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發的故事——做一顆發亮的小星星

2006年,我剛從大學畢業,就來到愛百福工作。我一直覺得非常幸福,因為我所學的和我的工作實在是非常契合的。特殊教育視障方向正是我在大學裡面學習的專業。
一來到愛百福工作我就和視障孩子一起成長,只是孩子們的身份有點特殊,他們是視障孩子/盲童/孤兒。我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也許這樣的身份讓我能夠理解孩子們一點點。所以當時還沒有成家生孩子的我,在心裡就告訴自己,我一半是媽媽一半是老師。
那時候我不僅僅是老師,還有一個工作是走訪福利院,到福利院內找到急需幫助的視障孤兒,幫助他們來到愛百福,來北京接受醫療救助和教育救助。
一個孩子
2007年的夏天,我到了河北的一個小福利院。小福利院非常溫馨,院長對孩子們非常好。很多福利院比較苦惱的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盲童。那是近20年前,小城市特殊教育也不發達,福利院內的盲童孤兒的早期干預、康復及教育是個難題。
在福利院內,孩子可以生活,但是未來在哪裡,誰都不知道。
就在那個小福利院,我和弘發相遇了。那年他8歲,活潑可愛非常陽光,我和他聊天和他一起吃飯。他問我:為什麼福利院的一些朋友可以上學,他不能?是因為他看不見麼?他問我有沒有坐過火車。聽到這些,眼淚就在我眼眶裡打轉。我和愛百福創辦人簡單地說明了孩子的情況,我們一致都覺得,弘發非常需要幫助,他需要學習,包括學習盲文、學習定向行走、學電腦、學知識。
就這樣,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弘發來到了北京愛百福,成為了我班裡的一名學生。
一起成長
弘發剛來的時候,對新環境既陌生又興奮。由於之前沒有任何學習基礎和環境,最開始,他在我的班級裡,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對學習這件事兒,缺少了一點興趣和主動性。我教過的很多孤兒都有類似問題,尤其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他們不知道學習能有什麼未來,能給他們帶來什麼,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學習。
正常家庭中的很多孩子有時候會因為想讓父母開心而努力學習,或者是自己對事物感興趣而學習,或者是因為榮譽而學習。但是對於一個孤兒,他們的身份認知和認同問題,整個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他們獲取到的對於未來的認知,榜樣的影響,以及身邊人的對他們的態度等等原因,使得他們缺乏學習的動力,他們也很迷茫。

(弘發從小特別喜歡幫助他人)

(他喜歡音樂)

但是愛百福的老師們、阿姨們和團隊,我們都知道弘發很棒,他可以學會,也能學好。在最開始學習盲文的時候,是我和他最難的時候。他的精細動作有些問題,手的控制能力不好,經常把盲文紙都戳破,摸盲文的時候掌握不好力度,把我寫的盲文閱讀材料都磨平了。他特別喜歡把紙撕碎,藏在書桌裡。數學對於他來說,也充滿挑戰,我經常因為計量單位的填空題,拿著盲文尺子和孩子們趴在地上各種測量,桌子有多高?屋子有多寬?盲文字板有多長?
我們給與他最多的除了嚴厲還有鼓勵,他的學習慢慢走上了正軌。

(弘發在愛百福和阿姨媽媽們學習做飯)

弘發喜歡音樂、運動和語言,愛百福的老師們就專門找到他喜歡的活動讓他參加。他跑馬拉松、學樂器、學習英語,和阿姨們學做飯。就這樣他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好,學習好、能力好、開心快樂,但是我們都希望他能有一個家。

(弘發參加北馬和大家一起奔跑)

特別懷念陪著他一起玩的日子)

