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十三姐
當初,不就是阿里巴巴達摩院親手把姜萍捧到了雲端嗎?
他們要是不刻意炒作,沒人知道這個漣水中專的女生在數學競賽裡擠進前列。就算知道了,他們當時如果經過核實查證,發現是“有人幫忙指導”,也不會有今天了吧。
不就是看中了“天才中專女生碾壓一眾名校”的流量大嗎。
現在他們玩得差不多了,該收工了,草草留下一段“情況說明”完事了。

“據調查瞭解,王某某在預選賽中對其知道的學生提供幫助,違反規則”。
當初不瞭解,現在才瞭解?從6月到現在,忙得沒空了解。
他們最初從滿滿一清單的北大清華劍橋港大中發現漣水中專時,甚至都沒有真的去做這些該做的“瞭解”,反而急匆匆地“採訪+拍攝+宣傳”。
現在,怎麼,一夜之間天靈蓋打開了,天降真相,原來是作弊。流量炒不下去了,總要來個結束語的意思?
知不知道當初你們“造神”的傳說,讓多少媽媽用來當作“榜樣的力量”給自己孩子反覆洗腦?現在他們坐在去數學補習班的地鐵上一起翻看著手機裡簡單的幾行全盤否定的白紙黑字,應該作何感想。

想象一下接下來姜萍要面臨的是什麼,除了一個很不樂觀的未來,還有眼前的苟且,她會不會被罵得體無完膚,達摩院你覺得呢,當初死咬“姜萍應該被破格錄取”的人們,你們覺得呢。
要知道現如今被罵成篩子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
幾個月前曾因為姜萍事件被罵成篩子的人還少嗎,我們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的時候,為了一個“是真是假”互相對罵。
而像我這樣不確定真假,但是想讓子彈飛一會兒並希望不要捧殺的人,也被罵了好幾次。
一次是我在文章中說“不要捧殺姜萍,她到底是不是數學天才還是個未知數,僅憑一次預賽呼籲破格錄取其實是對大多數人不公平的”……結果我被罵得不省人事。


另一次,是我說“我們不要做聖母去為姜萍確定哪條路才是所謂‘好的’,她有自己喜歡的服裝設計,為啥一定要去破格進大學讀數學”……結果又被罵得昏天暗地。



更絕的是,當初在這件事上,只要不高呼“姜萍最了不起!讓姜萍上清華北大!”就很容易被貼上“看不起女生”的標籤,被定義為“戴有色眼鏡看待女性,歧視女性數學天賦”……

於是,由於這幫拳師開始上“性別”價值了,姜萍又是個女孩,所以我被兩輪罵完,又來一波拳師,我又成了她們口中的“厭女”。

我想知道這幫當初罵罵咧咧的人,現在有一個能站出來為姜萍的未來解決一下實際困難的嗎?
姜萍現在被他們捧殺完,沒人管了。
她要頂著一個“作弊”的名頭,一輩子可能都擺脫不了這個陰影。
可是當初是誰硬要把這件事從“可以扼殺在搖籃裡”一直無限放大,衝到了萬劫不復的高度呢。
而且現在的“情況說明”還糊里糊塗,整件事情來龍去脈沒有一個人知道真相,最後的結果就是姜萍這個小姑娘自己扛下了所有。

除了阿里巴巴達摩院和漣水中專的那位王老師,我想還有那些一味靠著自己的主觀“信念”,持續渴望並助力“造神”,還有寧可套上性別主義也要強行為姜萍“去偽”的那群人,他們都一直在把姜萍這樣一個未成年人當成自己主觀意識裡的假人,一個宣傳工具,一種對立策略。
有人把她當成“普通孩子和名校生之間對抗”的工具,有人把她當成“女性和男性對抗”的策略。
現在這些東西轟然崩塌,他們一個都不會去關注姜萍本人會怎麼樣,他們只關注“哎呀,策略失敗,等待下一個工具人出現!”
要不是當年他們把姜萍捧那麼高,她現在也不會跌這麼慘,她的未來怎麼辦,有人管嗎。
聖母太多,工具人都不夠用了。

姜萍,小小一個姑娘,經此一劫,應該多少看透點人性了吧。
我不知道她在整件事中的知情程度有多高,她到底是完全被利用了還是自己也想打擦邊球獲獎,總之,她已經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可那些給這件事情改變了性質的人們,此刻不知道在哪。
本來挺好的一個姑娘,服裝設計學得好,還喜歡數學,大有前途……比大多數渾渾噩噩的中專生強太多了,現在誰知道背後會有多少人開始詆譭她,萬一再搞出啥心理問題,那些曾說“普通學生也能碾壓名校”的人呢?你們那些說“不管怎麼樣都要為女生站隊”的拳師呢,去哪了。
把人家舉高高再狠狠摔下,自己啥事沒有。

有人說自己也曾把姜萍當作偶像和榜樣,現在這個結果讓人很糟心。
我覺得如果大家當初沒有那麼不著邊際地捧殺一個小姑娘,我們其實照樣可以把她當作榜樣,一個女孩子有自己熱愛的專業,還有自己喜歡的興趣,目標明確,努力又踏實,怎麼就不是榜樣了?
可是我們現在的評價體系實在太單一了——如果她得獎了,她就是榜樣;如果她沒得獎,就不是榜樣。
她榜樣的力量應該在於不放棄興趣,堅持鑽研,而不是得沒得獎。當初如果沒那麼多人把她架到火上烤,她自己一個人好好享受這種鑽研的快樂,誰說不一定能有很好的未來呢。

不左右別人的人生,單純地看看就好。
不被凝視的時候,她對數學的興趣也許還能堅持更久。可現在數學成了她的汙點,能不能堅持都是個問題了。
中專生也可以喜歡數學,名校數學系的人也可以喜歡裁剪,什麼時候媒體宣傳有了這種360度的評價體系,我們才不會那麼喜歡造神。
非要等一個突破傳統普世認知的事件爆發,才能證明一個人多麼優秀嗎,這樣的事屢見不鮮了,姜萍事件完全就是一個巨大的嘲諷,嘲笑所有人,我們就是在這樣一個太容易被架起來,也太容易被摔死的時代。

一大幫不想努力的人,熱衷於不斷捧殺別人,好像只要某個“普通人”突然有點擠進了不太普通賽道,起鬨的loser們也能跟著雞犬升天似的。
姜萍最大的倒黴是碰上了那個王老師,也碰上了達摩院,還碰上了這個時代。
最後希望,不要去打擾姜萍了,她本來可以有個美好的未來。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
關鍵詞
姜萍
數學
數學
達摩院
漣水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