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時間閱讀?碎片化時間攢起來也很驚人….

作者:
來源:公眾號 
近幾年,隨著全民閱讀持續推廣,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越來越重視,但孩子的閱讀量卻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逐漸減少。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鋒在“破解之道:透視中小學讀寫教學的熱點與難點”論壇上,釋出了《中小學讀寫現狀調研報告》。
根據該報告,國內近七成中小學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低於1個小時。約19.6%的受訪者每天的閱讀時間不足0.5個小時,50%的受訪者每天閱讀時間為0.5-1個小時(不包括1小時),而且隨著年齡的提升,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個小時的學生明顯增多。
“假期期間,還能閱讀,一到上學期間,閱讀時間便縮水至沒有,平時只看教科書和工具書,再多的看不了了。”
這是不是你家孩子的情況呢?都知道閱讀很重要,可是孩子們的時間都去哪了?
家長們可以自查是否屬於以下這些情況:
1
不是沒有時間閱讀,只是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知道閱讀很重要,但在平時的計劃中,是否反而將閱讀放在了最後一項。看重當下的學業和成績已經成為了一種思維慣性。
2
不會做規劃,混淆娛樂、學習、閱讀時間,缺乏時間觀念。
沒有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不懂得利用時間,也就難以平衡好生活和學業的方方面面,這影響的不止是閱讀成長,也將影響到學業。
3
孩子不喜歡閱讀。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逐一擊破,找回閱讀時間。
01
調整觀念,並調整計劃
閱讀關乎孩子的未來,那就需要優先安排,至少要優先於一些不必要的娛樂安排,如刷抖音短影片。
可以嘗試藉助四象限法,判斷各種任務的緊迫程度。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這是需要孩子立即花時間完成的,比如各學科的複習題目。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類任務是孩子必須完成的,但時間上並不緊迫,可以安排長期性計劃慢慢做,比如閱讀、語文老師佈置的日記,或家長報的其他補課班。
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除了學習之外,寒假期間由於趕上春節和元宵節,家中會有很多親戚來訪,對孩子來說這些事也許不是那麼重要,但時間上又非常緊迫。
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這類事情對孩子來說既不重要,時間上也不緊迫。但有些恰恰還是孩子感興趣的,比如玩遊戲、刷抖音、上網。
從意識到行動都把閱讀放在重要位置,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以被省略和犧牲的“重要事項”。
具體來說,每天至少抽 5 分鐘出來閱讀。
就像理財專家所建議的,每個月拿走10%的開支用來儲蓄,並不會對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卻足以對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1步,每個月設定一個目標,越具體越好,比如說閱讀150分鐘,或者60面書。
第2步,劃分到每天閱讀5分鐘,或者2面,完成後在日曆上打個勾。
第3步,非常重要,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習慣,那麼最好安排在這個習慣之後,抱原有習慣的大腿。或者,安排在起床後,晚飯前,或者睡覺前的第一件事,這樣可以避免遺忘。
02
建立時間觀念
1
方法1:日常交流中,積累有時間含義的詞語。比如:吹滅一支蠟燭時說“你八歲了”。跟孩子約定出門玩耍時間,“孩子,加油!寫完一頁口算,換了鞋就可以出去玩。”讓孩子理解時間的具體指向。
2
方法2:用生動具體的影像標示時間。比如鐘錶的數字可以變成小床、寫字檯等視覺化符號。
3
 方法3: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流動,給孩子限定時間。比如寫作業用計時器,倒計時一分鐘看孩子能讀完幾遍句子;準備一個煮蛋計時器,放在寫字檯上,讓孩子每次聚精會神學習十五分鐘就休息五分鐘;電視機旁放一個時鐘,告訴孩子長針指到幾就關燈睡覺。
一旦孩子明白了什麼是時間,他們就喜歡和時間玩耍,比如他們會一遍一遍讀單詞,試圖重新整理自己創下的最快紀錄,喜歡和父母比賽誰穿衣服速度快。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雖然有了一定的時間的概念,但是他們往往對時間把控不準。比如說玩五分鐘手機,五分鐘到了他們會覺得時間過得太快。這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進一步調整自己心理時間,以儘量貼近真實的時間。
具體怎樣操作呢?
1
方法1:遊戲匯入。和孩子一起進行遊戲式的常規訓練,比如穿衣服競賽,或一共完成三件事,看看以怎樣的次序進行才會更快。家長也要為孩子提供便利,比如將鞋子換成更方便的不用繫帶款,將衣服紐扣換成更大的便於操作等。
2
方法2:給孩子希望。快起床時,讓孩子聞到早餐的香味,讓他們對下一步有所期待。告訴孩子,如果連續五天能夠早起晨跑就能獲得一次照顧小動物的機會。讓孩子持續保持對普通日常充滿期待的狀態,這種積極的心態會讓他們做事投入積極。
3
方法3:時間銀行。規定做作業時間,比如設定一分鐘讀一個段落,如果孩子在一分鐘前完成了閱讀,那麼剩下的時間記下來,最後累計的時間是孩子的自由時間,比如一天下來孩子獲得半小時自由時間。或一週下來孩子獲得兩小時自由時間。
這裡注意兩點:
第一,時間一定要切分成一分鐘為單位計時,注意力時長一般為年齡乘以2分鐘,時間切分越小,注意力越集中。
第二,說話算話,孩子獲得的自由時間完全由他們自己支配。
03
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
首先,孩子功課忙,很難有大塊的時間,那就有講究地利用碎片時間。如早上起床到上學前,中午飯後到午休之間,放學後作業完成後。
並且從選擇比較薄的書開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讀完,這樣讀起來沒有壓力,容易獲得成就感,甚至還有減壓放鬆的作用。
其次,在家裡隨手夠得到的地方,比如沙發、茶几、衛生間、餐廳、床頭……多放一些此類書籍。
孩子有時候寫作業累了,在沙發上休息的時候,就會隨手拿起一本雜誌翻閱,快樂而滿足。
同時,網際網路時代的線上聽書平臺已經琳琅滿目,可供選擇的非常多。想讓孩子讀什麼書,孩子又沒時間的時候,可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播放有聲書給孩子聽。
閱讀可以多元化,聽書同樣是學知識、長見識,豐富生命體驗,這樣做還能訓練孩子聽知覺能力。
而平時週末出門的時候,就在包裡裝一兩本隨手書備著,小說、漫畫、感興趣的英文短文都行,可以見縫插針閱讀,這也是減少螢幕時間的好方法。遇到排隊、等餐、乘公交、等人……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讀。
家長們自己也堅持這樣做,孩子也會形成習慣,在外面的時候讀帶出來的書也就會樂此不疲。
今日推薦
雙語兒童讀物《好奇號》
美國童書巨頭Cricket Media
多維思考 與世界同頻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