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說到過年送禮,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麼一句廣告語: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送腦白金。
這句洗腦消費者20多年的廣告語,已經深深刻在了大家的DNA裡。

20年前,腦白金光在春節假期期間就能賣出8.2億元。
時過境遷,當代消費者已經對腦白金不再感興趣,腦白金似乎也已經銷聲匿跡了很久。
直到這個冬天,腦白金突然攜帶全新的產品迴歸視野,而這次他們瞅準的人,不是需要“年輕態”的爸媽,而是還有不到一週就要回去上班的年輕人。
2024年12月,腦白金咖啡實驗室在巨人網路園區中成立,創始人史玉柱到場助陣。

在此前,腦白金咖啡已經以快閃店的形式在上海亮相兩次,每次都引起了大量關注。
除此之外,腦白金咖啡也已經悄悄開啟了線上銷售,在電商平臺,腦白金凍幹咖啡、掛耳咖啡等產品應有盡有。
雖然還沒大張旗鼓地開店,但史玉柱對腦白金咖啡的期望卻很高:“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園區咖啡的天花板。”

腦白金和咖啡,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產品突然被聯絡在了一起,讓不少人驚掉下巴。
但其實,做咖啡是腦白金一次無奈的豪賭。

老頭收割機,來搶瑞幸生意
說到腦白金,它的最大功效就是讓老年人睡個好覺。
而咖啡,則是年輕人用來“強行開機”的續命飲料。
那助眠的腦白金,結合提神的咖啡到底會玩出什麼新花樣,實在讓人好奇。

但作為深受腦白金廣告洗腦的一代人,看見這個標籤不禁會感到疑惑:
咖啡賽道如此之卷,腦白金咖啡能憑什麼突出重圍呢?
其實,腦白金咖啡在下賽道之前,就給自己找準了兩個突圍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從咖啡本身入手。
從外觀來看,腦白金咖啡延續了過去的深藍色設計,再經過設計一番後,看上去甚至八分像瑞幸咖啡。
雖然長得像瑞幸,但腦白金咖啡明顯不願意和瑞幸共同摻和9.9賽道的平民咖啡玩法。

它選擇了腦白金深埋在消費者中的價值錨:健康。
保健咖啡並不稀罕,之前同仁堂就靠著中藥+咖啡的噱頭,嘗試了一把網紅的滋味。
但相較於同仁堂的佛系,腦白金這次顯然是有備而來。
在內測會上展示的產品中,腦白金主打的就是一箇中藥材+咖啡。
其中不光有枸杞、紅棗這類大眾食補藥材,還有黃芪、人參等等藥勁兒較大的產品。
此外,除了傳統中藥材,腦白金還沒有錯過其餘健康食品的賽道。

比如喝了不怕失眠的“低咖啡因”咖啡,以及添加了益生菌的咖啡等等。
有網友笑稱,這幾乎就是把腦白金直接兌到了咖啡裡面,賺完爸媽的錢,腦白金還是盯上了自己。
不過,腦白金咖啡的第二個方向,就是從開店地址上拿捏年輕人。
腦白金咖啡選擇的賽道是“園區咖啡”,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開在各大園區裡,供園區上班的白領打工人消費的咖啡品牌。
雖然這個概念並不多見,但這一賽道其實早就非常擁擠。
主打便宜大碗的庫迪、瑞幸早就在各大寫字樓之間殺得面紅耳赤,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仗著Wifi和辦公桌的星巴克,以及主打咖啡師手作的Manner。

想要在這些卷王中卷出一席之地,腦白金咖啡光有“養生”噱頭恐怕還難以立足。
於是腦白金咖啡的品牌負責人,還給自家咖啡賦予了一個新理念:用遊戲研發的創新理念打造。
儘管很難說明咖啡+遊戲到底是什麼玩法,但是根據介紹,腦白金咖啡是想營造一種和遊戲有關的“生活方式”,藉此來打動年輕消費者。
只不過,腦白金咖啡雖然噱頭十足,但未來場景並不明朗,最大的阻力其實很明顯:價格戰。
咖啡雖然是近幾年最熱的賽道,但在經過兩大巨頭庫迪和瑞幸持續常年的9.9元拉鋸戰後,行業可謂是異常地卷,就連星巴克都處在出局邊緣了。

