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要點:
1. 白宮表示,川普總統將從週六(2月1日)開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徵收10%的關稅。
2. 經濟學家表示,關稅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導致美國消費者的消費價格上漲。
3. 關稅是對外國進口產品徵收的一種稅,由進口這些產品的美國企業支付。經濟學家解釋說,這些企業可能會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白宮週五(1月31日)證實,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時和上任後都曾多次討論過徵收關稅的問題,第一批對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商品徵收的關稅將於2月1日生效。
經濟學家們表示,雖然還有一些未知數,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美國消費者應該為負面的經濟影響做好準備。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階研究員Mary Lovely說,關稅 “很難找到積極因素”,她專門研究對華貿易和全球供應鏈。
白宮新聞秘書Karoline Leavitt週五表示,川普計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徵收10%的關稅。
按進口商品計算,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三個貿易伙伴。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資料,2022年它們分別向美國提供了約5360億美元、4550億美元和4370億美元的商品。
關稅是對外國進口商品徵收的一種稅。美國企業向聯邦政府繳納稅款。
經濟學家說,許多企業會直接或間接地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就是為什麼關稅通常會引發消費者價格上漲。
“部分關稅將轉嫁給消費者,"Lovely 說。
她說,美國人還會發現,他們對商店貨架上的品牌和產品的選擇更少了。
豁免可能 “限制 ”對消費者的損害
對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即將徵收的關稅仍有許多問號。
例如,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任何進口商品將獲得豁免。例如,川普本週表示,加拿大石油可能會被豁免。白宮表示,關稅將於週六公開,供公眾查閱。
一位白宮官員週五上午告訴CNBC,圍繞這些具體細節的討論 “正在進行中”。
“穆迪公司(Moody's)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說:"總有一些豁免和例外情況。
Zandi說,川普可能會試圖透過這些豁免來 “限制對美國消費者的損害”。例如,他可以選擇不對中國的服裝、墨西哥的鱷梨或魁北克的乳酪徵收關稅。
關於經濟影響的爭論
白宮希望關稅和川普更廣泛的經濟議程能給美國經濟帶來好處。
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在一份書面宣告中說,川普在第一任期內徵收關稅,加上減稅、放松管制和能源政策,“帶來了歷史性的就業、工資和投資增長,而且沒有通貨膨脹”。
Desai說,川普將在第二任期內再次利用關稅 “為美國工業和工人開創一個增長和繁榮的新時代”。
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計,25%的加拿大-墨西哥關稅和10%的中國關稅將在2035年前淨增約1.3萬億美元的收入。這些收入可用於部分抵消減稅的成本,而減稅方案可能在10年內耗資超過5萬億美元。
然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LE)經濟學家Warwick McKibbin和Marcus Noland的分析表明,假設中國以自己的關稅進行報復,對中國徵收10%的額外關稅將使美國經濟在川普政府的第二個任期內縮水550億美元。
他們發現,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2000億美元。
同時,經濟學家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關稅。
例如,川普在競選時提出對所有進口商品普遍徵收10%或2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至少60%的關稅。
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10月份的一項分析顯示,如果對全球商品徵收2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那麼到2025年,美國普通家庭的成本將增加3000美元。
Zandi說:"基礎廣泛的普遍關稅及其將造成的損害其實並不值得討論。它們會造成損害。問題只是損害的程度和物件。"

關稅如何影響消費者
經濟學家表示,消費者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地為關稅買單。
Zandi說,對中國徵收關稅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最大的直接影響–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大部分是服裝、玩具和電子產品等消費品。
根據PIIE經濟學家最近的一項分析,中國是美國玩具和運動器材的 “主要供應國”,佔美國鞋類進口的40%,電子產品和紡織品的25%。
PIIE經濟學家認為,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也會 “對食品價格造成上漲壓力”。
例如,這兩個國家是蔬菜的 “重要來源國”,佔美國進口總量的47%,也是預製食品的 “重要來源國”,佔美國進口總量的42%。他們發現,運輸裝置和機械、電子產品和燃料是受影響最大的其他行業。
金融諮詢公司deVere Group執行長Nigel Green在一份書面宣告中說:"美國大約40%的原油靠進口,其中加拿大是主要供應國。"
Green寫道:"如果對石油徵收關稅,其影響可能會衝擊能源市場,推高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
不過,國內能源生產商、某些美國製造商和其他行業 “可能會因競爭減少而獲得短期收益”,他補充道。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經濟學助理教授Lydia Cox在最近的一次網路研討會上說,間接而言,美國生產商可能會提高價格,因為他們在某些商品上面臨的外國競爭減少了。
Cox說,使用加徵關稅的商品製造產品的美國公司也可能提高下游商品的價格。例如,鋼鐵關稅可能會導致汽車、重型機械和其他使用鋼鐵的產品價格上漲。
關稅造成大量附帶損害
她說,其他國家也可能以報復性關稅作為回應,挑起貿易戰,這可能導致美國生產商失去海外銷售。
PIIE的經濟學家最近寫道:"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報復是不可想象的,而中國則不同,中國過去曾採取過報復行動,而且很可能會再次採取報復行動。"
此外,經濟學家們表示,關稅可能會帶來破壞就業的意外後果。
PIIE的Lovely說,關稅創造美國就業機會的能力 “被大大誇大了”。
以鋼鐵為例。Cox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發現,每有一個工作崗位生產鋼鐵,就有80名工人從事以鋼鐵為投入品的行業。
Cox說,關稅 “一路上會造成很多附帶損害”,這就是經濟學家警告不要廣泛使用關稅的原因。
英文報道:
https://www.cnbc.com/2025/01/31/how-tariffs-on-canada-china-and-mexico-may-impact-us-consum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