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EEUD第3474天的推送

本文轉載自:新微設計


EEUD是一個設計與生活方式分享平臺,由全國聯營精品家裝品牌菠蘿家運營。
寺廟遊已經成為年輕人群中備受追捧的旅遊方式。
資料顯示,相關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達310%,90後和00後的年輕群體更是佔據了寺廟遊的半壁江山,佔比接近50%。
“佛系青年”、“年輕人在上課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瘋狂星期寺” 等話題登上了熱搜。
“寺廟旅遊”似乎已發展成一種新型社交方式。
寺廟裡的禪意與靜謐,為當代年輕人焦躁、漂泊的心靈提供了一個溫柔的避風港,當然除了緩解壓力,尋求精神寄託之外,寺廟的建築空間設計也是非常講究的,也成了寺廟旅遊出圈的原因之一!

01
設計:Kohei Nawa – SANDWICH
地點:日本
教派:佛教
漂浮在物質和精神世界中的空間
KOHTEI 這個專案是一座位於日本廣島福山市的藝術展廊。展廊隸屬於一座造船公司出資建立的禪宗寺廟,他們為了安撫和紀念在海事中故去的靈魂,故而建立了這座為名 Tenshinzan Shinshoji 的寺院。


無縫的外觀和一座存在感最小化的舷梯,產生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第一印象。
▼以“船”為意向的建築漂浮在“石海”之上

▼建築坐落於石質景觀之上

每塊石頭的大小的形狀都不同,它鋒利的邊緣創造出了強烈的光影對比,與周圍輕柔溫婉的氣質格格不入。一條步道將引導遊人透過建築底部的景觀和庭院,為他們提供一系列無縫連續的體驗,可以多方位地感知建築。

▼建築框出的景色


站在建築外,參觀者就能隱約感受到從空間中氤氳的黑暗氣息。同時黑暗的空間和被阻隔的聲音削弱了訪客的視覺和聽覺,讓他們進入自我冥想的狀態,從而更接近禪的意味。
▼輕巧的舷梯將遊人引入建築內部

▼空間裝置中黑暗的海浪

02
設計:Hariri Pontarini Architects
地點:智利
教派:巴哈伊教
一個友好的、屬於每一個人的精神場所
坐落在智利的南美巴哈伊寺廟由Hariri Pontarini事務所的Siamak Hariri設計,已入圍加拿大皇家建築學院(RAIC)國際獎。
在這座建築的深處,蘊藏著一種信仰和願望:即使是在今天,在佈滿裂痕的21世紀,我們仍舊懷著某種熱切的嚮往,我們希望人類相互凝聚、彼此聯絡,我們依然渴望精神的振動。
▼寺廟倚靠著安第斯山脈的脊樑

作為一個“人”的場所,寺廟的形式和景觀都展現出一種普世的吸引力。從本質上看,這是一座從光線中汲取生命的建築。九個造型獨特的“翅膀”以扭轉的姿態形成優雅的聚合,最終交匯於頂部的窗洞,由此在與地面相連的中央空間周圍營造出一種輕盈的律動。
▼鳥瞰圖

▼圓形的體量

▼半透明的大理石“翅膀”

▼鑄造玻璃外牆

▼“翅膀”以扭轉的姿態形成優雅的聚合

寺廟是輕盈的,同時也是牢牢紮根於地面的,能夠給人帶來永恆的感覺。圓形的體量擁有九個立面,立面上的九個入口由形到心向每一個人敞開。
▼室內空間概覽

▼木製長椅的弧形輪廓促使人們聚集在一起,

▼穹頂窗洞

寺廟的內部空間與其融入場地的輕柔外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在走進建築的瞬間便會獲得一種昇華之感。
▼細部

▼波浪形的夾層空間


▼夾層細部

03
設計:Formwerkz Architects
地點:新加坡
教派:伊斯蘭教
一個“開放的清真寺”
在新加坡人口密集的榜鵝新鎮穆斯林社群,一座面積3700平方米的清真寺–阿爾伊斯拉清真寺被建立。

在設計中,建築師追求“開放的清真寺”這一概念,體現出新加坡當代穆斯林的景願,在社群內部求同存異,面對更大的社會層面則促進宗教理解。
▼入口

▼大樓梯


▼ 側立面

建築師將地面層抬高,在抬高的平臺上設定了一個巨大的開放主空間用作祈禱大廳,這個空間彷彿只有一個巨大的頂棚,圍牆都消失了。人們可以從四面八方觀望或者前往訪問。由此,清真寺和街道之間的距離被模糊。
▼入口門廳正面

