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休學躺平一年,終於回學校了!我發現:想要孩子變好,最忌諱的就是“靜待花開”

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每天學點親子|婚姻|個人成長,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父母對孩子的放手,要有底線。懂得平衡好愛和規矩的分寸,孩子才能有邊界感,有責任心。
——薩姐
作者:暖爸老白
來源:青春期父母成長學堂(ID:fumuxue199)
01
兒子今年14歲,讀初二。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該朝氣蓬勃,在學校努力拼搏,為一年後的中考衝刺。
可他卻因為厭學叛逆,躺平擺爛,休學在家快一年了!
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
因為兒子小的時候,很聽我的話,親子關係非常融洽。
我要孩子的經歷比較坎坷,兒子出生時,我已經33歲了。
面對好不容易到來的孩子,全家都寶貝的不行,我更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他身上,精心呵護。
兒子有點感冒發燒,我都會緊張的不得了,成宿的不睡覺,一遍遍的去給他量體溫,不合眼的照顧。
那個時候,兒子也特別依賴我,喜歡黏著我。
但好像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進入青春期後,兒子就變得叛逆了。
面對我的關心,他變得很不耐煩,尤其討厭我的詢問。
不管我是問成績,還是叮囑他洗漱寫作業,都會激發他的情緒,朝我發脾氣。
初一時,兒子的對抗情緒更嚴重了。
我給他報的一對一補習,說不去就不去。
我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兒子卻煩躁的威脅我:“你再多說一句,我明天學也不去上了!你再磨嘰一句試試!”
第二天,他竟然真的不去上學了。
也是從那天開始,我的噩夢開始了。
隨後的日子裡,兒子從三天兩頭請假,逐漸發展到在家擺爛。
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看手機,打遊戲,徹底躺平了。
開始時,我很難接受,一有機會就勸說兒子儘快返校。
可他要麼是一聲不吭,轉身回屋,要麼就是情緒激動的大喊,說再逼他就離家出走。
我害怕了,不敢再勸。
我在網上了解到,很多厭學休學的孩子,都是暫時性的迷茫,家長要做的是接納,給孩子修復的時間,靜待花開。
我覺得有道理,開始任由兒子躺平。
他想玩手機就玩,要零花錢我就給,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我就給他點外賣。
我不斷鼓勵自己,忍一忍,再忍一忍吧!
也許哪天,孩子休息夠了,調整好了,想通了,自然會高高興興的去上學了。
可時間一天天過去,兒子絲毫沒有變好的跡象,反而在家躺平的心安理得。
老公從開始的耐心,到氣憤,再到放棄,他指責我把孩子慣壞了,慈母多敗兒。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當中,懷疑自己。
網上不都說面對躺平的孩子,要“靜待花開”嗎?
為什麼我做到了,兒子卻更加沉迷擺爛了?
再這麼下去,別說成績了,就連復學都遙遙無期!這孩子就徹底廢了!
02
現在我經過長期學習和思考,看了大量的案例才知道,“靜待花開”也要分情況!
每個孩子的情況因人而異,不能一味的執行“靜待花開”。
對於抑鬱焦慮,厭世躺平的孩子,家長無條件接納,靜待花開,會幫助他們找回安全感,慢慢從消極抑鬱的絕境中走出來。
但對於青春期叛逆,厭學拒學的孩子,家長一味的後退,無限包容滿足,反而會縱容他的擺爛,沉浸在無底線的躺平狀態中。
復學,自然就遙遙無期。
像兒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我對他的過度關注導致的。
隨著青春期到來,孩子的心理需求會發生明顯改變。
他會渴望自由和獨立的空間,希望自己具備獨特的價值。
但我的關切和關注,擠壓了兒子的獨立空間,限制了他的自主性。
兒子開始抗拒溝通,閉門不出,都在發出訊號:“我希望有自己的空間,自我決定的權利。”
但我沒能及時識別這個訊號,反而認為孩子是叛逆,不服管教,繼續採用控制的方式對待他。
青春期,是孩子形成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
孩子發現,每天的生活都被家長的要求填滿,活著是為了滿足父母對成績的期待,而不是自己。
這種自我認同的危機,最終導致他逆反心理倍增,更加不服管教。
最後,在家庭和學校的壓力下,情緒失控,厭學擺爛。
而我在慌亂下,錯誤的採用了靜待花開的方式,一步步喪失了底線,進一步加重了兒子擺爛情緒,讓他躺平無阻。
實際上,不是所有的厭學孩子,都適合“靜待花開”!
明白了問題的根源,我做好了3件事,終於把休學的兒子喚醒。
03
1. 我們家長要有“底線思維”,包容但不過度,讓孩子明確自己行為的邊界
當孩子出現抑鬱躺平,不去上學等問題後,很多家長都會調整教育方式,希望孩子能快點改善。
但從管控較多,到過度妥協,很容易助長孩子的放縱心理。
我就是如此,完全被兒子牽著鼻子走,要什麼給什麼。
生怕哪次沒滿足,兒子就真的會離家出走。
但這樣等於是陷入了另一個誤區:
孩子在家舒服的待著,玩手機,點外賣,熬夜睡懶覺,毫無壓力的生活,怎麼可能會主動回去上學?
