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叔叔的評論區,怎麼成了90後的賽博哭牆? 2025-04-23 03:49 INSIGHT視界 🌟 文章開始前,想跟大家說件事—— 好多小夥伴後臺反饋找不到我們的文章了,星標也不見了 在這跟大家解釋一下:之前賬號做了遷移,原來的星標就失效了,如果大家想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推送的話,記得重新星標下哦🌟 能哭上熱搜的人不少,前《大風車》主持人董浩叔叔絕對算是特別的一個。 前幾天,他發了一條影片,說自己被評論區80、90後的留言搞得淚流滿面,連續好幾天都沒睡好覺。 給他留言的網友,正是那群小時候盼望著早點長大,如今卻被長大弄得焦頭爛額的人。 他們大多數人都在經歷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兩難。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為人父母以後卻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陰陽兩隔…… 雖然早已過了看《大風車》的年紀,但還是想由衷地說一句:“董浩叔叔,長大真的一點都不好玩。” 經過熱搜這麼一發酵,現在,這條影片的評論區已經蓋起了46萬條的萬丈高樓,儼然成了一堵專屬於8090後的賽博哭牆。 以前拼命想逗小朋友開心的董浩叔叔,現在反而被“小朋友們”的一句話搞得淚流滿面。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吧,當你終於擁有了對青春的感受的時候,你早已失去了它。 “現在最不容易的就是80、90後。” 你要是教育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苦,他們有一萬句陰陽怪氣的問候在等著你。但你要是體諒他們的不容易,那他們可要開始哭了。 董浩叔叔久別重逢,邀請曾經給他寫過信的小朋友們來個幾十年後的見面。 但寫信的年代畢竟車馬太慢,還沒等當年的小朋友現身,5G衝浪的短影片使用者先來訴了一波苦。 別人是buff疊滿的人生,有人卻是bug疊滿。37歲、車貸房貸、掏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不能向父母訴苦。 不僅不能向父母訴苦,還得報喜不報憂。沒人在意你飛的累不累,他們只在意你賺得多不多。 小時候那個自卑的女孩,長大後也沒學會如何愛自己,稀裡糊塗地遠嫁異地,到頭來只能感嘆自己沒活成父母期待的模樣。 不敢停下、不敢訴苦、更不敢生病,只能在董浩叔叔的樹洞裡小小發洩一下內心的怨懟。 成長第一課,就是學會再苦再累也要微笑面對生活。 童年頂流一呼百應,“信件”從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中傳來,潑天的流量真的幫董浩叔叔找到了當年寫信的小朋友。 這是一位來自湖南郴州的鄧姓女孩。30年前,還在讀小學5年級的她寫信給董浩叔叔,向他請教如何消除司機爸爸的疲倦和煩惱。 30年後,當年的信紙已經發黃、變脆,當年的小朋友也長大成人,變成了很多個小朋友的校長。 在看了董浩叔叔的尋人影片之後,剛剛還在講臺上慷慨陳詞的鄧校長沉默了片刻,哭著說道:我爸爸已經不在了。 一句訃告,足以讓人腦補一路走來的種種不易。 你看,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殘酷,不由分說地就把童話故事變成了社會紀實。 40多萬條的留言背後,是一代人的懷舊情感和集體記憶。 與其說大家是把董浩叔叔的評論區當成了賽博哭牆,不如說每一次與童年有關的回憶湧上心頭的時候,都是屬於一代人記憶的共振。 因為8090後的回憶真的太好殺了。 去年,金龜子手拿著一個彩色風車,問出了一句“小朋友們你們還好嗎”,瞬間就引爆了熱搜。 過了這麼多年,金龜子還是最懂小朋友的人。 別人都在關心我們有沒有變成懂事有用的大人,只有她理解長大的痛苦和擰巴,寬慰我們說:就算變成討厭的大人也沒關係。 這邊的8090還沉浸在感傷中,另一邊的00後回憶殺彷彿是開了二倍速,還不到30歲的年紀就已經開始接受命運齒輪的碾壓了。 今年,《智慧樹》節目的主持人紅果果綠泡泡,也公開了“尋人啟事”,想要尋找小時候看節目的那些小朋友。 當時已經忙著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的8090後,可能不知道《智慧樹》有多火。 這檔節目的口號,正是和“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齊名的國人社交暗語:“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 而現在,這個口號已經演變成了檸檬果、懵逼果……殊不知這些網路熱梗中竟然流淌著我們的童年DNA。 二三十年前的兒童節目改版成了尋親欄目,當時的小朋友們卻早已失去了坐在電視機前的悠閒時光。 其實也不用刻意尋找,這些“小朋友”們遍佈各處,正在各自命運的烤爐中接受雙面炙烤。 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當自己最後一次把電視臺切到少兒頻道的時候,童年就這樣匆匆結束了。 只有在長大後回想起來,才明白小時候許過最蠢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大人不好當,所以有人選擇用抽象對抗虛無。 在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秋招經歷以後,畢業即失業的年輕人們倒反天罡,開始對用人單位做出“懲罰”。 那些一面就把人掛了的著名無人機大廠、寫完超長的測評之後才被拒的國貨之光手機、永遠被倒掛永遠被卡在二面的電商二廠……從此以後再也不用他們的東西。 為了對抗萬惡的資本家,他們甚至宣佈手動進化成冬眠動物。 拒絕繼續參加招聘,透過單方面罷工的形式讓資本家沒有剩餘價值可榨,沒有打工人的羊毛可薅。 