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Circana為《LSA》雜誌所做的一項研究,2025年3月,自有品牌市場份額下降了 0.3個百分點,創下一年來的最大跌幅。儘管2024年自有品牌仍佔據了35.8%的日用消費品市場份額,但這次調整,可能預示著一個週期的結束。
【超市自有品牌漲價,失去價格優勢】
過去三年,法國人之所以大量轉向自有品牌,是為了節省開支。然而,如今它們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優勢不再。
根據《60 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雜誌統計:
-
從2021年12月到2024年12月,超市自有品牌食品價格上漲了20%,
-
同期大品牌漲幅為15%。
換句話說,儘管MDD依然便宜,但漲價速度更快,這讓不少消費者開始重新考慮是否“多花一點買更好”。
【大品牌反彈:銷量與市佔率齊升】
大品牌正在悄然反擊。Circana資料顯示,2025年2月14日至3月23日之間,大品牌產品的銷量:
-
價值增長 +1.6%;
-
銷量增長 +1.8%。
進入3月後,這一趨勢延續,大品牌市場份額增長0.3%,不僅在線上平臺表現強勁,在實體店也持續搶佔MDD的空間。
此外,大品牌因其“穩定的質量形象”和“更透明的成分資訊”,也更加符合消費者對健康和品質的追求。
【部分自有品牌產品“聲譽受損”】
不僅僅是價格失去優勢,部分MDD產品還因為營養和新增劑問題受到質疑。
今年2月,《60 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的一項研究指出:
-
不少自有品牌產品的營養評分(Nutri-Score)偏低;
-
同時使用了較多廉價新增劑,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
【有機食品市場回暖】
曾因“太貴”而一度被消費者冷落的有機食品(bio),也在2025年迎來回暖跡象:
Biocoop(法國最大有機連鎖)宣佈:銷售額增長 8%;門店客流量增長 8%。
法國國家有機發展署(Agence Bio)也確認:2025年前兩個月,bio消費呈整體上升趨勢,特別是在專門渠道和直銷市場。
部分有機品牌也主動調價以回饋消費者:Biocoop推出400種日用品降價計劃;La Vie Claire也在3月啟動446種商品的“反通脹”優惠專案。
【專家解讀:這是“通脹時代終結”的訊號】
Circana商業洞察總監Emily Mayer表示:“這標誌著法國通脹危機的尾聲。”
她認為,消費者正在恢復“原有習慣”:“法國本就是一個偏愛大品牌的國家。”隨著經濟壓力減輕,人們不再一味追求低價,更看重品質與品牌形象。
她預測,大品牌與自有品牌的“力量天平”正在迅速重新平衡。而對於MDD而言,單靠便宜已無法取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