▼ 主祈禱廳

▼屋頂露臺

▼ 圓屋頂

04
設計:隈研吾都市設計事務所
地點:日本
教派:佛教
傳統木構簷下空間的當代轉譯
這是一座建在隈研吾出生長大的橫濱大倉山腳下的真言宗寺院。在建成超過100年的正殿旁邊,設計團隊重建了一座出簷深遠的客殿。
▼專案概覽

▼正立面

雖然是木造,但透過膠合板的格柵結構實現了進深7米的簷下空間。屋簷下的空間供人們聚集,是寺廟的象徵,展現了寺廟如何作為社群中心發揮作用。
▼專案一瞥

▼深遠的出簷

▼椽條細部

在室內,沿著大倉山特有的傾斜地基,設計師將室內地坪進行不同的高度變化,設計了洄游路徑,與有較高地板的正殿順暢地銜接在一起。公共大堂和大廳,採用日式傳統和紙與木格窗欞,營造出被滑門包裹著的柔軟輕快的空間。
▼室內入口區域


▼大堂概覽


▼大堂開窗十分低矮,符合宗教空間的莊嚴靜寂

▼夜景概覽

05
設計:ibda design
地點:迪拜
教派:伊斯蘭教
庭院的引入模糊了室內外界限
與傳統清真寺不同,這座Al Warqa’a清真寺分別在三個建築立面設計開口,外部環繞的伊斯蘭式拱廊加強了對建築出入口和區域組織的設計效果。對設計師來說,當代建築應該將建築體塊與風,聲音,光和景觀等自然元素相結合。
▼建築外貌


Al Warqa’a清真寺的中央大廳設計,將建築內部與外部景觀的界限模糊,希望以此建立建築與自然的聯絡。在這樣的安排下,清真寺的內部空間完成了向半室外空間的過渡。
▼將自然元素引入建築之中

▼建築享受自然採光

▼底層活動空間

▼建築採用素色更具平和氛圍

▼建築一層連廊

▼內外環境的互動


▼建築細部

06
設計:Dabbagh Architects
地點:迪拜
教派:伊斯蘭教
用光線與神聖建立連線
這是一個當代的禮拜場所,設計師嫻熟地運用形式、材料和對自然光的控制,創造了一種平靜的精神連線,將朝拜者們從外部的日常世界帶入內在的精神體驗。該專案是阿聯酋第一座由女性建築師設計的清真寺。

▼禱告廳

專案是獻給當地社群的禮物,為了紀念已故家族元老Mohamed Abdulkhaliq Gargash,業主希望創造一座簡潔的當代清真寺,為位於迪拜工業中心的AL Quoz社群的禮拜者們帶來一個寧靜的精神空間。

▼建築外觀

▼從內部廣場看向建築

▼尖塔自成體量

Dabbagh Architects嘗試避免使用多重體塊,簡化傳統的伊斯蘭建築形式,剝去繁複的外衣以展露出其精髓。
▼建築被分為兩個體量

▼雨棚下的庭院空間

專案裡,自然光被用作了一種工具,加強精神感,強化世俗和神聖之間的連線,並且標記出了禮拜者在建築中旅途的不同節點。尺度同樣在神聖感的塑造中發揮了作用。
▼入口空間

▼禱告廳,陽光透過穿孔穹頂射入室內

從清真寺的室外入口開始,以透過穿孔板的陽光為界,禮拜者被引入沐浴區,透過洗淨身體來去除心中的雜念,為祈禱做好準備。路徑一直延續到大廳空間,隨著人們脫下鞋子,物質世界的痕跡被進一步剝落。
▼米哈拉布拱門後的光線形成空間焦點

▼光線創造神聖的感覺

▼立面上採用大量三角形凹陷和鏤空

▼夜景外觀

07
設計:深圳墨泰建築設計與諮詢有限公司
地點:上海
教派:佛教
一座現代寺廟的初現
位於上海浦東唐鎮的國慶寺為一座明代寺廟,原址為紀念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的“俞公祠”。寺廟位於城市內,用地緊鄰著一塊小城市綠地。透過與政府協商,把寺廟的朝向轉至與小綠地連通的方向,兩者一併設計,形成一體化的空間,綠地公園全天候開放,寺廟也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寺廟和公園取了個共同的名字——眾生禪院。