看到年輕一代搞起了求職行為藝術,正在油鍋裡自生自滅的前輩們莞爾一笑:果然職場也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他們只會把無限的痛苦藏在有限的發洩中去,爆改工牌、製作陰陽表情包……以遮遮掩掩的發瘋方式向著加班和調休無聲咆哮。 面對人生中種種的難,大家想出了無數種方法去調侃和解構,努力學習著長輩口中的中式智慧:“笑對人生。” 對外插科打諢,對內虛張聲勢。 只有與童年有關的元素如同利劍一般從回憶射來時,才會喚起內心最柔軟的情緒:哦~屍體暖暖的,哈特軟軟的。 那個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健在,家裡的房子雖然很小,但也很溫馨,每天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放學衝回家開啟電視收看《大風車》,唯一的煩惱就是以後到底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 這樣直擊靈魂的情景再現,如今被稱為“中式夢核”。 夢核就是存在於我們記憶深處的童年印記。 這個概念的興起絕不是偶然,而是與人們追憶往昔的狂熱情緒的雙向奔赴。 四驅車、貼畫、玻璃彈珠,統一畫風的裝修、相同陳設的商店、全是工業糖精的飲料,這些元素都組成了內心深處的“夢核”,在成年後回憶中顯得彌足珍貴。 8090後的童年,可謂是在最好奇的年紀裡遇到了最開放的時代。 我們有著父母一輩從未享受過的娛樂生活。電影、音樂、遊戲、動漫……在那個手機都沒有普及的年代,世界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觸手可及。 正因為接觸了大千世界,見識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他們的生命底色中也被鐫刻了自由、開放、與包容。 這個世界上恐怕只有8090人還有“童年售後”了。 現在的小朋友,擁有更廣闊的視野、看似無窮無盡的選擇,卻也失去了與同齡人共享童年的機會。 然而,擁有了最好的童年回憶,卻沒能擁有親自創造記憶的機會。 明明看到了這麼多種生命的可能,前方的路卻越走越窄;明明也見證過繽紛的人生,卻被告知只有“功成名就”才值得慶賀。 董浩叔叔都說現在的8090後是最不容易的。更難的是,他們的父輩50、60後們幾乎無法共情自己兒女的處境。 雖然經歷了物質匱乏的童年,但是爸爸媽媽們也趕上了時代的潮頭、嘗過所謂真正的“時代紅利”。 而可憐巴巴的8090兒女們,虛得了一個“新新人類”的名頭,在嚐盡了與父母的齟齬之後,也只能委屈巴巴地寬慰自己: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小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海上鋼琴師》裡1900所說的“漫無邊際的城市”是為何物。 直到許多年以後,你才明白了他為什麼至死也無法走下那艘船。 在無限擴張的城市中,你無法找到屬於自己的路;而在有限的鍵盤上,才能創造出無限的快樂。 但你已經回不去了。離開了那個夢核中的家,沒有人再把你當孩子,人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埋頭前進,你也隨著大部隊踏上了那座獨木橋。 當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董浩叔叔變成了董浩“爺爺”,再次露面會被營銷號形容成“牙黃駝背老年斑”;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智慧樹》變成了網課平臺,對當下的小朋友來說已然變成了童年噩夢;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曾經日日蹲守的兒童節目隨同電視媒體一起隱入塵埃,當初寫過信的“哥哥姐姐”現在的title變成了帶貨主播;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落幕的又何止是我們的童年? 還沒到坐上搖椅的年紀,就過上了懷舊的生活。 都說幸福的人會用童年去治癒一生,但再幸福的童年也經不住現實這千百次的鞭撻和透支。 拜託就讓我們稍微懷念一下過去吧,因為這也是對當下焦慮的一種極大緩解。 有的時候,傾訴的“哭聲”實在是太多,樹洞都不夠用了。 就連曾經被群嘲的多棲斜槓青年大冰老師,復出之後都顯得濃眉大眼了許多,變成了另一個炙手可熱的童年圖騰。 只因為他能替年輕人跟催婚催生的父母公開叫板:人不是牲口,不是到了什麼季節必須得配種。 原來,所謂牛馬,不僅要在職場中當牛做馬,還要在交配的季節及時繁殖。 但一輩子泡在水裡的中國寶寶,做夢都只求兩個字:上岸。 就在前兩天,b站釋出了2024年的年度彈幕——接。 至於大家在接什麼?答案就在每一支影片裡。 當每一道彩虹出現、每一個日落降臨、每一幅美景浮現在畫面中時,根本無暇欣賞風景的大家,都會在彈幕寫下自己蓬勃的心願:接考公上岸、接考研上岸、接教資上岸、接無副作用的統統上岸…… 生活很難,但我們依然要感謝童年給予我們的養分,讓我們不至於變成一個木訥的機器。 讓我們能在明知道考研無法上岸的情況下,還能注意到街邊小攤上那隻可愛的發條小兔。 那便是童年夢核的具像化了。 童年的美好不可復刻,但那份單純與快樂依然能成為支撐成年生活的溫暖底色。 懷念過去也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找到繼續前行的勇氣。 無論如何,長大雖然不好玩,但好在我們還擁有過多姿多彩的童年。 既然不能再許願回到過去,那就祝你在2025年能所願即所得,“接”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本文系授權釋出,From 酷玩實驗室,微訊號:coollabs。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