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三季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是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與國家地理共同打造的外宣紀實融媒體專案,含系列紀錄片和海外社交平臺的更新與釋出。該專案以知名旅行作家、國家地理探險家、兩次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保羅·薩洛佩科徒步穿越中國的行程為主軸,透過他的徒步行走和獨特觀察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系列紀錄片《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於2022年和2023年在東方衛視和國家地理頻道等海內外主流媒體平臺播出,覆蓋全球數億收視家庭。系列紀錄片的播出,不僅收穫了觀眾的廣泛好評,也在海內外專業領域斬獲諸多殊榮:如榮獲第28屆亞洲電視大獎最佳導演獎,第45屆泰利獎“電視類歷史節目”和“電視類文化與生活方式節目”兩項金獎,2023年中美電視節“年度最佳紀錄片金天使獎”,2023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專案“優秀國際傳播片”及“優秀導演”,第十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紀實影像(紀錄片)單元“最佳作品”,首屆中國紀錄片大會“優秀系列短片”,第28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盛典系列片十佳作品等國內國際專業獎項,第32屆、第33屆上海新聞獎國際傳播紀錄片二等獎等。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三季)延續前兩季的風格,以“準確、真誠、平和”的語態,展現保羅·薩洛佩科在中國徒步最後階段旅程,帶領觀眾跟隨保羅的視角,去體驗中國的自然之美、文化之深、人情之暖。今天22:00將於東方衛視“新紀實”時段播出第三集《後會有期》。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三季
第三集《後會有期》
保羅一直有一個夢想,在他即將走到南美洲的火地島,也就是他環球徒步的盡頭時,他要集合世界各地的徒步夥伴,一同走向終點。在中國徒步的最後一程,便是這個夢想的一次預演。雲南、四川、陝西、北京……曾經與保羅同行的夥伴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陪伴他完成這段跨越7000多公里的徒步行走。

2023年9月 遼寧大連
保羅的中國徒步夥伴趕來與他相聚
“我透過他們的視角理解中國,透過聆聽他們的訴說更好地講述中國的故事”,保羅珍視這些兄弟姐妹,一次又一次地重申著與他們的友誼,“他們毫無保留與我分享一切,我會帶著他們的故事離開中國。”
終點近在咫尺。告別之際,保羅開始回憶自己在中國的行跡,回味與夥伴們共同經歷的故事,帶著重新審視的思考沉澱,更有千絲萬縷的不捨留戀。

2022年4月 四川雅安
餘成章將自己寫的詩集贈予保羅
“山陰鳥飛盡,如願客人來”,年逾古稀的餘成章用自己的詩句歡迎沿著茶馬古道走來的保羅。保羅走進雅安的茶山,想了解茶農的生活,卻意外遇到了這位熱愛詩歌和武術的老人。餘老伯每日在山頂的“武德寺”作詩、習武,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
餘成章鄭重地搬出一摞摞詩集,向保羅展示,挑出最得意的一本,在扉頁上寫下“贈保羅”。他換上練功服,向保羅施展拳法和劍術。保羅饒有興致地用手機拍下了餘老伯的武術展示,把這位“隱士”寫進了自己的散文。“他有自己的使命、願景和人生哲學”,兩年多後回憶起這個偶遇,保羅依然認為這是他最想分享給自己全球讀者的中國故事之一。

2023年5月 陝西延川
保羅遇到了“遊牧”養蜂的一家人
與“遊牧”養蜂人謝東蓮相遇時,保羅正在陝西黃土高原的道道溝壑中跋涉。
謝東蓮一家人也一直“在行走”,他們帶著數百個蜂箱,走南闖北,尋找鮮花盛開的地方,為養蜂過著“遊牧”般的生活。一家人在同一個地方停留不超過二十天,只為等最好的“花期”。遇上颳風下雨,花沒有如預期般流蜜,他們便只能趕緊離開暫時的家,繼續趕路,輾轉下一個地方。保羅對這樣“遊牧”的生活頗有共鳴,也感慨這種已經存在了數百上千年的生活方式,是值得記錄在“人類圖書館”中的寶藏。

2023年9月 遼寧凌源
保羅在一家鎮上的中醫診所把脈
自2013年從非洲起步,保羅就開始記錄自己的“里程碑”:每行走100英里(160公里),他就會停下來,拍下當地當時的景觀,與遇到的第一個人交談。這些“里程碑”貫穿在他的徒步中,在他的路線留下印跡,回望時閃閃發光,如同一件嵌滿珍寶的藝術品。
保羅環球徒步的第91個“里程碑”定格在了中國遼寧省凌源市三十家子鎮。鎮子的路邊有一個面積僅在方寸間的中醫小診所,診所裡的醫生大姐成了保羅遇到的第一個人。
診所裡突然出現了一行陌生人,其中還有一個老外,醫生大姐本能地帶著防備之心,氣氛一度陷入僵局。保羅環顧四周,禮貌詢問大姐是否可以替他也把把脈,然後坐下,聽從一切指令,聽診斷、聽醫囑……認真而誠懇,十分鐘後,問答之間,整個屋子已然充滿溫馨。
保羅帶著醫囑和中藥離開,走向他的下一個里程碑。
中國已在身後,往事俱在心頭。

保羅徒步向前,走向下一站
《永遠的行走:與中國相遇》第三季
第三集《後會有期》
9月24日晚22:00
東方衛視新紀即時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