▼主殿區中庭實景(未竣工)


設計透過建築的開合處理、庭院尺度的控制,去除了裝腔作勢的形態,建築平和樸素,空間鬆弛自然,讓周邊都市環抱之下的寺院呈現 “幽、隱、靜、藏”!建築用杉木模板的清水混凝土、竹鋼、鈦鋅板等材料建造,用現代的語言塑造傳統韻味和空間精神。
▼大雄寶殿室內實景(未竣工)

▼大雄寶殿室內回望實景(未竣工)

▼附殿室內實景(未竣工)

▼觀音殿區域性實景(未竣工)

演因師傅告訴我,因為這個設計,寺廟未建成已有了很多的居士,而且一半左右是八零九零後,不同於其他寺廟中老年居士的構成~
▼大雄寶殿室內效果圖

▼主殿區北側外觀實景(未竣工)

▼主殿區屋頂實景(未竣工)


▼南側鳥瞰實景(未竣工)

▼拱廊效果圖

▼西門效果圖:眾生禪院

08
設計:安藤忠雄
地點:日本
教派:佛教
在最黑暗無奈的墓地,也可以有絕對的光明
專案位於日本北海道,這是日本札幌的真駒內瀧野墓地裡的佛堂,是墓地主人為墓地30週年的開幕而建成一個陵園。從高空你會發現巨大的花壇中出現了半個遮面的佛頭。




陵園的主人想以大佛為中心,將這裡改建成北海道地標性的建築,於是請來了安藤忠雄。墓地主人找到安藤的時候,那個大頭佛還只是孤零零地立在那裡,冷寂。

這座大佛在這裡安坐了30年△
和墓地主人想法出奇地一致,安藤忠雄要以詩意包裹著所謂的“平等”,在安藤心裡,即使在最黑暗無奈的墓地,也可以有絕對的光明。安藤決意要為這尊大佛建造一座佛堂,這座佛堂與傳統紅木頭黃柱子,青頂大殿的佛堂不一樣。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將整座佛像整個“埋入"地裡,最終取得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

遠觀大頭佛殿,不管從任何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佛頭。圍繞著佛頭,是開滿了薰衣草的整個山坡,從山丘頂一直延綿到山丘腳下,為混凝土的建築增添了一份生機。


頂部植物掩蓋下的,是簡單的清水混凝土建築。這種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常被安藤用於設計中。

佛殿以一條135米的路為中軸線對稱,這條路連線著入口和+佛像,也是到達佛像的唯一道路。不僅只是包起來,進入這座神秘的建築之前,安藤忠雄佈局了16.2×61.2米的水上花園。


走過這條長道,先看到佛腳,到了盡頭,才發現別有洞天。



光線透進佛殿內,明暗對比下大佛極具莊嚴,大佛的頭像正好與藍天白雲相映,翁頂內壁的條形褶皺,被設計成有具象的光束,巧妙而震撼。



09
設計:Sameep Padora & Associates
地點:印度
教派:印度教
傳統寺廟的抽象表達
該專案旨在為南迪亞爾(Nandyal)附近村莊的居民設計一座寺廟。專案場地位於Nandyal一處乾旱的地帶。事務所嘗試在此營造出一個空間,該空間不僅要展現出寺廟文化的社會性,還要能適應場地的生態結構及動態變化。

該地區原本用來滋養棉花地和寒地農場的運河逐漸乾涸,因而該寺廟生態策略的第一步即修復地下水源。水源從石灰石礦場流出,被引入低窪處的補給坑(也可被稱為“kund”)。水坑的堤岸被改造成舉辦社會活動的場所,以傳統石梯的形式,成階梯狀進入水體。這種處理陸地與水體關係的階梯是印度歷史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城Benaras中也有利用。
▼專案鳥瞰,寺廟被水體環繞

▼石梯成階梯狀進入水體

在這個專案中,設計師透過使用相同的結構(臺階和託臂)使這種對立的關係更為清晰並易於接受。kund很明顯成為shikhara(尖塔)的反向。這樣一來,人們即使是在過去的寺廟中也能夠重新認識兩者之間辯證的關係。
▼尖塔在水體中的倒影

