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一次大規模加徵關稅,間接導致納粹黨和日本軍國主義上臺

成為修明札記資深讀者點選上方「修明札記」→右上角選單欄→設為星標

文 | 修明
特朗普大規模加徵關稅,直接帶崩了全球股市,道指、納指一天跌超5%,美股兩天累計蒸發6.5萬億美元。恒生指數跌幅則達到11%,A股創業板的跌幅也超過了10%。美國前財長稱如果特朗普的關稅被完全執行,將給美國帶來30萬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大部分成本都由美國中低層負擔。
但歷史向我們證明,世界還遠沒有到真正的“至暗時刻”,經濟崩潰只是特朗普風暴導致的第一輪後果。作為全球經濟的引擎、全球貿易的最大需求端,一旦美國關閉國門,將對依賴出口的國家造成嚴重打擊,這些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導致政權更迭、社會不穩和民粹主義勢力抬頭,在這些壓力下,世界大戰將不再是遙遠的幻想。
30年代,美國爆發經濟大蕭條,為了保護美國企業和工人,美國頒佈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將美國平均關稅稅率提高到20%左右。美國發起貿易戰後,各國紛紛跟進,導致全球貿易額從1929年的360億美元銳減到1932年的120億美元,足足減少了66%。

20世紀初,美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為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美國關閉國門直接導致世界經濟崩潰,深刻打擊了依賴出口的德國和日本經濟。在經濟崩潰後,德國魏瑪政府崩潰,納粹黨上臺,日本軍國主義的力量也完全壓倒了犬養毅為代表的“明治元老”,間接讓兩個國家走向了戰爭。美國對二戰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繁榮與衰退》的作者格林斯潘一針見血地指出”總的來說,《斯穆特-霍利關稅法》證明,美國沒能成功從英國手中接過維護全球秩序的責任,該法案是經濟學理性在特殊利益集團面前軟弱不堪的又一最佳例證“。
01
美國民意促成《關稅法》出臺,導致世界經濟崩潰
經濟大蕭條爆發後,美國上下一片恐慌,孤立主義的聲音迅速抬頭。
一戰結束後,雖然美國已是第一強國,但當時美國對自己的新角色還沒有信心。只有總統威爾遜在內的少數人認為美國的利益已經和世界繫結,美國應該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領頭羊的作用。
但大多數人民眾並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們的思想仍停留在19世紀,他們認為美國應堅持華盛頓、傑斐遜以來的傳統,美洲之外的事情與他們無關。大蕭條後,恐慌更加強了人們“各掃門前雪”的心態,當時美國的工會與農會都支援政府對外國商品徵收高關稅,以保護國內產品的銷路和國內人的就業。
民眾因為愚昧不清楚後果,但經濟學家們清楚。《斯穆特-霍利關稅法》頒佈前遭到了美國經濟學家的一致反對,當時1028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法案,324家媒體中有238家敦促國會不要透過法案,經濟學家們認為這項法案是“”地方保護主義達到癲狂的產物“。摩根大通的掌舵人托馬斯·拉蒙特幾乎跪地懇求當時的總統胡佛否決這項法案。

但在民意壓力下,胡佛屈服了,通過了《關稅法》,法案對900種工業製成品和575種農產品加徵關稅,平均加稅幅度高達18%。法案頒佈後,25個國家遂效仿美國抬高貿易壁壘,互相進行貿易戰,導致全球平均關稅稅率飆升,全球貿易額減少了66%,世界一夜間倒退了100年。
《關稅法》通過了,但民眾期盼的經濟復甦和就業率上升並沒有出現,1932年,美國的出口額從1929年的70億美元下跌到16億美元,下跌了77%,進出口總額僅為1929年的1/3。美國的失業率也從《關稅法》頒佈時的8.7%飆升到1933年的24.9%。
通貨通縮、出口下降和失業率的攀升導致美國人的生活迅速惡化,到1934年初,美國購房者有1/3的人都無法償還抵押貸款,這進一步加劇了銀行業的危機。
事實證明,高關稅不能給美國經濟帶來繁榮。19世紀美國能實行高關稅是因為當時全球的經濟聯絡還不緊密,且各國都實行貿易壁壘。但在世界進入自由貿易後,再實行高關稅,造成的後果將是毀滅性的。特朗普完全沒有吸取歷史的教訓。
不過美國高關稅的後果遠不是美國經濟蕭條那麼簡單,它直接打擊了德國、日本兩個依賴出口的國家,並讓兩國在經濟困境下走向戰爭。

