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憶來襲時,總是觸不及防。
前陣子,《大風車》主持人董浩叔叔的“尋人啟事”,竟在網上掀起一場橫跨30多年的“驚濤駭浪”。

董浩叔叔在影片裡翻出了自己的
“壓箱寶”
,那是30年前的小觀眾給他寫的信,他一封又一封的念著,希望能再次找到他們:“30年前給我寫信的小朋友,你們過得好嗎,我挺惦記你們的。”
那聲“孩子們”,更是彷彿瞬間扣動了情緒的扳機,讓那批看《大風車》長大的80、90後,在評論區集體破防——

“董浩叔叔,長大一點都不好玩。”
“叔叔,我想回到小時候。”
“叔叔,長大太累了,我堅持不住了。”
有人中年失業,有人親人離世,還有人年紀輕輕查出不治之症……太多人說自己正經歷著最難最難最難熬的一年……

翻看評論區一條條陌生人的留言,就好像發生在身邊的故事,相似而又熟悉。不經意間被一種莫名的情緒勒住了咽喉,腦海中閃回出一幕幕幾十年前的畫面:
一個小朋友坐在電視機前,節目中正播放著“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這裡滴風景呀真好看~”的旋律。

突然耳邊想起媽媽的叫喚聲,“你再不吃飯我就把電視關了!”
小朋友趕緊關掉《大風車》,一轉身,眼前已是另外一番模樣:
一個煥然一新的家,一個似曾相識的小孩,和一個經歷了社會的摸爬滾打後,變成了妻子、媽媽、兒媳、老闆和員工……的自己。
童年被遠遠甩在身後,我們已被時光生拉硬拽著,拼命地跑進了中年的“枷鎖”。
#01
“長大一點都不好玩”
長大,就是一個不斷重生,又不斷幻滅的過程。
董浩叔叔終於聯絡上全網尋找的其中一個小朋友:“小鄧同學”。
但再次重逢的故事,卻看得人淚流滿面。
30年前,還在湖南郴州上小學的小鄧同學,因為看到爸爸工作太辛苦,小小年紀不知道怎麼替爸爸分擔,就寫信給董浩叔叔,分享自己的心事。
她在信中說到:
“董浩叔叔,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爸爸是個司機,成天到晚地幹活,累得不得了。爸爸一回家就疲倦得躺在沙發上,累得一句話也不說。董浩叔叔您說我應該怎樣消除爸爸的疲倦和煩惱?”
字裡行間,讓人看到一個懂事貼心,卻又無能為力的小女孩。

30年後,當“小鄧同學”被董浩叔叔找到,她已獨當一面,成為某中學的副校長鄧娟娟,但她卻永遠地失去了曾經最強大的依靠,心愛的爸爸。

鄧娟娟在影片中說,在她參加工作一年多後,本該是好好孝敬父親的時候,爸爸卻因罹患癌症,不幸離世。
想到此,她更是按耐不住情緒,在鏡頭前默默地擦眼淚。

小鄧同學本想和董浩叔叔約上一面,但無奈自己要做一個頭部手術,不得不改變計劃。
小時候,總想著尋找答案。人到中年,卻發現很多事情根本沒有答案,生活的無常才是常態。
而小鄧同學的經歷,不過是千千萬萬80、90後的縮影。
在董浩叔叔影片的評論區裡,更多的人講述著他們不敢告訴父母,又憋了太久的心事。
作為媽媽,網友花寶豬說:
年輕時不聽父母勸告,天真地以為嫁給了愛情。
但走進婚姻才發現,自己攤上了一個好賭又懶的伴侶,背上一身債務,還要獨自撫養2個孩子。

又有多少媽媽像她一樣,撐不下去的時候,躲在房間裡默默流淚。但回到孩子面前,又變得滿血復活,無所不能。
還有一位爸爸,從高管到創業,又從創業失敗到打工,到再失業。人到中年,卻不得不幹起了最苦最累的活兒。

翻山越嶺幾十載,卻突然發現,理想與現實早已背道而馳,命運的巨浪還是一個接一個地拍打而來。
網友123木頭人,說著自己被疾病一口一口吞沒的人生。
3年裡,父母和伴侶相繼去世,獨自撫養著13歲的女兒。而自己,不過才38歲。

東野圭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大部分人已經和你見完了此生的最後一面了。
我們總想著功成名就,子女優秀耀眼。而對於另外一些人,家人健在,已成人生最大的奢侈。
還有一些人透過影片,分享內心的無助:生活失序、情緒崩潰、進退兩難……

就好像一個個故作堅強的孩子,被人安慰後反而再也撐不下去,放聲大哭起來。
全世界都在催我們長大,但在董浩叔叔這裡,無關功名,我們還可以做回曾經的孩子。
而這一波冬天裡突如其來的溫暖,似乎把80、90後的童年回憶,放大了無數萬倍。
#02
勾起一波童年“回憶殺”
我們這一輩人的童年,必然有《大風車》烙下的印跡。
直到今天,網易雲音樂《大風車》下,9年前留下的一句評論,被20多萬網友推到首位:
“我死後,葬禮就用這首歌吧。”