而新入局的腦白金咖啡,儘管有著“養生”優勢和清晰的定位,但均價20元左右的售價,確實很難和瑞幸、庫迪硬剛正面。
在腦白金咖啡的官方旗艦店內,上架的腦白金掛耳咖啡、凍幹咖啡等產品的銷量並沒有很多。
並且有一些消費者表示,腦白金咖啡的價效比甚至不如一些老牌的網紅速溶、掛耳咖啡,沒什麼競爭力。
野心滿滿的腦白金咖啡,開局就是困難模式。

賽道越卷,史玉柱越興奮
不少人都把腦白金做咖啡視作“玩票行為”。
但即便是玩票,還是引得史玉柱本人站臺,並且立下“做園區咖啡天花板”的目標,背後野心昭然若揭。
其實,腦白金執意打造咖啡品牌,最主要的動力是腦白金的年輕化執念。
史玉柱的上一個爆品腦白金可謂出道即巔峰,上市的第二年銷售額就高達13億,更是連續16年霸佔中國保健品銷售榜榜首。

不過腦白金叱吒風雲十多年,還是沒能逃過時代的大浪淘沙。
2015年,腦白金已成了強弩之末,不僅在次年不再公佈銷量,就連洗腦的廣告也徹底銷聲匿跡,很顯然,老年市場已經不吃這一套了。
但史玉柱敏銳地意識到:過去在“魔音貫耳”下長大的90後,如今已經到了該養生的年紀。
於是在2022年,腦白金突然迴歸,打出了針對年輕人的保健品牌“腦白金+”。

腦白金+旗下的多款產品,直打當代年輕人的養生痛點,比如助消化的“大口7”、提升精力的“活力8”、助眠產品“睡好9”。
儘管腦白金痛點打得到位,還用上了自以為年輕化的諧音梗,但受限於年輕人的“刻板印象”,腦白金+始終沒有在年輕人群體中開啟銷路,甚至連水花都見不到。
而本次的“腦白金咖啡”正是腦白金+旗下最新打造的產品。
畢竟“腦白金做咖啡”的噱頭,要比“腦白金做年輕保健品”聽上去要更為反差,更吸睛。
就算腦白金咖啡在日後沒能形成規模,但是憑藉這麼一折騰,腦白金+也算是市場上引來不少關注。

至於為何腦白金選擇最卷的咖啡賽道入手,這還得算是史玉柱的創業慣性。
作為90年代最著名的頭部富豪之一,史玉柱的創業經歷跌宕起伏,總結一下就是:敢跨界,但都能爆。
早在1988年,史玉柱就透過打造M-6402漢卡賺到了第一桶金,成立了巨人網路,登上了90年代的中國富豪榜。
有錢之後,史玉柱難免有些飄,隨即在珠海打造中國第一高樓巨人大廈,但集團陷入財務危機,大廈也成了史玉柱的滑鐵盧。

儘管史玉柱的老本行電子科技行業在當年發展迅猛,但是他卻把東山再起的賽道押到了自己從未涉足過的保健品生意上。
很快,腦白金橫空出世,帶領史玉柱和巨人集團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可能是預判到了腦白金終有一天會過氣,史玉柱在2004年前後又把戰線開到了新領域:網路遊戲,打造了現象級網遊《征途》。
除此之外,史玉柱還進軍過白酒行業,推出過“征途黃金醬酒”,跟茅臺搶生意。
很容易發現,史玉柱每次選擇的新賽道都有兩個特點:一是和上一份行業風馬牛不相及;二是闖入期正值賽道最卷的時期。

