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慾有益身心健康?!兩項研究:交配讓雌性體重增加、衰老,而感知到雌性的氣味(甚至不需要交配),就會顯著增加雄性的死亡率

俗話說“溫飽思淫慾”,這個“性”可謂是生物繁衍的本能驅動力,它像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生命體在生存的底色上勾勒出繁殖的軌跡。
但其實,也不乏有言論表示:“剋制”性,能讓個體本身更專注於生存,從而延長壽命!這個理念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單身保平安」。
誠然,不止人類,所有生物都在“性與生存”之間精打細算 —— 既想要繁衍後代,又想要活得長久,這種“魚與熊掌”的糾結,在生物學上叫“生命史權衡”。
這不禁讓人好奇:如果雄性會被性互動影響,那雌性呢?
交配行為對雌性小鼠的影響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雜誌就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其指出,雄性存在本身就會引發雌鼠一生生活史的改變,光是和絕育雄性居住一起,雌鼠就會體重飆升、壽命縮短!並且在從未發生過受精行為的雌鼠群體中同樣存在。
看到這裡,是不是又有朋友覺得這研究很無聊、沒意義?其實,研究者是有深思的~他們想證明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論點。
長久以來,科學家將哺乳動物雌性的“生育成本”歸咎於懷孕和哺乳的巨大能量消耗。但交配行為本身是否就是一把雙刃劍?為剝離懷孕的影響,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團隊設計了一場精妙的“騙局”:讓雌鼠與失去生育能力的雄鼠共處,觀察僅靠交配行為是否會改寫雌性的生活軌跡。
研究人員將年輕的雌性C57BL/6J小鼠分成四組:
對照組:只與姐妹同住(無雄鼠)
 絕育雄鼠組:與輸精管結紮的雄鼠同居(可交配,無受孕)
● 去勢雄鼠組:與睪丸切除的雄鼠同居(無交配行為)
 完整雄鼠組:與正常雄鼠同居(可交配懷孕)
實驗從雌鼠28日齡開始持續300天。之後移除所有雄鼠,部分雌鼠與姐妹安度晚年(測壽命),部分與新的完整雄鼠配對(測晚年生育力)。
體重暴漲+壽命縮短?
研究結果顯示:早期交配會導致雌性小鼠終生體重持續升高。具體而言,在 2 月齡、4 月齡和 6 月齡的監測點,與輸精管切除雄鼠共處的雌鼠,體重均顯著高於純雌性對照組(P<0.0001);與正常雄鼠共處的雌鼠亦是如此(P<0.001)。
但反觀與閹割雄鼠共處的雌鼠,體重與對照組幾乎無差異(P=0.37)。更有趣的是,這種體重差異的 “永續性” 還與晚年環境相關:若雌鼠晚年獨居或僅與雌性共處,早年的體重優勢會逐漸消失;但如果晚年仍與正常雄鼠共處,曾與輸精管切除或正常雄鼠同居的雌鼠,能在餘生中一直保持更“重量級”的體型。

雌性個體小鼠體重對早期和晚期環境的響應

體重的變化只是冰山一角,繁殖力的“反轉劇情”更耐人尋味。當這些雌鼠晚年與正常雄鼠共處時,曾與輸精管切除雄鼠同居的個體,展現出了驚人的“生育後勁”—— 在 200 天內斷奶的後代數量,顯著多於純雌性對照組,且產仔節奏更快。與之相反,早年與正常雄鼠同居的雌鼠,卻更早進入“生育退休”狀態,晚年繁殖力明顯下滑。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就像一場“能量預支”的博弈:沒有受精負擔的交配,竟讓雌鼠悄悄儲備了繁殖潛力;而真正經歷懷孕哺乳的個體,反而提前透支了“生育額度”。

早期生活居住條件影響以後的繁殖

除此之外,還有對壽命的影響!
研究顯示,與輸精管切除雄鼠同居的雌鼠,壽命顯著短於純雌性對照組;而早年經歷懷孕哺乳的雌鼠,壽命反而未出現明顯縮短。這意味著,單純的交配刺激(哪怕沒有受精),可能比懷孕哺乳本身更“傷壽”!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權衡可能與激素變化有關:曾與輸精管切除雄鼠同居的雌鼠,晚年血液中催乳素(一種調控繁殖與母性行為的激素)水平顯著降低。這種激素調整或許讓它們對繁殖訊號更敏感(助力晚年高產),卻也像“慢性磨損”般加速了衰老。

在生命早期與輸精管手術的雄性共同生活會縮短雌性的壽命

小結
綜上,上文提到的兩項研究皆表明——生物的身體不僅會算“生娃的賬”,更會算“和異性互動的賬”。對雌鼠來說,哪怕只是和絕育雄鼠貼貼,偽懷孕的激素波動就夠改變體重、生育力和壽命;對雄鼠來說,光是聞聞雌鼠味,就可能被“騙”著提前透支,老了“有心無力”。
其實,這背後也藏著進化的智慧:在動物界,異性的出現意味著“繁殖視窗”可能開啟,生物必須快速調整狀態 —— 要麼趕緊長肉、準備生娃,要麼加速求偶、抓住機會。但這些“應急反應”也有代價,就像我們有時會為了趕專案而熬夜加班,這種行為短期或高效,長期就會傷身體。
由此看來,這「性福」的癮,也是有代價的哦~
參考文獻:
[1] Garratt, M., Try, H., Neyt, C., & Brooks, R. C. (2024). Exposure to female olfactory cues hastens reproductive ageing and increases mortality when mating in male mice.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91(2017), 20231848.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3.1848
[2] Garratt, M., Try, H., Smiley, K. O., Grattan, D. R., & Brooks, R. C. (2020). Mating in the absence of fertilization promotes a growth-reproduction versus lifespan trade-off in female m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7(27), 15748–15754.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3159117
撰文 |小青辰
編輯 | lcc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路,本文僅用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