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傅斯特
在剛剛落幕的陸家嘴論壇上,“科技金融”成為了高頻熱詞。
但這不僅是一個行業議題,更是關乎國家核心競爭力塑造的時代命題。現階段全球科技競爭日趨白熱化,晶片、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的突破,已成為大國博弈的“勝負手”。
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競賽中,一個嶄新工具正悄然登場,那便是科創債ETF。
它不僅填補了“科技金融”債券基金領域的空白,更關鍵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低門檻、高效率的工具,直達國家科技創新的核心戰場,分享硬科技發展的成長紅利。
市場也是迅速響應,多家頭部公募已火速上報相關產品,疊加政策上對科創債的強力扶持,未來發展潛力可謂巨大。

科技金融新利器
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瞭解科創債。
科創債是指由科技創新領域相關企業發行,或者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支援科技創新領域發展的公司債券。
如果說科創板是股權市場的科創先鋒,那麼科創債就是債券市場的“硬核戰隊”,而科創債ETF則是連線廣大投資者與這支精銳力量的“高速橋樑”,透過追蹤一籃子精選科創債的表現,讓普通投資者也能便捷參與硬科技債券的成長曆程。
科創債ETF的優勢在於,相較於傳統科創投資方式,它避開了單一科技股的高波動,依託債券屬性獲取票息,並精準錨定國家硬科技賽道,讓投資者得以在相對可控的風險下,深度繫結國家最具確定性的創新增長引擎。
首先,精準灌溉“硬科技”。
它以指數化形式匯聚資金,資金如活水,透過科創債直接流向晶片製造、新能源研發、生物醫藥攻關等關鍵領域,精準滴灌科技企業成長的沃土。
其次,央企國企“背書”。
目前科創債人發行人仍以央國企為主,截至2025年5月20日,央企和地方國企發行人數佔全市場存量科創債券發行人的 91.1%。

並且信用級別普遍較高,憑藉AAA評級構築信用屏障,為產品提供了堅實的信用基石。

最後,政策紅利“護航”。
近年來,國家對科創債支援力度顯著,包括稅收優惠、便捷的質押融資機制等專屬政策,為投資者增添了安全墊。
而在政策支援下,科創債市場不斷擴容,發行量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2024年我國科創債發行數量首次破千,發行規模站上萬億元門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新規落地、大力支援金融機構發債後,金融機構開始大規模發行科創債,推動科創債發行規模快速攀升。隨著科創公司債持續擴容,底層資產的流動性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首批科創債ETF主要跟蹤三大指數。其中,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以其代表性強、信用風險低、收益穩健的特性,成為不少機構佈局的物件。

上交所一直是科創債制度創新的“先行軍”,早在2021年,上交所率先啟動科創債試點,開市場之先河;2022年5月,在充分總結試點經驗後,正式釋出專項規則指引,為科創債發展構建了堅實的制度框架。
其前瞻佈局,為科創債ETF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我們為何需要科創債ETF?
瞭解了科創債ETF作為科技領域首隻債券指數產品的獨特定位與優勢後,一個更核心的問題隨之浮現: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市場亟需這樣一個創新工具?
現階段科技創新攻堅對資金提出更高要求,而利率持續下行則擠壓了傳統投資工具的收益空間。此刻推出科創債ETF,正是對時代需求的精準回應。
在國家層面,科創債ETF是金融精準服務科技強國戰略的關鍵紐帶。
一方面,將資金高度聚焦晶片、新能源、高階製造等核心戰略產業,精準匹配國家產業升級方向,是金融資源直達科創前沿的“快車道”。
另一方面,匯聚了中長期資金,並打破散戶參與壁壘的特性,將社會閒散資金精準引流至研發一線,有效破解了科技融資“長週期”難題。
對投資者而言,科創債ETF提供了低門檻錨定國家機遇的投資機會,並且穩健收益與成長潛力兼得。
科創債曾是一座普通人無法跨越的金融堡壘:頗高的專業投資者門檻、複雜的債券交易許可權、機構專屬的認購渠道。
而科創債ETF博時(認購程式碼:551003;證券程式碼:551000)的出現,為普通投資者打開了便捷參與國家戰略級機遇的大門,在不確定性中握緊確定性增長錨點。
它同時也是低利率時代下的新選擇。不僅提供相對穩健的票息收益,更透過指數化追蹤分享優質科創企業成長紅利。
自2023年8月24日指數釋出以來,截至目前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累計收益為8.86%,相較於普通中長債基金以及短債基金,超額收益明顯,歷史表現優異。

在市場建設維度,科創債ETF是啟用流動性與完善生態的關鍵拼圖。
存量單隻科創債常面臨換手率低、流動性弱的挑戰。ETF憑藉做市商機制及場內交易特性,能有效提升整體流動性,形成底層資產與ETF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
並且科創債ETF作為“科技金融”主題債基的關鍵拼圖,也是完善了債券ETF矩陣,為近年來規模持續擴張的債券ETF再添動力。
而在債券指數產品這條賽道上,博時基金似乎從未缺席。
博時基金有著完備的債券指數工具箱,裡面涵蓋了國債、國開債、可轉債、政金債等型別產品線,已形成強大矩陣,擁有豐富的投資運作經驗。
科創債ETF博時(認購程式碼:551003;證券程式碼:551000)的加入,也將進一步豐富債券指數工具箱,完成在債券指數基金上的產品線佈局。

金融向實而生
陸家嘴論壇的政策宣言、上交所的機制創新、科創債ETF的產品落地,這場變革的核心邏輯從未改變:讓金融迴歸服務實體的本質,讓普通人也能成為時代紅利的受益者。
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創債ETF不僅是一款金融產品,更是一面鏡子——照出中國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的制度自信:當科技攻堅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當普惠金融渴望“涓滴效應惠眾生”,科創債ETF找到了兩者的完美契合點。
博時基金作為行業奠基者“老五家”之一,此次快速佈局科創債ETF,也成為了這條新航道的“造橋者”與“護航人”,其使命不僅在於產品的創設,更在於持續護航投資者的信任之旅。
身為國內指數領域的“領航者”,博時基金前瞻性佈局並非始於今日,而是一直在緊跟國家戰略導向。
自2019年起,博時便率先發力央國企科技創新賽道,陸續推出央企創新驅動ETF、央企現代能源ETF等產品,將國家戰略與資本市場機遇深度融合,為投資者開闢了分享“國之重器”創新成果的投資路徑。
除了展示出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產品創新能力,更深層次體現了頭部機構服務國家大局、引導社會資金“脫虛向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用專業能力搭建橋樑,讓普通人的積蓄,也能化為支援大國崛起的“真金白銀”,成為科技長征路上的“時間合夥人”。
這條路或許並不平坦,但正如晶片上的電晶體需要億萬次蝕刻才能成型,中國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也將在無數個“科創債ETF”的實踐中,持續探索,不斷深化,最終鐫刻出支撐大國崛起的堅實基座。
風險提示:

原創不易,感謝有你!
一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智谷趨勢為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宏觀經濟、商業邏輯、企業興衰、產業轉型……這裡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