比如在腦白金誕生的90年代末,正值保健品行業集體爆發的年代,養生堂、權健等保健品巨頭都是在當年開始集中發力的。
如今闖入咖啡賽道,也正值整個賽道鬥爭最白熱化的時期,這無異於也是一次“豪賭”。
但如今的創業環境相比90年代和世紀初,明顯更卷、更玩命。
就光在咖啡賽道,除了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外,還有同仁堂、中國郵政、蔚來汽車等諸多同樣“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跨界而來。
大風浪中,不怕大起大落,就怕默默離場。

老品牌的新賽道,越走路越險
腦白金開始卷咖啡,看上去令人摸不著頭腦。
但是經過“跨界狂人”史玉柱的種種行為來看,不難看出老品牌在自身發展陷入泥潭之後,做出的兩種破局方法。
第一,就是像腦白金一樣開闢新賽道。
老品牌之所以“老”,一是因為成立年份時間長,二則是因為產品、營銷跟不上當下市場需求。

於是,不少品牌寄希望於透過打造年輕化的新產品,為企業尋求新的增長點。
比如腦白金就是發現,讓消費者興趣重新迴歸經典產品的機率不大後,才開始換個賽道繼續卷。

而辣條界一哥衛龍,也是在消費者對辣條的興趣逐漸衰弱之際,陸續推出了主打低熱量的魔芋爽、素毛肚等產品,靠新產品再次支撐了起來。
第二,就是透過“年輕化”的營銷手段來吸引眼球。
北京老字號茶房吳裕泰,在近幾年頻頻透過抹茶冰激凌出圈爆火。
吳裕泰顯然是不想透過這款冰激凌成為第二個鍾薛高,它的最終目的還是吸引人們對吳裕泰的其餘產品感興趣。

在冰激凌出圈後,吳裕泰旗下的花茶等親民茶飲銷售額水漲船高,在2022年全年銷售額突破10億,算是一次“新網紅帶動老字號”的成功案例。
但年輕化並不是誰都能走通的一條“險路”。
就在不久前,茅臺過去花極大精力打造的年輕化新品茅臺冰淇淋宣佈停產,多家店鋪關閉。
前前後後折騰了兩年,茅臺既沒有把茅臺冰淇淋打造成新的業務增長點,也沒有把消費者的興趣引回到茅臺酒身上。
究其原因,市場對茅臺酒過於固化的印象,以及天然和年輕人“絕緣”的產品性質,導致了茅臺整體年輕化的滑鐵盧。

所以說,不管是尋找噱頭,還是尋找新的賽道,老品牌想要在新時代突出重圍,都有一個必要條件:產品力本身得足夠強。
有許多老品牌之所以能“年輕化”成功,本身靠著的是自己跨時代都能打的產品。
天津人的童年回憶鬱美淨,在這幾年重出江湖後,無論銷量還是口碑都有著可圈可點的成績。
有很多人認為,鬱美淨之所以能夠年輕化成功,是靠著“董事長直播間跳舞”等博人眼球的營銷手段完成的。
但實際上,鬱美淨在成功賺到了流量和噱頭之後,能夠靠自己足夠好的產品與價效比,把流量轉化為真金白銀的銷量。

而正處在“轉型期”的腦白金,如果光憑藉腦白金咖啡帶來的噱頭,其實並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重獲第二春。
畢竟腦白金作為20年前的大爆品早就過時,無法在新時代重現輝煌。
如今腦白金進入咖啡賽道,如果抱著“玩一玩,吸引眼球”的態度去做的話,很可能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對於功成名就的品牌來說,“年輕化”並不是簡單的玩票而已。
不管是跨界還是年輕化,都是一次新的創業。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主理人 |祥燎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冬天太冷,旅行太難
足不出戶,帶你遊覽祖國大好河山!
典藏級國民地理書,以地理和科普的視角,
還原少有人知的中國相貌,
記錄我們未曾親歷的中國崛起。
這套書被形容為“書架上的中國紀錄片”
原價189元,金錯刀特價149元!
一頓飯錢,給過年假期一次充電的機會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