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
今天起來一睜眼,看到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終於出成績了,而大家都關心姜萍成績到底咋樣?不廢話直接上重點。

(信源:阿里巴巴競賽組委會)
我來劃重點。
一,姜萍和其指導老師王閏秋未獲獎。
二,王閏秋在預賽階段給姜萍提供了幫助,違反了賽事規則。
三,賽事承辦方為賽制不健全,管理不嚴謹表示歉意。
很多網友看到這,產生一萬個問號?
最主要的是這兩條:
1、為什麼老師幫助自己的學生,是違規呢?

2、當老師的考了125名,姜萍怎麼能考出12名?豈不是說明姜萍比老師更厲害?


也有人得出結論:中專生稍經指點,就能吊打清華北大學生,姜萍是可造之材啊!




那,另一方面,發掘了天才少女,指匯出了全球第12名的漣水中專老師,王閏秋此刻在做什麼呢?
答:被處分了,取消評優資格。

很多人都為王閏秋鳴不平!說他能輔匯出這麼一個天才,厲害呀,憑什麼處罰他??

這件事更成為了“學閥打壓天才”的證據。


他們認為:哪怕是華羅庚,陳景潤再世,生在今天怕是也沒有機會,因為學術的機會都被精英佔據了!!



在我看來,上面這些「天才被打壓」的觀點沒道理呀!
難道說, 漣水中專,阿里巴巴連同一堆新聞媒體,都來打壓一箇中專女生?
這圖啥呢?
如果他們瞧不起中專生,一開始為什麼要鋪天蓋地的宣傳、報道?
不是當時大家都說中專生逆襲清華北大,激勵人心嗎?
難道調查了半年,大家才突然想起她是中專生嗎 ?

我調查了很久,找到了一個關於這事合理的解釋,你聽我抽絲剝繭:
首先,王閏秋給姜萍提供的,絕對不是公告中的「幫助」那麼簡單。

為什麼呢?
因為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初賽,賽制是很寬鬆的。
完全線上答題,沒有攝像頭監考,而且給了48小時的做題時間,隨時能開啟能退出,比填個問卷還寬鬆。

它是全面開卷,可以看各種線上線下資料,甚至可以用AI輔助答題。

雖然規定了禁止討論,但我這道題做不出來,和朋友一起研究下不行嗎?還能把我抓走?
換言之,如果是正常的討論,本身就無法監管,更沒有拿上臺面來說的必要。
但這次不僅拿上臺面來說了,甚至為了調查清楚這個事情,還導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決賽成績,推遲公佈了足足三個月。
原定要在8月公佈的成績,愣是拖到了11月初才公佈。

另外,所有關於姜萍之前“天才少女”的報道,都已經刪掉了。
你現在去搜姜萍,搜不到半年前任何關於她的報道,當時的紀錄片,什麼寫黑板,老師訪談,都沒了。

這些足夠說明,姜萍事件已經發生了重大反轉,整件事情,性質變了。
否則,不足以讓從主辦方到新聞媒體,集體轉向,對半年前的“天才少女”閉口不提,三緘其口。
這也就能推匯出,王閏秋給姜萍提供的,絕對不是「普通的幫助」。
公告中的「幫助」,只是一個說辭。

那,王閏秋到底給姜萍提供了什麼幫助?
導致整件事情,性質發生了重大轉變?
讓我們先把時間拉回到2020年。
那一年,王閏秋從江蘇大學數學專業碩士畢業,師從名師盧殿臣,然後去漣水中專教數學,屬實有點大材小用。
從2022年開始,王閏秋開始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追逐數學夢,他第一次參賽,就打入了全球總決賽,排名全球第166名,說明這人確實有兩把刷子。
2023年,他第二次參賽,他和同樣來自江蘇大學的周英英,攜手入圍決賽,當年一共有5萬人參賽,只差一名,即約等於同分。

兩人名次如此相近,而且同時來自江蘇大學,這不巧了嗎?他倆會不會剛好認識呢?
我去知網查了一下,還真的有一篇2021年發表的碩士畢業論文,署名周英英,機構為江蘇大學。
作者『周英英』在論文裡面提到,自己的男友王閏秋,給予了她很大的幫助,傾注了很大心血,這篇論文也凝聚著王潤秋的智慧和苦心。

這也意味著:2023年,他兩口子勇闖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還拿下了同分?這未免太湊巧了吧?

