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經歷了社會磨練和母親離世後的高浩珍,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獨立。不僅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庭,還逐漸成為姐姐們最堅強有力的臂膀。11位姐姐幫助弟弟結婚成家;弟弟心懷感恩,回報和照顧姐姐們。
富書作者:天山月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2018年7月9日,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暖泉鎮橋上村的高家,張燈結綵十分熱鬧。
高家的11個女兒,身穿同款紅T恤,手拿扇子載歌載舞,為唯一的弟弟送上新婚祝福。
早在婚禮前夕,這11位姐姐就為弟弟準備了一份大禮:湊齊32萬元給弟弟購置新房,舉辦婚禮。
這張燈結綵、歡天喜地的一幕,被附近的村民拍下並上傳到網上。沒想到,竟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網友線上表示:這不就是當代“扶弟魔”?
而姐姐們卻說:我們心甘情願……
從1969年至1996年,總共27年的時間裡,高家夫婦陸續生出11個女兒後,終於迎來了渴盼多年的兒子。
在那個計劃生育極其嚴苛的時代,高家是如何生出12個娃的?
6年前,11位姐姐幫弟弟湊錢買房結婚。如今,這樣一個大家庭的人,生活過得怎樣?

“姐, 晨晨(化名)懷孕了,我們準備結婚。”
2018年5月,22歲的高浩珍對著眼前的九姐,忐忑不安地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對於結婚,高浩珍十分沒底。
他知道自己只是普通農村家庭,如今父母已年過七旬,根本沒有能力為自己置辦婚房,舉行婚禮。
何況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勉強讀完高中後,就在九姐的理髮店幫忙。由於平花錢大手大腳,工作三四年也沒什麼積蓄。
想到這裡,高浩珍更是愁容滿面。
得知弟妹懷了寶寶,九姐很高興,對於弟弟要結婚的決定表示贊成。還特意給其他姐妹打去了報喜電話:咱弟弟要當爸爸了,快來開個會。
當天下午,11位姐姐便如約而至,商議弟弟結婚一事。
看到弟弟滿腹心事的樣子,大姐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家庭會議上,她代表其他10位妹妹,對弟弟高浩珍說:父母年紀大了,希望趕緊抱孫子,結婚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我們早就商量好了,一人出一點錢,就能把這事辦得風風光光。
聽到姐姐們的話,高浩珍懸著的心這才落進了肚子裡。
弟弟的終身大事不能含糊,對於唯一的弟媳更是不能有所虧待。
姐姐們透過商議湊齊了32萬元,為弟弟在縣城買了套房子,剩餘的錢則用作彩禮和舉辦婚禮。
經過兩個月的籌備,轉眼間到了高浩珍結婚的日子。

在村民錄製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高浩珍的11位姐姐身穿款式相同的紅T恤,每個人的胸前還編上了編號,排隊從鏡頭前走過:
“我是大姐,我是二姐,我是老三,我是老四…… ”
11位姐姐報數完成,驚呆了影片前的一眾網友。
另一組鏡頭下,高浩珍和父母也身穿同款紅T恤,坐在正中間。11位姐姐簇擁在他們身邊,一大家子人整整齊齊、笑容滿面。
將新娘接回來後,姐姐們又和弟弟弟媳拍了一張搞怪照。

高浩珍和新娘子戴著墨鏡站在中間,11位姐姐手持扇子,一溜雁翅排開,場面十分壯觀。
在婚禮儀式上,司儀更是將11位“贊助商”邀請上臺,分別表達了對弟弟的新婚祝福。
每位姐姐上臺發言時,都會引來臺下眾多親朋好友的歡呼,氣氛幾度達到高潮。
而弟弟高浩珍也表達了對於姐姐們的感激之情:
父母年紀大了,多虧姐姐們一直照顧我,幫助我。今後我會好好努力,照顧好父母,也要報答姐姐們對我的愛。
高浩珍的結婚盛況,被村民上傳到網路後迅速發酵,引發了巨大爭議。
有網友表示十分羨慕高浩珍:有這麼多姐姐真好。
也有網友對此充滿不屑:生這麼多孩子,就為了生個男孩,這是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嗎?
更多的人表示無法相信:這姐弟12人都快頂上一支足球隊了,他們真是同父同母所生嗎?
也難怪網友質疑,高浩珍出生於1996年,當時正值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代。
除了高家的幾位大姐沒有受到政策影響外,其餘年齡較小的姐姐包括高浩珍,都在超生範圍內。
那麼,高家父母為何對生男孩如此執著,又是怎樣生下12個孩子呢?