02
德國與日本遭遇經濟危機
1920年代末,德國魏瑪政府雖然壓住了通脹,但德國仍飽受《凡爾賽條約》賠款的負面影響,德國的失業率仍然高企,財政瀕臨崩潰,魏瑪政府作為戰敗後的政府,因一直以來的經濟困境也飽受民眾詬病,可以說大蕭條前的德國是命懸一線。
美國《關稅法》的頒佈給了德國魏瑪政府致命一擊。1920年代末,美國是德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德國對美出口總額接近2.54億美元,但《關稅法》後,德國對美出口暴跌,到1932年僅為0.74億美元,跌幅達到71%。到1932年,德國的工業產值相比1929年也下降了40%,遠超歐陸25%的平均水平。
美國資本的大量撤出也加劇了德國的經濟危機,1924年美國資本曾經大量湧入德國,支撐了魏瑪時期的短暫繁榮,但是1931年,德國出現了27億馬克的資本淨流出,外匯與黃金儲備被迅速抽離,其中大部分是美國資本,這直接導致德國企業貸款率斷裂,德國銀行體系也因擠兌陷入危機。
受美國影響,1931-1932年,德國實際GDP較1929年累計萎縮15%,通貨緊縮率達到了-5.5%,失業人數從1929年的150萬暴增到1932年的600萬,失業率超過了30%,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德國家庭陷入極端的貧困。
經濟危機打擊下,魏瑪政府名聲掃地,而極端的納粹黨受到公眾歡迎,1930年納粹黨得票率飆升到18.3%,1932年7月,納粹黨更是拿下37.3%的選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納粹黨崛起的時間幾乎與美國大蕭條和《關稅法》的頒佈完全同步。
大蕭條削弱了德國人對溫和政黨的信任,此前德國人還將希特勒視為小丑,但如今的困境讓他們深深感到“西方不值得信任”,德國要想重新崛起,必須打破西方強加的《凡爾賽條約》,必須推翻對西方綏靖的魏瑪政府。
納粹黨迎合了這種情緒,並透過建設公共工程,發展軍工產業緩解了失業,德國大量的過剩人口被投入到軍工廠和軍隊中,女性也被趕回家操持家務,德國失業率1年內降低了50%。
但是政府投資的辦法終歸不是長遠之計,軍工產能過剩也會帶來新的危機,納粹政府只能靠發動戰爭來消耗過剩的產能和人口。

另一個遭遇美國《關稅法》打擊的是日本,與德國一樣,日本也是出口導向經濟,1929年日本的出口額約為24億日元,其中對美出口佔比超過40%,日本主要對美出口絲綢、棉紡織品和輕工業品。《關稅法》實行後,美國提高了對生絲、棉紡的關稅,直接導致日本對美生絲出口下降50%。
受美國影響,日本工業產出下降了一半,失業率飆升,農民收入驟降,甚至很多婦女被迫要看賣淫來維持家用。這些失業、貧困的農民子弟大都參軍,成為了日本“少壯派”的核心力量,他們痛恨無能、親西方的文官政府,認為日本的出路只能靠侵略和戰爭來解決。
當時軍部和右翼團體借經濟蕭條,大肆喧嚷“資本主義失敗、依賴西方失敗”的論調,主張要走“國防優先、自力更生、對外擴張”之路他們的方案是先奪取滿洲解決原料和市場問題,再奪取整個中國建立自給自足的經濟圈。
美國《關稅法》實行後,日本的激進勢力完全失控,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1932年建立偽滿洲國並刺殺溫和的首相犬養毅,自此日本的政黨政治式微,日本徹底邁入軍部統治的法西斯體制。
日本史學家鶴見俊輔就指出”經濟危機摧毀了明治以來積累的自由主義秩序,軍人得以以國家重建的名義干政。”英國曆史學家A.J.P. Taylor也說:“滿洲事變不僅是帝國主義的結果,更是蕭條逼迫下的經濟報復行為。”
隨著德國、日本兩個強國激進勢力的上臺,世界大戰也就不可避免了。

03
特朗普和一小撮選民掌握了世界的命運
特朗普不知道,此刻的他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全面的貿易戰已經一觸即發,甚至世界大戰也不再遙遠,只需一步,人類就將再次經歷100年前的浩劫。
但特朗普不懂世界也不在乎世界,他只關心自己內心的想法和“紅脖子”的選票。
那些處在搖擺州的美國藍領選民,就以這樣一種方式決定了世界的命運,正如90年前,一群憤怒的美國選民選出了一群不負責任的政客,最終由一個完全不懂世界的草臺班子將世界引向了浩劫。
雖然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但美國選民完全是德不配位,完全沒有做好領導世界的準備。美國雖強雖大,但美國選民的見識一百年來仍沒有進展,仍只關心籃子中的雞蛋價格。這將引起全世界對國際秩序和民主制度的反思,影響世界幾十億人生計的重大決策,真不該如此輕率地做出。
世界的命運真不該掌握在一個國家、關鍵州的一小撮選民以及一小撮選民選出的僭主手中,“存在不是合理”,這樣的國際秩序真應該改改了。

(這群人決定了世界的命運)
原創不易,喜歡請三連加關注,萬分感謝!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裡面有我專門提煉的政經資訊
讓你用最短的時間瞭解世界政經和產業的變化
加入星球還能與諸多大咖交流,並進入修明會員群
239元一年,續費有優惠
三天不滿意可退款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