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商業銀行減持信用債而廣義基金增持——2024年5月中債、上清債券託管資料解讀

託管資料
5月同業存單、國債託管量環比上行幅度較大。截至2024年5月末,中債登和上清所的債券託管量合計144.72萬億,環比增加1.69%。具體來看,利率債97.19萬億,環比增加1.56%,其中國債30.42萬億,地方政府債41.98萬億,政金債24.78萬億,環比變動分別為2.40%、1.21%、1.14%。金融債10.93萬億,環比增加2.77%,其中商業銀行債9.82萬億,環比增加2.93%。非金融信用債託管量17.34萬億,環比增加0.12%,其中企業債2.27萬億,超短融1.88萬億,短融0.49萬億,中票9.95萬億,環比變動分別為-0.63%、-2.79%、1.58%、0.82%。同業存單託管量17.13萬億,環比增加4.03%。禁止“手工補息”對銀行負債端影響持續,同業存單淨融資量上行。
廣義基金、境外機構持倉環比增幅較大。持有人結構方面,主要機構均增持。境外機構持倉4.22萬億,環比增加0.17萬億,增幅4.26%;廣義基金持倉38.53萬億,環比增加0.8萬億,增幅2.13%;券商持倉3.01萬億,環比增加0.05萬億,增幅1.75%;銀行持倉82.28萬億,環比增加1.07萬億,增幅1.32%;保險持倉4.65萬億,環比增加0.04萬億,增幅0.86%。掉期匯率計算方式下,同業存單具有配置價值,境外機構增配。
持倉結構方面,5月商業銀行增持國債、政金債及地方債,減持同業存單與信用債,而廣義基金增持地方政府債、同業存單與中票的幅度高於市場平均水平;保險增持同業存單、地方政府債;券商增持地方政府債和同業存單,減持短融及超短融。
在槓桿率方面,截至2024年5月末,債市槓桿率為106.88%,環比下降0.50個百分點,2021-2023年同期債市槓桿率則為季節性上升,連續兩個月下行後,目前債市槓桿率處於季節性低位。
分機構來看,商業銀行槓桿率下降0.75個百分點至103.23%,處於2021年以來的45%分位數水平;廣義基金槓桿率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13.32%,處於2021年以來的30%分位數水平;保險槓桿率下降3.48個百分點至116.58%,處於2021以來最低的分位數水平;券商槓桿率上升7.08個百分點至189.45%,處於2021年以來的5%水平。
一、5月政金債託管量環比增幅較大
分券種來看:5月同業存單、國債託管量環比上行幅度較大。截至2024年5月末,中債登和上清所的債券託管量合計144.72萬億,環比增加1.69%。具體來看,利率債97.19萬億,環比增加1.56%,其中國債30.42萬億,地方政府債41.98萬億,政金債24.78萬億,環比變動分別為2.40%、1.21%、1.14%。金融債10.93萬億,環比增加2.77%,其中商業銀行債9.82萬億,環比增加2.93%。
5月短融和同業存單託管量環比上升較大,超短融環比下降較大。5月非金融信用債託管量17.34萬億,環比增加0.12%,其中企業債2.27萬億,超短融1.88萬億,短融0.49萬億,中票9.95萬億,環比變動分別為-0.63%、-2.79%、1.58%、0.82%。同業存單託管量17.13萬億,環比增加4.03%。
二、5月廣義基金和境外機構持倉環比增幅較大
分機構來看,廣義基金和境外機構持倉環比增幅較大。持有人結構方面,主要機構均增值,境外機構持倉4.22萬億,環比增加0.17萬億,增幅4.26%;廣義基金持倉38.53萬億,環比增加0.8萬億,增幅2.13%;券商持倉3.01萬億,環比增加0.05萬億,增幅1.75%;銀行持倉82.28萬億,環比增加1.07萬億,增幅1.32%;保險持倉4.65萬億,環比增加0.04萬億,增幅0.86%。
持倉結構方面,5月商業銀行增持國債、政金債及地方債,減持同業存單與信用債,在禁止“手工補息”監管政策影響下,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上升,今年以來首次減持同業存單,同時,資金流入非銀,廣義基金增持同業存單與中票;保險增持同業存單、政金債,減持短融和超短融;券商增持同業存單、政金債,減持短融和超短融。
5月商業銀行增持國債、政金債及地方債,減持同業存單與信用債具體來看,商業銀行環比增持國債、政金債、地方債的幅度分別為3.00%、1.18%、1.05%,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水平分別為2.40%、1.14%、1.21%;商業銀行減持同業存單和信用債,同業存單、企業債、中票、短融及超短融的變動幅度分別為-0.58%、-2.04%、-2.20%、-6.77%,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水平分別為4.03%、-0.63%、0.82%、-1.92%。
細分來看,國有大行減倉短融及超短融、增倉中票、減倉同業存單,託管量環比變動分別為-455.86億元、35億元、-447.11億元,環比變動幅度分別為-18.14%、0.46%、-2.06%;股份行增倉短融及超短融、同業存單,環比增持規模為40.45億元、963.86億元,環比增持幅度為2.10%、50.34%,減倉中票,減持規模為372.71億元,環比減持幅度為7.62%;城商行減持短融及超短融、減持中票、增持同業存單,環比變動幅度分別為-1.00%、-0.98%、1.10%;農商行減倉短融及超短融、中票以及同業存單,環比幅度分別為-5.82%、-1.82%、-5.08%。
從與債市利率的關係來看,在利率債方面,2024年5月10年國債利率收於2.29%,較4月下行約1bp。5月商業銀行的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月度新增利率債總託管量的比例)為78%,高於季節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5月的佔比數值中位數為62%),5月20年和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月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加速,政府債淨融資額1.3萬億元,商業銀行承接發行力度較大。在信用債方面,5月3年A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收於2.24%,較4月下行約15bp,5月商業銀行存量信用債託管量佔比[1]下降至20.0%,較4月下降0.6個百分點。
廣義基金增持地方政府債、同業存單與中票的幅度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具體來看,廣義基金環比增持國債、地方政府債、同業存單、中票,環比增持的規模分別為241.6億元、650.9億元、4460.8億元、1186.0億元,環比增持幅度分別為1.27%、2.60%、5.63%、1.87%,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分別為2.40%、1.21%、4.03%、0.82%。廣義基金政金債、短融及超短融的託管規模環比變動分別為–642.4億元、–46.1億元,環比變動幅度為-0.86%、-0.29%,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分別為1.14%、-1.92%。