這姐弟12人,的確是同父同母所生。
高家父親名叫高海貴,在23歲時與妻子結婚,並在1969年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高家大姐。
在那個時代,農村地區還存在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在大部分人的認知裡,如果沒有生出兒子,就意味著家族的香火無以為繼。
沒有兒子的家庭,會在村裡抬不起頭,甚至是被欺負。
當初得知妻子懷孕,高海貴興奮不已,一心期盼著妻子能為高家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可沒想到,第一胎竟然是個女兒。高海貴雖然略感失望,但沒有太在意。
孩子可以再生,何況能收穫一個貼心小棉襖也很不錯,因此對於大女兒很是疼愛。
此後,高海貴與妻子再接再厲,連續生下4胎。可萬萬沒想到,這4胎竟然都是女兒。
此時,已經是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開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根據最新政策,高海貴夫婦已經不符合生育條件。
這下,可把老高急壞了。
生兒子已經成為夫妻倆的執念,甚至不惜背井離鄉,躲著藏著又生下幾個孩子。
在那個年代,超生罰款是少不了的。靠種地為生的高家,因連續生下孩子,被罰得家徒四壁,成為村裡最貧困的家庭之一。

他家也因此成為計劃生育的“反面教材”兼“超生釘子戶”。
負責計劃生育的幹部,前腳剛進行完批評教育,高海貴後腳就帶著妻子躲出去生娃了,每次都是生下孩子才回來。
後來,計生部門實在拿他家沒辦法,就不再給超生的幾個孩子落戶。直到政策鬆動,後面的幾個小女兒才有了戶籍,得以入學讀書。
說來也是邪門兒,高家夫妻連續生下了11胎,卻全都是女兒。以至於後來連高海貴也心灰意冷,認為自己“命中無子”,因此黯然傷神。
沒想到,就在1996年,47歲高齡的妻子再一次懷孕。此時的高海貴已經50歲,他們27歲的大女兒也早已結婚生子。
由於20多年來不間斷地生育,高母的身體早已虛弱不堪。
47歲高齡產子,風險可想而知,但在生兒子的執念面前,一切問題都微不足道。
妻子懷孕的訊息,令高海貴又燃起一絲希望。
多年來,高家夫婦連生11胎卻一直生不出兒子,已然成為鄉親們調侃的物件。甚至有人認為,這兩口子已經走火入魔了。
高海貴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這一胎上,為了躲避計劃生育的嚴查,他們在東躲西藏中生下了第12胎。

這一次,是個夫妻倆渴盼多年的男孩兒。
這個姍姍來遲的兒子,令整個高家揚眉吐氣。
高海貴更是欣喜若狂,彷彿實現了人生的重大目標,還特意找高人測算生辰八字,給兒子取了“浩珍”這個名字。
有了兒子的高父總算得償所願,而高母在生下高浩珍後才算徹底鬆了一口氣。
這麼多年來,高母不僅要提心吊膽躲著生孩子,還要承擔繁重的家務以及地裡的各項農活兒,身體從來沒有得到過細緻的調養和恢復。
雖然重活兒,累活兒,有幾個年長的女兒在幫助操持,但作為家庭主婦,高母為了12個孩子,為了這個家,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好在家中的11位女兒,十分疼愛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弟弟。
由於家境貧寒,姐姐們從小到大幾乎沒有買過新衣服。一身衣服通常是大的穿完,小的接著穿,吃的方面就更不用提了。
可自從高浩珍出生後,家裡吃的、穿的、用的,都會緊著他,10歲了還有人幫他洗腳、穿衣服,平時更是不讓他幹一點活兒。
在姐姐們看來,弟弟高浩珍既是老高家的“獨苗”,更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已然年邁,她們這些當姐姐的,有義務照顧和幫扶唯一的親弟弟。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11位姐姐才主動承擔起了,給弟弟買房結婚的重任。


高浩珍的結婚影片在網上曝光後,給一家人帶來極大的困擾。
有人說,高家父母重男輕女,對生兒子太執著。
有人則表態,這11個姐姐個個都是“扶弟魔”,助長弟弟的依賴心理,這不是件好事。
還有人質疑,沒有誰天生就應該被犧牲,家庭互助難道就是犧牲女性成全男性?
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熱議,高家的姐姐們選擇將弟弟保護起來,替他拒絕了各路媒體的採訪。
接著,由家裡學歷最高的十姐高玉出面闢謠。
高玉稱,父母並非重男輕女,也沒有偏愛兒子、薄待女兒,只是傳統觀念比較重一些而已。幫助弟弟結婚成家,是姐妹11人的自發行為,何況這32萬元,平攤到每位姐姐身上,每人還不到3萬塊,她們出得起。
除此之外,高玉還講述了一家人,這些年來的艱辛不易。

