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天才中專少女”數學競賽事件終於告一段落。但是,由於眾所不知的原因昨天《“姜萍事件”水落石出》這篇文章已“因違規無法檢視”。
這件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阿里巴巴在通告中表示:“這也暴露出競賽賽制不夠完善、管理不夠嚴謹等問題。對此,我們表示誠摯的歉意”。這是一則非常惡臭的、避重就輕的所謂“道歉宣告”:首先把鍋甩給了老師和學生,其次承認的錯誤是“賽制不夠完善”。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阿里巴巴最大的責任是無底線、無廉恥的炒作和扭曲事實的宣傳。整個造神事件就是阿里巴巴一手策劃營銷的,愚弄了所有人、割裂了整個社會,把輿論攪入性別、學歷、城鄉的矛盾中愈陷愈深,結果現在卻僅就“競賽賽制”道歉,全國人民都無法接受。
我來幫大家回憶一下,在達摩院最早的宣傳影片中,開頭部分就是為姜萍報喜的段落,沒有任何定語就是“全球12名”——
然後鏡頭拉近給了姜同學驚喜面龐一個大特寫,畫外音再次強調“全球12名”——

在阿里巴巴最早的炒作中,“數學競賽全球12名”是他們慣用的定語,導致欺騙了一大群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

善良的群眾們在驚異於“中專女生全球12名”這個事實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了這個比賽是一家企業舉辦的漏洞百出的、自娛自樂的比賽,甚至今年競賽的炒作噱頭是“AI大模型首次參賽”。

最終阿里的公關部門發現,AI還是沒有中專生這個噱頭好使。於是在達摩院製作的炒作影片中,特別突出了學歷焦慮、越級打怪等噱頭,一邊是姜同學看不見表情的面龐,一邊是畫外音報菜名似的在說姜同學挑戰了哪些名校學子。


當然,如果僅僅是炒作,大家罵兩句也就算了。但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需要深究,這涉及到我們每個人切身的利益,這件事情是阿里巴巴必須要講清楚、給全國人民一個交待的。
這就是阿里巴巴試圖以姜萍為工具人,對現有教育體制進行衝擊。姜萍這件事還有一件詭異的地方在於,你們見過姜萍在採訪裡親口說過自己想上浙大嗎?
我找了半天姜萍採訪的原始檔案,沒有發現有影像證明姜萍說過自己想上浙大,都是自媒體放一段達摩院原始錄影,然後自己配的畫外音(當然也可能是這兩天很多采訪都被下架、遮蔽了,如果大家見到了歡迎分享給我)。
那麼問題來了:姜萍自己沒有親口說過,也就是說一切都是阿里巴巴達摩院在宣傳炒作中“轉述”的。

這個門道可就大了,按理說我們上學的啥時候夢想中的高校永遠都是清華北大,不可能有別的能與清北相提並論。如果要有,大機率也是本省名校。姜萍作為一個江蘇人,有那麼江蘇名校不說,偏偏要說夢想浙大。那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阿里巴巴又要動自己的小心思了。
姜萍並不是浙江的,但是阿里巴巴的大本營在浙江啊。如果阿里想各種小動作、小心思去撕開中國教育制度的一個口子,為特權勢力的特招開後門,那麼浙江高校當然是它能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
參考“親橙辦”等機構的設立,縱使阿里巴巴被國家敲打了,它在浙江尤其是杭州本地的“覆雨翻雲手段”還是不容小覷的。所以姜萍想不想上浙大不重要,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想讓姜萍上浙大。


還好浙大堅守住了底線,也就是社交媒體互動了一下,頂住了壓力。然後很大方地邀請姜萍參加夏令營,體現了一個名校應有的擔當。

姜萍剛剛火的那兩天,從主流媒體到自媒體,頻繁地騷擾各大高校,讓他們“特招”姜萍。有些名校沒有給出肯定訊息,還被網友網暴。

我就說很多網民都很蠢,都不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裡。企業舉辦一個比賽,有人拿了名次,主流媒體跟風報道了一下,那名校就要特招,假如這個口子一開,你猜這損失的是誰的利益?
這次阿里巴巴辦一個數學競賽可以特招,明天騰訊辦一個藝術比賽,後天拼多多辦一個商業比賽,難道都要“特招”嗎?拼一刀進浙大了家人們,還差99.99%就能實現進名校的夢想了,快拉你親朋好友來吧!

