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643天
特朗普週六參加了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儀式,這是他再次當選總統後首次出國訪問。儀式開始前,特朗普和馬克龍、澤連斯基進行了私下會晤。這次會晤正值法國面臨緊張的國內政局,馬克龍本人正在努力穩定國內分崩離析的政府,同時保持他在國外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西方繼續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問題上。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共和黨參議院助理透露,被特朗普提名擔任新任國家情報總監的前民主黨眾議員加巴德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她也是最可能成為下一位陷入困境的被特朗普提名的人選。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可能會對她持特別懷疑態度,因為她經常不信任情報界,她對俄羅斯和敘利亞的立場以及與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備受爭議。
據報道,在2018年時,兩黨議員都擔心加巴德不可靠,因此不願把敘利亞吹哨人“凱撒”的身份透露給她。當“凱撒”在國會作證時,他們讓他在加巴德到場前遮住臉。而特朗普團隊則回應稱,加巴德從未違反過保密規定。

圖片來源於網路

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指責美國國務院和“深層國家”人員與一群調查記者和印度反對黨領袖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聯手試圖破壞印度的穩定。這一指控令人震驚,因為印美兩國在過去二十年中建立了牢固的關係,儘管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但雙方都發誓要進一步加強關係。印度人民黨週四表示,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問題報告專案(OCCRP)的文章“單獨關注”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及其被指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問題,拉胡爾·甘地領導的國大黨利用這些文章來削弱莫迪。阿達尼集團主席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和其他七人因涉及參與一項涉及2.65億美元的賄賂印度官員計劃而於上月在美國被起訴,該集團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OCCRP的文章還指控印度國家支援的駭客使用以色列研發的Pegasus間諜軟體來攻擊批評政府者。印度政府此前否認了這兩項指控。

圖片來源於網路

韓國總統尹錫悅釋出戒嚴令遭到他所在的保守派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批評,但該黨顯然也決定反對彈劾尹錫悅,因為他們擔心會把總統職位輸給自由派。週六,韓國議會就在野黨發起的對尹錫悅的彈劾動議進行投票。由於執政黨多數議員抵制投票,贊成票未能達到暫停總統職權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尹錫悅得以避免被彈劾。這一動議的失敗預計會激化要求尹錫悅下臺的抗議活動,並加劇韓國的政治混亂。一項民調顯示,多數韓國民眾支援彈劾尹錫悅。在彈劾動議未獲通過後,主要的自由派反對黨共同民主黨成員在國會內舉行集會,高喊要求尹錫悅彈劾或辭職的口號。該黨很快會準備一項新的彈劾動議,可能會在下週三新的國會會議開始後提交。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羅馬尼亞原定於週日舉行總統大選的第二輪投票,極端民族主義候選人卡林·喬治斯庫(CALIN GEORGESCU)原本處於領先地位,然而羅馬尼亞憲法法院於週五取消了這場事關重大的總統選舉,使歐洲試圖遏制民族主義復甦和俄羅斯干預的努力在週五進入了危險的新領域。喬治斯庫釋出影片宣告譴責法院的這項裁決,稱之為“一場合法化的政變”。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中國政府推動人民幣交易的背景下,非洲的一些主要銀行紛紛在中國大城市開設分行,以抓住中非貿易關係日益加強這一時機。奈及利亞Access Bank和南非的Absa集團不久前剛剛在中國設立分行,摩洛哥的非洲銀行和埃及國家銀行此前就已經在上海開設分行。與此同時,中國的銀行也在非洲設立了更多分行。這些舉動受到了美國的威脅,特朗普表示要對尋求去美元化的金磚國家徵收100%的關稅。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海軍學院學報》刊文稱,美國在為應對大陸可能進行的武統做準備的同時,“絕不能忽視美國海上力量面臨的最大長期威脅”,即一個“能夠威脅美國海軍對世界海洋的控制權”的中國海軍。文章稱,自二戰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擁有接近挑戰美國這一控制權的能力,但“中國準備在未來幾十年內發起這一挑戰”。文章指出,美國“必須預見到中國海軍的戰略,並制定防止出現這種結果的反制戰略”,“這必然是一項長期計劃,需要大幅擴大對海軍兵力結構的投資”。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