小時候,自己家是村裡最窮的人家,全家人穿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爸爸媽媽經常不在家,姐妹十幾人大的帶小的,互相照顧陪伴著長大,彼此間親情濃厚;父母把姐弟12人拉扯長大不容易,家裡直到前幾年才剛脫貧……
誰知網友們並不買賬,認為十姐將“重男輕女”說成“傳統思想”,是偷換概念,來逃避自己不被父母期待和接納的現實。
何況這些年來,一家人生活的艱辛不易,不正是高家父母錯誤的生育觀念導致的嗎?
高母47歲生下高浩珍,當時高父也已經50歲。父母年邁且體弱多病,高浩珍基本上是由姐姐們輪流帶大的。
由於高家夫婦東躲西藏、連年超生,家中一貧如洗,姐姐們都沒有得到妥善的照料,更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尤其是大姐、三姐、五姐,連學校的門都沒進過,其他姐姐讀完小學或者初中後,就外出打工賺錢了。
十姐高玉是高家為數不多的“文化人兒”,同時也是犧牲最大的姐姐。
高玉天資聰慧,學習成績一直出類拔萃,高考後被北京一所大學錄取。深知家中境況的她,在看了一眼錄取通知書後,默默收拾行李,去鎮上打工了。
可高浩珍儘管學習不好,父母卻對他寄予厚望,全力支援他讀完了高中。可惜高浩珍並沒能考上大學,最後去了九姐的理髮店工作。
等高浩珍結婚時,年邁的高家父母已經沒有幫兒子結婚成家的能力,只能依靠這11個女兒。
事實上,高浩珍結婚時,十姐、十一姐都還是還沒結婚,但作為單身女孩兒,她們還是分擔了幫助弟弟成家的責任。
排行第10的高玉與排行第12的高浩珍,年齡相差並不大。差不多的年齡,一個是單身,一個要結婚,卻是姐姐幫助弟弟成家立業。
至於其他已經成家的姐姐,她們的小家庭也都是農村普通家庭,日子並不是多寬裕。
出錢幫助弟弟結婚買房,與其說是姐姐們自願,不如說是“不得已”。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難道要坐視不理?
網友們對此更是一針見血:姐姐們可能是自願,姐夫們可未必自願吶!
對於已經有了小家庭的姐姐們來說,會不會帶來家庭關係的影響?
這份“犧牲”背後的辛酸,或許只有她們自己才知曉。

風波過後,一切如常。
婚後不久,小弟高浩珍迎來了自己的孩子。
2020年10月,十姐高玉也終於結婚了。
可不幸的是,不到70歲的高母,因多年來不間斷生育,還要忙於地裡的農活兒,身體嚴重透支,以致積勞成疾,於2021年不幸病逝,遺憾沒看到十一姐結婚。

如今的高浩珍已然28歲了,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後,他也在努力經營著自己的人生。
對於姐姐們的幫助,他一直感恩在心,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回饋姐姐們。二姐的兒子結婚時,作為舅舅的高浩珍,還給同齡的外甥包了個大紅包。
雖然現在高浩珍仍然在九姐的理髮店裡工作,但因技術精湛早已晉升為部門總監,和妻子的小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自從母親去世後,高父一直心情鬱郁。幾位住在縣城的姐姐,便將父親接過去養老。
如今兒子已經結婚生子,女兒們家庭和睦,懂事孝順,給了高父極大的慰藉,慢慢走出妻子離世帶來的陰影。
平心而論,高家父母雖然有傳統思想,一心想生兒子,卻從未遺棄過任何一個女兒,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傳統的“多子多福”理念,固然有它的好處,就是不管男孩女孩,孩子多了自然互相幫襯,可以享受到滿滿的親情。
可另一方面,由於不斷生育,家境貧寒,無法給女兒們提供更好的教育,甚至因此耽誤了女兒的前程。
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中,兄弟姐妹互幫互助,是人之常情。
如果一味要求姐姐對弟弟付出,既有失公允,也對弟弟的成長沒有好處。
好在,經歷了社會磨練和母親離世後的高浩珍,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獨立。不僅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庭,還逐漸成為姐姐們最堅強有力的臂膀。
11位姐姐幫助弟弟結婚成家;弟弟心懷感恩,回報和照顧姐姐們。
這種雙向奔赴的姐弟關係,才是健康的,也是令人感動和羨慕的。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像高家這種十幾個孩子的多子女家庭,已經基本絕跡。
不管男孩女孩,都在浩瀚宇宙中傳承著父母的基因。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養育,也都能享受到父母滿滿的愛。

作者簡介:天山月,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