假如姜萍同學想透過“特招”進名校,這就必須要經過“質疑”,她也必須要“自證”自己有這個能力,因為這不僅僅關係到她本人,更關係到千千萬萬平凡的學子,更關係到我們教育體系的公平性、權威性。
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很多網友給塊骨頭就流口水。阿里巴巴和媒體暗中炒作給名校施壓,想開特招的口子,是因為這口子一開那些人真能安排自己孩子進;你衝名校讓他們特招姜萍,是因為你是純傻子。
姜萍上浙大=你上浙大是吧?張文宏給你點個贊。

本文所提的這個事情不是惡意揣測無的放矢。我講兩段歷史:第一,當年曾經有一個“新概念作文大賽”,就是韓寒和郭敬明都參加過的,這個比賽是一個民間舉辦民間評選,但是一等獎選手是有被清華北大特招的資格的。
因為語文作文的主觀判斷特性太強,這個獎項的含金量也一直被人質疑,被民間嘲諷為各大名校“給文人士大夫階層留的後門”。最終在各方的質疑聲中,特招作文優秀選手被叫停。

但是焉知這些特權階級是不是賊心不死,要藉助一個新的、話語權組織權都在“士大夫階級”的比賽,以及捧出一個熱度超高的“國民天才少女”的契機,在中國教育體制撬開一個特權的口子?
第二,就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在外灘峰會上攻擊我國金融體制,要求金融監管放開。

後來螞蟻金服被多部門約談,其高風險、高槓杆運作模式才廣為人知。
所以不是我多心,阿里巴巴本身就帶有鮮明的馬雲的烙印。阿里公關部門在炒作姜萍之前,一直都是以馬雲為絕對核心繫結阿里巴巴進行宣傳的,阿里和浙商集團試圖衝擊國家體制——不管是金融體制還是教育體制,都是有前科的。

為什麼我對這件事情特別敏感,我在《大明王朝的“孫小果”和“北極鯰魚”們》這篇文章中講過:教育的公平公正是每一個做題家決不能觸碰的逆鱗。
我們作為小鎮做題家,對於中考、高考的看法都是很神聖的,但是各種手眼通天的關係戶真是重新整理了我們的認知——比如各種奇奇怪怪的競賽——那時候我才知道,做一個模型在所謂的“全國競賽”拿到名次,各大高校是可以降分錄取的;還有各種自主招生的後門;還有最樸實無華的“高考移民”……
現在想想當年我親眼見到的操作都很歎為觀止:比如平時考試年級倒數幾名,去北京高考直接考進北師大、北航;比如平時壓根不學習,高考隨便一考,然後被人大黨史專業錄取,不知道透過什麼手段運作的,然後第二年從黨史專業轉到金融,完美規劃;比如各種很神奇就通過了北外、北二外小語種自招。
再比如家裡是電網高層的,也不好好學習,你以為人家要走特招進華電,結果華電人家根本看不上,特招進了北京郵電,反正都帶個“電”字,都是“自己人”沒毛病;我就不說藝考相關的了,藝考的貓膩比自主招生還多,走藝考這條路還顯不出人家貴族“手眼通天”呢。

這就是當年一個做題家的親眼所見,而我的夢想是我們的後輩不會再見到這些東西了,這也是我當今積極發聲的原因。
總而言之,阿里巴巴避重就輕所謂的“道歉”是個笑話,它需要就惡意炒作、意圖衝擊現有教育體制、撕裂輿論與社會等等,給全國人民一個說法。

相關閱讀:文化革命的意義
◆ ◆ ◆ ◆ ◆
上一期內容的影片更新了,歡迎多多點贊:


第二本新書正式連載完畢:《資本囚籠》全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