當年的我們,童年生活其實很簡單。
坐在電視機前,吃著5毛錢的冰棒,看著《大風車》節目,就是無可取代的快樂之一。

當時的《大風車》,幾乎匯聚了動畫片、兒童遊戲和幽默劇等各種少兒節目型別,讓人看得捨不得移開眼睛。
董浩叔叔、鞠萍姐姐、金龜子等幾個我們最熟悉的主持人,透過各種兒童化的情景劇,把各個板塊串聯了起來。

當“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天好看,地好看,還有一起快樂的小夥伴”的主題曲想起;
那時還年輕的董浩叔叔、鞠萍姐姐預告著節目的開場;

一個個經典的動畫片《西遊記》、《海爾兄弟》、《黑貓警長》、《葫蘆娃》等輪番開播時,我們彷彿瞬間成了那個擁有超能力的小孩,所有關於“超級英雄”的夢想,都從這裡啟航。

動畫片《西遊記》

動畫片《黑貓警長》

動畫片《葫蘆兄弟》
或許成年後,我們已經很少再看這類幼稚的節目,但它們的旋律早已刻入DNA,成為內心深處無法抹去的悸動。
那時的物質並不豐富,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但我們的快樂一點也不少。

相比於現在的孩子,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在相對寬鬆的社會氛圍下,那時的我們還擁有無憂無慮的完整的童年。
只是當時隨手關掉的少兒頻道,沒想到竟然關掉了一整個童年……

人生就是這樣,當記憶如潮水般湧現,宣告著那些時光已悄然逝去。
如今,《大風車》最受歡迎的“聰明屋”等節目早已停播。
曾經的小孩成了疲憊無趣的大人。曾經陪在我們身邊的親人,也消失了蹤影。

#03
夾縫裡開出花
人到中年,像是進入一場困獸之鬥。孩子長大了,變得叛逆;父母衰老了,毫無預兆地病倒了,一切都讓人措手不及。
當童年成為遙遠的烏托邦,我們也從那個被愛包圍的孩子,成為了主動給予愛的人。
換個角度想,或許長大也沒有那麼糟糕。
在這個人人疲憊、內心迷茫的時局中,還有更多的人找到了那束微光,引領自己往前走,甚至變成了那束光,在夾縫中開出花。
有人在經歷親人離世、負債累累、子女患病後,依然沒有被壓垮。當還清所有債務,輕舟已過萬重山。

有人患上了癌症,但他依然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了幸福的模樣:有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一個相濡以沫的伴侶,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餛飩……他非常感恩命運額外的饋贈。

還有一位媽媽,家有雙胞胎腦癱孩子,孩子他爸還查出了肺癌,但她依然鐵骨錚錚,活得熱血。40歲成為簽約畫家,一個人扛起養家的擔子。

董浩叔叔也在影片中,分享自己“大難不死”的經歷。
36歲本命年那年,他主持的少兒節目《大風車》火遍大江南北。
他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因為太拼身體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在某一天突然就爆發了急性肝壞死。
當時醫生的病危通知書裡寫著:死亡率85%,把他嚇得一身冷汗。
然而,當他想到含辛茹苦的母親,未滿七歲的女兒,還有身邊溫柔善良的妻子即將變得無所依靠時,他頓時燃起了戰勝病魔的鬥志,終於幸運地挺了過去。

正如他在影片中鼓勵大家的:
“彎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吶,上坡路一定是累的。”
“堅持住,只要能活下來,你會等到陽光明媚的那一天。”
花團錦簇的生活背後,人人都有自己的困境。
中年困局的陰影裡,每個人終將等到“人生重啟”那一刻。
#04
人生的第二次重啟
說到“人生重啟”,可能有人覺得,那得把所有的困境全盤推翻,開啟一頁華麗的翻篇。
但也不一定是。
在豆瓣高分日劇《重啟人生》中,33歲的女主角麻美,是一位市政服務廳的公務員。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她意外車禍身亡,來到了“死後投胎中轉站”,一個神聖而又宏大的問題拋到她的面前,“重來一次的人生,該如何度過?”
在如此荒誕的設定下,她經歷了數次投胎、重生後卻發現:原來她窮極幾生所追求的幸福,一直都在自己身邊。
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忙碌的工作,和朋友小聚,陪在家人身邊……
看似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在經歷幾次死亡和輪迴的麻美眼裡,都顯得彌足珍貴,只是自己後知後覺罷了。

成功從來沒有固定的標準,幸福本是一場非常主觀的體驗。
就好像有人追憶童年,陷入時光一去不返的恍惚。但也有人在那片燦爛的星河裡,找到撫慰人心的良方。

或許,當我們擁有孩子的心境,全然地活在當下,珍惜身邊人,走好眼前路,享受每一寸平凡的歡喜時,人生的重啟便從此刻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