素!

側殿


山牆

厚牆的建築間,不時有窄縫和洞口,讓不大的空間有著豐富的層次;大雄寶殿前,一片靜水面,大殿倒影其中;鈦鋅板的屋簷上,漸變式的小孔由虛變實,過濾著自然光;大雄寶殿的頂部,散開的孔洞讓光斑灑落在大殿內‥‥空間種種,創造出一種“幽明”的氣氛,讓人忘卻塵世的紛繁,在一片精神所在進入佛法的世界。

大雄寶殿室內

大雄寶殿室內回望

主殿區屋頂區域性

建築細部

當代精神
所謂當代建築,一方面,在於空間、材料等建築本體的設計。寺廟本身其實沒有絕對的式樣,漢傳佛教把宮廷建築的格局移植到寺廟中(“寺”在過去指官衙),所以我們有了與藏傳、南傳、日式等不同的中軸對稱官衙式寺廟,並在歷朝歷代不斷演變。我們認為,今天的佛寺應該與時俱進,呈現當代的建築技術和空間理念,在熟悉與陌生之間體現傳承與創新。我們的設計透過建築的開合處理、庭院尺度的控制,去除了裝腔作勢的形態,建築平和樸素,用現代的語言塑造傳統韻味和空間精神。

寺院山門

天王殿一側

主殿區區域性
當代精神的另一方面在於建築與城市的關係。在我們心目中,寺廟也是城市裡的文化場所,應體現一定的公共屬性。我們通過與政府協商,把寺廟的朝向轉至與小綠地連通的方向,寺廟可以封閉,城市公園開放,兩者一併設計,連線共享。我們給寺廟和公園取了個共同的名字——眾生禪院。

主殿區中庭

僧舍

附樓沿街

建築區域性

室內區域性

佛堂

半地下圖書館
寺廟建設至今已歷經十年,命運多舛。
西南面的城市綠地與寺廟的銜接方式多次溝通變動,我們設計的一組景觀構築物最終大幅簡化,讓主建築群失去了配角,寺廟與城市公園聯通的開放格局沒能完全實現;大殿周圍的配套用房在建設過程中被加高了層數,讓主殿從側面街道無法被看見;大雄寶殿頂部的光孔被取消了大半;一些材料在實施中因種種原因呈現的質量不一致等等。

模型GIF

鳥瞰 效果圖

山門 效果圖

拱廊 效果圖

大雄寶殿室內 效果圖
土建完工後,景觀、室內、陳設因為資金問題和自由捐贈問題進入了失控狀態。寺廟的很多裝修和擺設都來自信眾的自由捐贈,以至於佛像、欄杆、門、許多陳設的風格代表著不同捐贈者的喜好……寺廟已成為一座眾人共創的建築。
建設的資金大都來自捐贈,有一點做一點。在西方,基督教堂可以建造幾百年,比如170多年建造的聖加大教堂、600多年建造的米蘭大教堂;在東方,日本禪師升也俊明把造園當作修行,日復一日。上海國慶寺歷經十年,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未完成,也不知何時能完全呈現,但早已投入使用,演因法師在建設過程中就已入住,一步步參與寺廟的建設。當建築師面對專案不可知的未來,接受了神聖理想與世俗現實的共存,做設計也是一種修行!
多年前,一個友人看到這座廟的設計方案,提筆贈予詩句:“靈心自覺鬧市說禪語,江山懷遠大隱聞枕濤”,意境與我們的設計思考很貼切。若干年後,專案落成,希望未能辜負初心!

南側鳥瞰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地下室平面圖

剖面圖

專案名稱:上海浦東國慶寺
專案地點:上海浦東唐鎮
設計時間:2014-2016
建成時間:2024
業主:上海國慶寺
設計單位:深圳墨泰建築設計與諮詢有限公司
設計範圍:建築方案、施工圖全程設計(含室內設計)
獎項和榮譽:2024香港建築師學會海峽兩岸暨港澳建築設計大獎銀獎、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全球五強、2016深圳建築創作獎金獎
主持建築師:沈馳
建築:王淞、馮文清、劉為霞、朱維、劉餘勇、伍玉聰、楊靜、陳靜兒、羅瓊、王春燕、葛鐵昶
結構:岑慧園、黃明星、陳惠明、甘凱、朱安安
電氣:孫健有、呂珍地、李峰、潘志堅、高陽
給排水:李和、黃傑、溫志軍、李玲玲、張志華
暖通:彭天輝、代小山、張子星、唐麗華
室內:阮斌、唐韻珊、胡俊波、程翔、黃利波
無設建築
景觀:上海苗龍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攝影:TAL
發文編輯| Yiyue Dong
稽核編輯|Yibo
主編 | Sherry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