終於有了一個家
就在弘發臨近14歲生日的時候,通過了大家的努力,他被美國家庭收養了,帶著大家的祝福在美國學習和生活。
本以為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可能我再也無法和孩子們有聯絡、見面。但是事實上,很多接受過愛百福服務的孩子都和愛百福有聯絡。孩子們有一個群,他們經常和我們分享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也經常給阿姨和老師們打電話。這種親情和牽掛,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在2022年底到波士頓的美國柏金斯盲校交流學習。孩子們知道後,就經常給我發信息,打電話。作為大哥哥的弘發,還組織了一場幾個被收養的大孩子的線上見面會。孩子們特別想知道她們的小時候都發生了什麼,問了我好多以前的問題。
我就是孩子們的回憶和過去,是他們和根連線的人。
為了讓我可以學習瞭解到更多關於美國的視障服務體系是如何運作的,孩子們給我分享他們來美國後的學習經歷,以及他們是如何選擇大學的。他們也說了很多自己對於這些服務的觀點,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幫助我學習和了解。
弘發是我特別牽掛的孩子,因為兩年前,他的家庭發生了一些變故。這次美國之行,去探望孩子們也是我最重要的計劃。弘發邀請我到他的學校去參觀,到他所在的城市體驗他的學習生活。他和我分享為何在普通學校的他,後來選擇去盲校高中。他和我說了為何他從盲校的高中畢業,還要到一個機構學習生活自理和如何規劃未來。也告訴了我他對於未來的規劃是怎樣的。

(高中畢業照)

我們見面了
2023年416日,我從波士頓飛到明尼阿波利斯。弘發幫我安排了一切,包括從機場如何去酒店,如何去他的學校,預約他學校的參觀。他知道我的拖延症太嚴重,一直在囑咐我,給誰發郵件,怎麼說,應該去找誰等等。他還教我如何坐地鐵,應該到哪裡換乘。他還約了學校負責人的時間,讓我們聊了很久關於視障青年以及後天失明的視障人士的生活重建問題。
弘發當時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視障成年人的獨立技能學習中心,是高中畢業到大學的過渡。從這裡畢業後他會進普通大學,和正常學生一起讀書。

(影片中他來地鐵站接我,這是他被收養後我們第一次見面)

已經是一個大男孩啦!)

我和弘發一起度過了兩天,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我陪著他上學,他見到每一個人都會和大家介紹我是誰。我們一起坐公交和地鐵,一起吃中餐,他還帶我去宿舍參觀,向我展示了他學到了獨立生活的技巧。當然男生宿舍有點亂,當時超級想教他怎麼收拾,我控制住了自己作為老師的職業病,默默幫他收拾好,把第二天的午餐裝好。我告訴自己,這一次,我是家人,不是老師。

我和弘發一起坐地鐵)

弘髮帶我參觀他的學校)

一起去吃中餐)

帶我去超市)

一起喝奇奇怪怪的飲料)

弘發說,因為有愛百福他才能有機會讀大學,幫助愛百福就是幫助很多在國內的視障孩子。
愛就是星星
小時候我喜歡看漫天的繁星,也喜歡黑夜,似乎夜晚可以讓我頭腦更加清醒。很多人都說是我們照亮了孩子,可是誰又知道,孩子們長大了,他們的光照亮了我們。
2023年9月份,弘發進入明尼阿波利斯社群與技術學院學習,由政府的助學金支付學費。他計劃在這裡學習兩年後,轉入明尼蘇達州立大學。他的興趣是國際關係。

還有好幾個從愛百福領養的盲童,明年也要上大學了。

回顧我的教師生涯,我並不是一個能力優秀的教師,我也沒有很多學生畢業進入名校。我的學生還有很多是多重障礙的孩子,也許他們沒辦法過上所謂的正常“人生”。但是我的星星們,雖然沒有太陽的耀眼,他們卻閃閃發光,把黑夜點綴得無比絢爛。他們自信、陽光、可愛、善良。不管他們多大,幾歲了,都是我的寶子。不管他們有沒有工作、能不能上大學、能不能自理,都是我的小星星。
後記:

中國中止國際領養之後,所有的殘障兒童都將在國內接受教育、訓練、治療和關愛陪伴。他們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和支援。北京大學84級校友成立了“拔絲愛百福盲童孤兒基金”,旨在為中國視障棄兒和孤兒的生活和成長貢獻一份愛心。2024年7、8、9三個月,

“拔絲愛百福盲童孤兒基金”已經進行了三次捐贈,給北京愛百福中心,以及南京、鄭州、焦作幾家福利院的盲童,送去了食品、日用品、電器等。

日前,“拔絲愛百福盲童孤兒基金”聯合愛百福一起發起了“盲童學習包行動”,已經籌集到150個學習包的資金。許多偏遠地區的盲童,都會收到學習包,幫助他們的成長。
請大家和我們一起守候這些小星星們。
前文導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