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學歷還有用麼?

本文是圓方的第1098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圓方,20年後學歷是否沒有那麼重要了?”
這個是前天圓方在直播的時候被問到的一個問題。的確,隨著AI時代的加速演進,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新一輪的“學歷恐慌”。
畢竟當我們付出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千軍萬馬的拼殺,然後有在大學校園裡面經歷了四年甚至七年,十年的磨礪。最後我們發現,我們引以為豪的“專業能力”,還比不上一個“小學生+DeepSeek的組合。
而且這種情況不是發生在一個人身上,負責任的說,都不用20年,從未來五年的維度來看,今天上高三的學生,等到五年後他們大學畢業的時候,80%的畢業生的專業能力,是一定比不過最最基礎的人工智慧的。
那麼,在AI時代,學歷還有用麼?先聽聽小夥伴們的答案:
在早上6:30直播的時候,圓方是這麼回答的:
其實不用20年,現在學歷已經不太代表你的能力,學歷只是代表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理論上你上一個本科,那麼你在學生階段,你的努力程度是要高的,你的自律程度是要高的。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可能相對是更全面的,更多元的。
未來學歷他可能跟能力不太相關,但是它會對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強相關。上學這件事肯定不是錯事,圓方也從來不宣傳什麼學歷無用論,只是覺得現在學的和能力關係不大,但是依然會證明你是誰。
02
證明自己是誰這件事情,有這麼重要麼?
有,而且很重要。
證明"我是誰"的重要性,本質上是對抗AI時代的"存在性焦慮"。當機器開始批次生產"正確答案",人類必須重構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這種不可替代性恰恰根植於"我是誰"的獨特印記。
比如圓方,原來是單純的“文字作者”,現在也要透過直播等方式,嘗試重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在對抗這種“存在性焦慮”。
人類文明史上,身份認證從來都是社會協作的基礎。
晉商用三十年學徒制培養的不只是算賬技能,更是"西裕成顏料莊"這個商號的信用憑證;威尼斯商人用家族紋章擔保的不只是貨物成色,更是整個地中海貿易網路的信任基石。今天的學歷認證體系,本質上延續著這種"社會信任鏈"的建構邏輯——它透過標準化的篩選機制,向市場傳遞著關於"你是誰"的基礎訊號。
證明"自己是誰"的重要性,本質上關乎社會協作成本的降低。在AI時代之前,學歷正是這個"寫作體系"中最具共識的信用憑證。當某網際網路大廠HR每天要篩選3000份簡歷時,985/211的標籤能在0.3秒內完成初次信用評估,這種效率是任何面試都無法企及的。
03
但是,時代變了。
即便沒有AI,學歷貶值也是一個確定性的趨勢,學歷的信用背書正在經歷"通貨膨脹"。教育部資料顯示,2024年應屆碩士畢業生人數較2015年增長217%,但企業支付給碩士生的起薪溢價從35%降至12%。這倒逼我們尋找更具時代特徵的"身份證明"。
那麼除了“學歷”有哪些“身份證明”,可以幫助我們在社會上立足呢?
其一,作品集正在取代成績單。GitHub上累計提交程式碼10萬行以上的開發者,其求職響應速度比普通碩士快3.2倍;在B站擁有10萬粉的財經UP主,其行業影響力往往超過持證分析師。這些數字資產構成新時代的"能力可程式設計證明"。
其二,專案經驗開始重構價值標尺。某新能源車企的"極客計劃"顯示,參與過完整產品週期的應屆生,其問題解決效率是傳統優等生的2.7倍。在自動駕駛演算法競賽中奪冠的專科生團隊,獲得的期權激勵超過清北博士起薪總和。這種"實戰鍊金術"正在重塑人才評價體系。
其三,跨界能力形成降維優勢。張一鳴創立字節跳動時展現的"跨界認知力"——同時理解推薦演算法、內容生產和人性需求——這種能力在AI時代愈發珍貴。斯坦福2023年創新力研究顯示,擁有3個以上學科認知框架的創業者,其專案存活率高出行業均值41%。
當知識獲取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人的價值衡量標準正在發生根本位移。
04
站在文明演進的長河回望,從甲骨文到DeepSeek,載體在變,但人類證明自我的渴望永恆
區別在於,先輩用龜甲青銅銘刻存在,我們用創造定義價值。當AI能撰寫論文時,我們要寫出機器無法企及的思想;當AI能繪畫時,我們要創造超越演算法的審美。
這才是智人面對技術革命時,最驕傲的生存姿態:不是對抗,而是超越;不是恐懼,而是共舞。
因此,人的自我定標需要三重覺醒:
首先從"知識容器"轉向"問題獵手",像OpenAI研究員那樣保持對根本性問題的飢餓感;其次從"標準答案"轉向"可能性勘探",如AlphaGo打破定式創造新棋路的智慧;最終要從"競爭賽道"躍遷至"意義星空",如同SpaceX用火星移民計劃重新定義航天事業。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在AI時代,最大的"心中賊"恰是固化的自我認知。當機器開始學習時,人類必須學會忘卻——忘卻專業壁壘,忘卻學歷光環,甚至忘卻既有的成功路徑。
就像任正非43歲創業,褚時健74歲種橙,他們用人生實踐證明:
真正的學歷,是持續重塑自我的勇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