▼黑色石灰石板搭建寺廟主體

▼主廟立面

▼石板逐漸向上抬升

▼寺廟下方加入土壤和植被

▼寺廟內部

10
設計:waiwai
地點:迪拜
教派:伊斯蘭教
宗教與社群共存
迪拜的反射清真寺重新構想了清真寺在城市中的角色。設計參考了傳統阿拉伯清真寺型別中的公共元素,重新規劃了清真寺的空間,在滿足神聖膜拜功能的同時,鼓勵社群使用。

專案位於迪拜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與可口可樂體育館相鄰,和周邊形成鮮明對比,成為了精神性、寧靜和社群的化身。原有清真寺的外殼被保留,立面塗以帶有反射性的光滑綠色塗料;祈禱空間的佈局也保持了原本的樣子。
▼柱廊消除城市和清真寺的邊界

帶有細小圓形洞口的外色穿孔板讓自然光能夠進入空間深處。白色也被運用在了柱廊的地磚上,強調了開放和輕盈的感覺。穿孔金屬板與形式的結合消除了清真寺和城市之間的邊界,在室內外空間之間創造了透明性。
▼拱外覆蓋白色穿孔金屬板

▼從逐浪內部看向清真寺

設計在庭院(sahn)內建立了新的公共空間。棕櫚樹和線性水景塑造出寧靜的環境,將遊客引向主入口。sahn是一種空間比喻,社群、信仰和城市在此連結交織。
▼寧靜的庭院


▼棕櫚樹和水景引人走向主入口

主祈禱廳(haram)的入口處設有一個室內外過渡的空間。清真寺外部使用的顏色和材料延續到了室內。haram採用簡單極簡的形式。祈禱空間中央的天花飾以金色元素。象徵麥加方向的米哈拉姆是伊瑪祈禱的場所。
▼室內外過渡空間

▼祈禱廳

▼空間中央的金色天花

反射清真寺創造了一個宗教和更廣闊的的社群可以共存的環境,祈禱者和城市都能夠體驗這個空間。
▼夜景


EEUD是一個設計與生活方式分享平臺,由全國聯營的精品家裝品牌:菠蘿家,在2014年創立於北京,致力於通過設計力量整合最優質資源,服務廣大城市精英人群的家居生活,同時也是有志之士在轉型大家居領域的創業平臺。
@菠蘿家·設計師全託管精品家裝
服務:新房裝修×老房改造×軟裝提升×定製服務
造價:A系75㎡9.4萬元丨B系90㎡17.5萬元丨S系可定製
範圍:北京丨天津丨杭州丨上海丨···
–
編輯:姝文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
近期精華回顧:
BLK@菠蘿家
設計師全託管精品家裝
— 裝出高階感,就找菠蘿家 —
新房裝修×老房改造×軟裝提升×定製服務
北京丨天津丨杭州丨上海
即刻預約→
活動報名
–
北京二手房/精裝房業主,點選下方小程式報名,免費諮詢深入瞭解後可到店考察。
▽
線下門店
品牌簡介
–
EEUD是一個設計與生活方式分享平臺,由全國聯營的精品家裝品牌:菠蘿家,在2014年創立於北京,致力於通過設計力量整合最優質資源,服務廣大城市精英人群的家居生活,同時也是有志之士在轉型大家居領域的創業平臺。
@菠蘿家·設計師全託管精品家裝
服務:新房裝修×老房改造×軟裝提升×定製服務
造價:A系75㎡9.4萬元丨B系90㎡17.5萬元丨S系可定製
範圍:北京丨天津丨杭州丨上海丨···
↓戳「閱讀原文」直接發起線上諮詢
EEUD是一個設計與生活方式分享平臺,由全國聯營的精品家裝品牌:菠蘿家,在2014年創立於北京,致力於通過設計力量整合最優質資源,服務廣大城市精英人群的家居生活,同時也是有志之士在轉型大家居領域的創業平臺。
@菠蘿家·設計師全託管精品家裝
服務:新房裝修×老房改造×軟裝提升×定製服務
造價:A系75㎡9.4萬元丨B系90㎡17.5萬元丨S系可定製
範圍:北京丨天津丨杭州丨上海丨···


編輯:姝文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
近期精華回顧:



新房裝修×老房改造×軟裝提升×定製服務
北京丨天津丨杭州丨上海



品牌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