更湊巧的是,在2024年,王閏秋,周英英,以及得意門生薑萍,三人攜手參加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初賽。
三人名次分別為:12名,125名,308名,看似排名離得不近,但比賽一共就7道題,相互之間就是一道題的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漣水縣政府教體局,在2024年6月27日的公開信箱中,確認姜萍在班上的月考中,數學成績是83分(滿分150)。

還有一張網傳的月考成績圖,是在阿里巴巴比賽前一個月(2024-03)數學成績為51分。
如果這張圖也屬實,那麼即使在班上,她的成績也並不突出。

換言之,姜萍在漣水中專的月考成績,遠不如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成績好。
到底是漣水中專題出的太難?還是阿里巴巴的競賽題太過簡單?
又或者,難道漣水中專是數學天才培訓基地?真正的少林掃地僧示範學院?
明天改名叫達達達摩院?

如果以上都不成立,還有一種大膽的推測:
王閏秋是總導演,他鑽了賽制的空子。
畢竟,對於他這樣一個,有實力連續闖入決賽,但卻從未獲獎的選手來說,他不僅需要運氣,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這裡也說一下阿里巴巴數學競賽的決賽賽制:
每個人有8小時答題時間,必須閉卷,不能和其他人交流。
這裡面唯一的小漏洞是:考慮到全世界選手在不同時區,所以選手不用同時開始作答,在一天內任選即可。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有多個號進入決賽的話,完全可以用小號先看題,看到題目之後,拿著題目回來琢磨幾個小時,到處問人,有了想法,再上大號開始答題即可。
每多一個小號,就多8小時的提前看題時間。
我推測,這就是他的動機,他一人開幾個號去佔名額,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在決賽增加答題時間。
而有了去年和周英英的“同分史”之後,今年他決定找學生再借一個號,為了準備決賽,他在初賽開了三個號。
每個號,都在答題時略有出入,就像小時候抄作業一樣,略有一些差別,這個題這麼做,那個題那樣解,來保證三人不同分。
但尷尬的是,沒想到陰差陽錯,今年初賽交上去的三份試卷,分最高的是中專學生薑萍的。。。
事實上,如果分最高的是他自己或者是周英英,都不會有這麼大的輿論效應,可偏偏是姜萍的試卷,擠進了全球第12,力壓清華北大。
直接給王閏秋都幹懵了,畢生唯一一次超水平發揮,居然是在別人的號上打出來的,

達摩院一見成績也震驚了,一下子引發了輿論轟動!全世界記者都蜂擁而至,問中專天才究竟如何逆襲清華北大?
實際上逆襲清華北大的人是江蘇大學數學系碩士王閏秋,但媒體都上門了,能承認姜萍的成績是代打的嗎?
於是他就和姜萍一起,假戲真做,在鏡頭前面講起了“中專天才逆襲清華北大”的故事。。。。

不得不說,“中專天才在數學競賽逆襲清華”這個爽文的殺傷力太大了。
它完美的契合了中國人傳統的“高手在民間”認知,以及對於“逆襲清華北大”的深度慾望。最爽的爽文編劇都想不出來這麼爽的劇情,但它恰恰被王閏秋陰差陽錯導演出來了。
姜萍:我冤啊,老師讓我幫他一個忙,我怎麼知道有這種後續?
達摩院:我也冤啊,我整了個全球數學大賽,一毛錢不收,還發獎金,就是為了推進基礎科學,結果好不容易出個典型,想宣傳一下,還是個鑽賽制空子碰瓷的,我也跟著丟大臉。
媒體:我也冤啊,看你們板書筆記啥的整的那麼像回事兒的,結果全是演的???
王閏秋:我也冤啊,我是貨真價實的數學碩士,中專遺珠,我不過是開了個小號代打,怎麼就給打上王者了??
整件事情類比一下:
就是一個小學生,為了躲避防沉迷系統,登奶奶的號打王者榮耀,結果沒想到一下子超水平發揮,五殺了職業選手,全世界媒體蜂擁而至。
標題:《80歲老奶凌晨四點五殺職業選手,返老還童奇蹟》
奶奶和小學生面對鏡頭都呆了:。。。對對對,就是奶奶五殺的。。。
甯浩都拍不出來這麼離奇的節目效果,奧斯卡看了都想頒獎。
不過,這也給大公司做宣傳時提了個醒兒,很多事兒吧,不上稱沒有二兩重,上稱了一千斤也打不住。
雖然逆襲的故事沒了,從積極的角度來想這件事兒,至少應試教育沒有埋沒數學天才,比如今年的金獎落到了北大的瞿宵宇,而他也是去年的金獎,同時他16歲就拿了國際奧數金牌。
這也充分說明,別的天才可能被埋沒,但數學不會。
數學不會就是真的不會啊,他會他就真會啊!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