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來首次虧損
棉籽類業務營收縮水為主因
4月8日,晨光生物釋出2024年年報。公司營業總收入為69.94億元。利潤為9404.96萬元,較去年同報告期歸母淨利潤減少3.86億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下降80.39%,這也是企業近5年來首次出現利潤虧損。
分板塊來看,植提類業務收入31.29億元,同比增長8.25%;植提類業務毛利率15.39%,同比下降4.54%;棉籽類業務收入34.75億元,同比下降2.07%;棉籽類業務毛利率0.18%,同比下降3.48%。
對於本次虧損,晨光生物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為受經營成本控制影響。具體來看,晨光生物棉籽類業務受2024年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波動等因素影響,主要商品價格持續下降,形成資產減值損失,加工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出現較大經營虧損。與此同時,公司另一主營業務植提板塊則受上游種植週期影響,毛利率較2023年下降;同時公司未及時採用“鎖價”等策略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導致虧損的持續發生。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晨光生物的棉籽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35.48億元,在集團整體營收中的佔比為51.64%。2024年,該業務的營收佔比下滑至49.68%,業務毛利率也從2023年的3.66%下滑至2024年的0.18%。
由此可見,棉籽業務表現不佳或為造成集團五年來首次虧損的主因。

從“四無”五金廠
到世界級植提龍頭
作為全球知名的植提物企業,晨光生物目前的主要系列產品有天然色素、天然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天然營養及藥用提取物、天然甜味劑、保健食品、油脂和蛋白等,在普通食品、營養保健品等多個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與如今“世界天然色素行業領軍者”、“世界級植物提取物龍頭企業”等諸多標籤反差巨大的是,晨光生物的前身其實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型五金廠,對於生物提取堪稱“四無”: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無市場。
而從小型五金廠蛻變為世界級植物提取物龍頭企業,契機正是源於一次“不情之請”。
將時間撥回1997年,曲周縣一家縣辦色素廠瀕臨破產,職工安置成為問題,上級主管領導經慎重考慮,將這個“爛攤子”交到了五金廠廠長盧慶國的手中。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因這家瀕臨倒閉的色素廠而起,盧慶國居然發現了一塊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彼時國內天然色素企業基本上都是小作坊,辣椒紅色素每年的總產量不超過百噸,國內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且主要由印度、西班牙等跨國企業壟斷。

一季度有望“觸底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釋出2024年報的當天,晨光生物也同步披露了2025年業績報告。從目前的資訊來看,晨光生物有望在一季度實現“觸底反彈”。
業績預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晨光生物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00萬元至12000萬元,同比增長133.21%-210.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預計為7500萬元-10500萬元,同期同比增長54.68%-116.55%。
同時受益於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市場回暖,公司棉籽類核心業務實現量價雙增,較上年同期成功扭虧為盈。該業務作為公司戰略重點,其盈利彈性與大宗商品價格高度聯動,此次行情復甦顯著改善了業務經營質量。
晨光生物2025年將會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讓我們拭目以待。
沒看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