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儘管消費者監督機構聲稱Woolworths和Coles誤導顧客並濫用市場份額,但這兩大超市仍位列澳洲5大品牌之列。

受澳洲零售銀行客戶數量增加的推動,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實現全年100億澳元的現金利潤,重新奪回澳洲最具價值品牌的稱號。
在Brand Finance Australia的年度調查中,Woolworths在2024年澳洲頂級品牌的排名中位列第二,Coles第五。此次年度進入前五名的其他品牌還有Telstra(121億澳元)和澳新銀行(88億澳元)。
這兩家超市巨頭因折扣問題上受到了公眾的強烈質疑,最終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對其採取法律行動,指控其在數百種超市產品上使用虛假折扣誤導顧客。
儘管這兩大品牌仍是澳洲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但包括聲譽受損在內的一系列因素已降低了它們的價值。
法律訴訟恰逢生活成本壓力上升,影響了人們在店內的消費方式,兩大超市也對其利潤和收入發出了警告。

品牌價值的評估考量來一家公司的利潤中有多少歸功於其“品牌”。其評估結合了品牌實力評分、品牌資產授權成本、預測收入以及商號、商標和標識的估值。
Woolworths的品牌價值在2024年下降了17%,降至127億澳元;Coles的品牌價值下降了14%,降至84億澳元。
消費者行為
Brand Finance Australia總經理Mark Crowe表示,這些因素在短期內不會影響消費者行為。
“Woolworths和Coles的品牌價值大幅下降–這是這兩大品牌長期以來的最大跌幅。雖然負面看法越來越多,但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些看法轉化為消費者行為的變化。”
聯邦銀行的品牌價值同期飆升了48%,達到157億澳元,Crowe表示,這反映了該公司的財務表現和消費者信任度。
“該公司在品牌建設和運營效率方面投入頗豐,股價增長顯然反映並支援了品牌的估值。”

將重點轉向自有品牌Anko和國際擴張的Kmart,其品牌價值增長了66%,達到32億澳元。投資改善供應鏈的Bunnings品牌價值增長了6%,達到68億澳元。
去年,澳航(Qantas)因涉嫌出售取消航班的機票而被起訴,其一度佔據主導地位的品牌地位受到削弱。但在新任執行長Vanessa Hudson的領導下,其品牌價值在2024年有所提升,攀升了36%,達到38億澳元。同期,捷星航空(Jetstar)的品牌價值翻了一番,達到11億澳元。
Andrew Forrest擁有的Fortescue公司價值縮水近5億澳元,該公司去年因大量員工理智而受到嚴格審查。其他顯著下跌的公司包括BHP和Harvey Norman,分別損失了22億澳元和9.22億澳元。
Crowe說:“採礦業是一個高度商品化的行業,因此品牌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係上,比如政府關係、社群關係、媒體關係以及與供應商的關係。”
去年,Optus因一次重大網路故障而受到更多衝擊,其品牌價值下降了16%,降至34億澳元。
品牌實力的滿分為100分,衡量標準包括營銷投入、財務表現和可持續性等屬性。它還考量了品牌在客戶和利益相關者中的信任度和聲譽,以及人們是否願意在該品牌上花錢。
澳洲郵政 (Australia Post) 取代Bunnings Warehouse)成為品牌實力榜首,後者跌至第二位。
與去年相比,澳航的品牌實力排名上升了20位。
此次調查評估來澳洲4180億澳元的品牌資產。
責任編輯/轉載:貓叔徐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