從與債市利率的關係來看,在利率債方面,5月10年國債收益率延續下行,廣義基金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為2%(4月為130%),低於季節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5月的廣義基金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數值中位數為上升18%),低於季節性水平與商業銀行承接政府債發行以及廣義基金增配信用債有關。在信用債方面,5月3年AAA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延續下行趨勢,廣義基金月度新增信用債託管量佔比(月度新增信用債託管量佔信用債合計新增託管量的比例)為907.6%(4月為212.1%),廣義基金增持信用債力度上升。
保險增持同業存單、地方政府債、中票、國債,減持其餘債券。具體來看,保險環比增持地方政府債、政金債、同業存單的規模分別為428.3億元、280.8億元、69.2億元,環比增持幅度分別為2.34%、5.25%、39.60%,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分別為1.21%、1.14%、4.03%。保險環比減持企業債、短融及超短融的規模為6.2億元、8.8億元,環比減持幅度為1.31%、13.73%,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為降低0.63%、1.92%。保險少量增持國債、中票,增持規模分別為65.8億元、19.5億元,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為2.40%、0.82%。
從與債市利率的關係來看,保險5月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為5.5%(4月為33.2%),低於季節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5月的保險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數值中位數為7.2%),5月保險欠配壓力仍然較大,利率債新增託管低於季節性水平可能受到發行商業銀行承接影響,從CFETS二級交易資料來看,出於票息收益考慮,保險主要增配20-30年期利率債,同時增配大量同業存單保持流動性。
券商增持地方政府債和同業存單,減持短融及超短融。具體來看,券商環比增持地方政府債和同業存單的規模分別為134.5億元和664.2億元,增持幅度分別為2.52%和34.64%,對應券種託管總量環比變動分別為1.21%和4.03%;券商環比減持短融及超短融,環比減持幅度為23.27%;券商環比小幅減持國債、政金債、企業債、中票的規模分別為29.9億元、18.3億元、13.8億元、83.0億元,環比變動幅度分別為-0.38%、-0.77%、-1.14%、-1.47%,對應券種託管總量變動水平分別為2.40%、1.14%,-0.63%、0.82%。
從與債市利率的關係來看,在利率債方面,券商5月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為0.61%(4月為-99.6%),低於季節性水平(2019年至2023年5月的券商月度新增利率債託管量佔比數值中位數為8.13%);在信用債方面,券商5月月度新增信用債託管量佔比為-166%(4月為-12.7%),信用債收益率下降後,券商止盈信用債,並增加配置同業存單。
三、債市槓桿率總體下降,非銀槓桿率處於較低水平
在槓桿率方面,截至2024年5月末,債市槓桿率為106.88%,環比下降0.50個百分點,2021-2023年同期債市槓桿率則為季節性上升,連續兩個月下行後,目前債市槓桿率處於季節性低位。
分機構來看,商業銀行槓桿率下降0.75個百分點至103.23%,處於2021年以來的45%分位數水平;廣義基金槓桿率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13.32%,處於2021年以來的30%分位數水平;保險槓桿率下降3.48個百分點至116.58%,處於2021以來最低的分位數水平;券商槓桿率上升7.08個百分點至189.45%,處於2021年以來的5%水平。
注:
[1]商業銀行月度新增信用債託管量佔比波動較大,因此此處使用存量信用債託管量佔比。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免 責 聲 明
興業經濟研究諮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簡稱“興業研究公司”)提供,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根據國際和行業通行準則,並以合法渠道獲得,但不保證報告所述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自認該資訊是準確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賴。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均反映本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我司有權隨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資訊,但不保證及時釋出。本報告內容僅供報告閱讀者參考,一切商業決策均將由報告閱讀者綜合各方資訊後自行作出,對於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後果,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相關研判是基於研究員本人的知識和傾向所做出的,應視為研究員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所在機構。我司可根據客觀情況或不同資料來源或分析而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提供資訊不一致或表達不同觀點的報告。研究員本人自認為秉承了客觀中立立場,但對報告中的相關資訊表達與我司業務利益存在直接或間接關聯不做任何保證,相關風險務請報告閱讀者獨立做出評估,我司和研究員本人不承擔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中的資訊及表達的觀點並不構成任何要約或投資建議,不能作為任何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我司未採取行動以確保此報告中所指的資訊適合個別的投資者或任何的個體,我司也不推薦基於本報告採取任何行動。
報告中的任何表述,均應從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理解,並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見或其他偏見,報告閱讀者也不應該從這些角度加以解讀,我司和研究員本人對任何基於這些偏見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並保留採取行動保護自身權益的一切權利。
本報告版權僅為我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和發表。除非是已被公開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則,均應被視為非公開的研討性分析行為。如引用、刊發,需註明出處為“興業經濟研究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我司對於本免責宣告條款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