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在這個“局”中是最慘的一個

時隔5個月,姜萍事件終於有後續了。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今日釋出情況說明承認姜萍在初賽中“弊”。當然他們說得沒那麼直接,原話是“王某某在預選賽中對其指導的學生提供幫助,違反了預選賽關於‘禁止與他人討論’的規則。”
嗯,阿里很懂公共表達的藝術,一個情況說明搞得如此語焉不詳,竟然連當事人的名字都沒有寫進去。
與此同時,漣水中等專業學校也釋出了情況通報,對王閏秋老師誡勉談話處理,取消本年度評先評優資格。
不管怎麼樣,總算是給公眾一個結果了。
在姜萍事件成為社會熱點之後,姜萍成績的真實性遭到廣泛質疑,很多人都期待競賽的舉辦方能夠給出一個說法,也期待著公佈姜同學和她的數學老師王潤秋的決賽成績。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的成績也遲遲沒有被公佈。
我以為這件事會像其他很多公共事件一樣會被糊弄過去,各方為了省事會裝著什麼都沒有發生。畢竟這事社會危害性也不大。就在人們都快將此事遺忘之際,阿里竟然主動釋出了情況說明。我猜測是因為要公佈決賽成績,隱瞞不下去了,所以索性攤牌。
姜萍這事我一開始也認為是真的,為此還寫了幾篇文章盛讚她,我們總是樂見草根天才終將不被埋沒然後一夜成名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太有吸引力了,同時也很危險。
潮水般的質疑來勢兇猛,衝向了一個17歲的女生。在這個事情中,我覺得姜萍扮演的角色最令人費解。如果說這是一個局,姜萍收益是最低的,風險是最高的。阿里達摩院這個民間競賽專案雖然是全球都可以參與,但實際上只是一個活動,不是專業的數學競賽。更不可能得到權威教育部門的認可。也就是說就算取得好成績也不能得到大學的保送名額。試想,如果這個比賽能夠讓勝出者直通大學,一定會有很多高中生參與,你看這個比賽有嗎。
這玩意只要參與造假被揭穿的機率幾乎是100%。它太容易核查驗證了,當面做幾道題就可以。就像大家說的,數學這東西,會就會不會就不會,根本藏不住,更不用說在全社會的關注下。你看貓一杯事件,一本遠在巴黎的小學作業本都能被翻個底朝天。
所以我也不認為這件事是阿里“”出來的。阿里應該也是被矇騙了。還記得那張姜萍站在滿屏數學公式黑板前的照片嗎,當時有人傳這是阿里在現場驗證姜萍數學能力,後來被阿里否認了。而正是這張照片讓人看到了很多的漏洞。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姜萍的老師王潤秋。他曾經多次用自己、妻子、學生的身份參賽刷成績。其中任何一個身份獲獎,他不僅可以獲得獎金,還可以為自己的工作加分,可謂名利雙收。據說他還開設了校外培訓班。
很傻很天真的姜萍配合老師演了這場戲。疏於審查的阿里以為真的出了一個草根天才,把姜萍當做一個難得的素材進行宣傳,結果就造成了這麼一場鬧劇。
事後,阿里數賽決賽有39名選手,發了一封聯名信,認為姜萍老師王閏秋的行為涉嫌作弊,要求組委會查詢王閏秋過去幾年的試卷,還競賽一個公平的環境。

我覺得這個聯名信的訴求挺好,因為它沒有把矛頭對向姜萍,而是對向了她的老師王閏秋。
姜萍有責任嗎?肯定是有的。她應該是有一些私心和僥倖心理,所以暴得大名之後,在採訪中還能表現的那麼自信和坦然。
總的來說,這起引發全民關注和爭議的數學造假事件,主角看似是姜萍,其實她不過是個被裹挾的小人物。
可以說她是這個事件中最慘的一個。
正如一位網友說的:對於很多人來說,姜萍月考成績曝光,以及宣傳影片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被專業人士指出時,這件事就已經真相大白了。但遲至今日,全社會才等來了蓋棺定論的官方通報。不難想象,生活中這種弄虛作假的事兒不會少。
鬧劇謝幕之後,更值得反思的是如今網路上那股喊打喊殺的風氣。只要和自己意見不同,就猛烈攻擊對方。比如有些熱衷於性別敘事的博主,誰敢質疑姜萍就給你扣上一頂就是“看不起女性”的帽子。
當時是北大還是清華的一位數學方面的專家寫了一篇分析姜萍事件的長文,希望能與姜萍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探討,表示如果自己錯了願意道歉。行文非常溫和,有理有據,結果還是被衝了。
網際網路上已經容不下一點點理性的聲音,情緒的狂歡主宰整個網路,聰明人謹言慎行,無知者大殺四方。我們的輿論場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情緒圾場。

最後,希望姜萍能夠迴歸平靜的生活。

· END ·
感謝你還在
如果喜歡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加我,防失聯
小號,關注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