我確實在努力改變教育方式,但選擇的方向錯了。
這樣的無底線包容,反而會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過分,沒有界限。
想要真正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價值感,家長要做的,不是無條件的滿足,即一味的靜待花開。
而是建立底線思維,平衡好愛和規則的分寸。
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你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但行為是有底線的。
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家長要用溫和的態度,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的情緒,接納他的不安。
但同時也堅守原則,不輕易妥協。
比如兒子在家,常常做好的飯菜不吃,要求點外賣。
現在,我會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兒子,你想吃外賣,媽媽理解,也願意滿足你。我有時候也會想換換口味,不吃家常菜。
不過,外賣不健康,你每週可以點兩次外賣,用完額度就沒有了,你可以選擇任何時間吃,剩下的就吃媽媽親手做的菜。
既讓孩子明白,媽媽理解你的情緒,也不是心疼錢。
又設定了明確的規則,告知孩子不可越界。
這樣幾次下來,孩子就意識到,父母是愛自己的,但不會容忍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他就不會透過突破底線來考驗父母,慢慢學會有邊界感,修正過分的行為。
2. 看見並理解孩子內心的無助,用穩定的狀態接住孩子的負面情緒,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躺平厭學的孩子,內心都有一個負面情緒的黑洞:
一方面,他們無力面對學習壓力,產生無法自控的逃避心理,抗拒父母的溝通。
但另一方面,他們內心也深知自己在與同齡人脫節,所作所為是不對的,也希望自己能積極的去上學。
在這種矛盾又痛苦的心理中反覆橫跳,孩子內耗嚴重,負面情緒爆棚。
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跟孩子對著幹,這樣只會讓局面更加失控。
也不要一味的妥協忍耐,否則會讓孩子利用極端情緒,操控父母。
家長要做的,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幫孩子做好情緒疏導。
兒子躺平在家後,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朝我亂髮脾氣。
我很難過,無比寒心:“媽媽對你這麼好,你怎麼能這樣?”
但這樣的質問,只會讓孩子在內疚的情緒中,給自己找理由,更加心安理得的發脾氣。
實際上,不管多麼叛逆,對抗的孩子,內心深處都隱藏著對父母的愛。
只是被負面情緒裹脅,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只能選擇憤怒的方式來應對世界。
兒子再情緒不佳時,我沒有逆來順受,也不委屈抱怨,而是平靜的告訴他:
你現在心情不好,我理解。但這不是你隨時隨地朝媽媽發洩的理由。
等你情緒穩定下來,可以找我聊聊,不管什麼事,我都願意支援你。
不急著否定孩子的情緒,不站在自己的角度批評孩子。
而是讓孩子感受到,媽媽願意跟他一起,去解決問題。
這份包容和支援,不斷積累,會給孩子無窮的力量。
情緒內耗減少,孩子的內心會慢慢開啟,心理能量才能從負面轉向積極。
3. 鼓勵孩子尋找自己想做的事,幫孩子補足心理能量,進入到積極正向的迴圈中
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會厭學?
因為在統一的評價標準下,誇獎和掌聲只屬於勝利者。
加上家長習以為常的要求和逼迫,極具壓力的學習,讓孩子很難感受到快樂。
這也是為什麼,躺平在家的孩子,很容易沉迷於虛擬快樂中,玩手機,打遊戲,明知道浪費時間卻無法自拔。
因為他們能從短暫的逃離中,麻痺自我,獲得快樂。
所以,與其控制孩子放下手機,不如讓他對別的事情感興趣。
我鼓勵兒子走出家門,出去做什麼都行,看電影,看球賽,徒步,參加各種活動,唯一沒讓他做的就是學習。
我告訴他,想做什麼都自己決定,媽媽提供財力支援,有問題就隨時找我溝通。
一開始,兒子萌發了當專業遊戲選手的想法,要去參加遊戲大賽。
我同意了,還鼓勵他,“這也是一條路,將來也能養活自己,不錯不錯。”
結果,兒子在比賽時,輸的很慘,這讓他意識到,原來興趣不等同於實力,任何事情想要做的好,都需要大量的付出和努力。
回到家,他告訴我,一想到自己這次折騰花了我大半個月的工資,就覺得對不起我。
但我鼓勵他:“其實青春期都是迷茫的,多嘗試才能點亮自己的技能樹呀,媽媽無條件支援你。”
當兒子透過親身經歷,發現任何路都沒那麼容易時,他開始重新思考上學。
只是這一次,他的心態紮實了不少,態度也平穩了很多,他跟我們說:
不管學的如何,這個年齡就應該上學,這樣邊學習,邊尋找自己的方向,壓力小點。
媽媽你不知道,我去比賽時,別人問我在哪兒上學,我都不好意思說。那些遊戲打的好的,讀的學校都不錯。
也許是顧慮少了,兒子重新上學後,心態變得很輕鬆。
他沒有必須在學業中捲到極致的負擔,我也真切的放下了對他成績的要求,兒子反而在學習中,慢慢找到了一些成就感。
這也足以說明,當外在的負面評價系統關閉的時候,做同樣一件事,不僅能產生做事本身的快樂,還會將壓力變成主動的挑戰。
從靜待花開,到科學調整,躺平休學一年的兒子,終於上學了。
陪伴兒子走過這段波折,我想跟大家分享:當孩子出現問題,家長們千萬別病急亂投醫,上網“對號入座”!
每個孩子的問題看似一致,但成因卻千差萬別,只有有針對性的調整,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節省時間!
-END-
來源:青春期父母成長學堂(ID:fumuxue199),擅長處理青春期階段孩子厭學問題;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和孩子;家有青春期孩子,請關注我。

我們的影片號會有導師分享心理學內容影片!
歡迎大家收看和關注,也請點在看和轉發支援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