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人民法院全年共受理各類案件4600餘萬件,其中,受理民商事一審案件1800餘萬件,在所有案件中佔比達到了近40%,位列法律訴訟案件之首。
民商事糾紛型別複雜多樣,民商事律師群體數量也日漸龐大,他們也構成了佔律師群體大多數的爭議解決律師群體。
然而,在這多數執業律師中,能夠辦理重大、複雜、疑難商事案件的精英律師可謂鳳毛麟角。而這類案件,帶來的往往是更高的標的額。每一位爭議解決律師,自然都希望透過代理標的額更高的案件來獲取更多的律師費。
如果你的執業目標是在高收入的紅圈、金圈、外資所等擁有一席之地,或者年創收100萬、500萬乃至更高,請接著往下看。
我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
如何成為高創收、擁有稀缺價值的民商事爭議解決律師?
你一定會回答,一個優秀的爭議解決律師,在自身足夠努力的前提下,首先需要一位卓越的領路人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併為自己提供一個適合發展的平臺。
但你一定也聽過這樣一句話:“很多人說起來有10年工作經驗,但實際上他只是把1年的經驗重複使用了10年。”
所以,經驗的質量很重要,經驗怎麼用,也很重要。
這就有必要回歸到最近很火的一個名詞——“第一性原理”。它其實是一個物理學名詞,核心就是要從本質出發,解決實際問題。意即,遵循事物最基本的前提、最原始的道理,找到問題的底層邏輯。
事實上,一直以來,我們在為大家邀請大咖講師、打磨優質課程的時候就是這麼實踐的。
\ | /
★

3月15-16日,我們邀請到中國爭議解決“天花板”級律師李洪積老師,“請求權女神”、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香香老師,以及商事爭議解決精英張禕辰老師,於北京開設「爭議解決方法論及請求權基礎」實戰訓練營。
兩天一夜,帶你突破爭議解決壁壘,徹底搞懂請求權基礎,拿下標的額上億的複雜疑難民商事案件也不在話下!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面對複雜疑難民商事案件時,
你是否有這些困惑——
➤ 面對複雜案情,不知如何快速提煉爭議焦點;
➤ 對請求權基礎一知半解,不知如何定位權利主張、如何運用;
➤ 案由選擇舉棋不定,不知哪種訴訟策略效果更佳;
➤ 案件走向和結果不會預判,面對客戶缺乏自信;
➤ 法律關係誤判率高,上庭時訴訟請求根本立不住;
➤ 耗時300小時整理案件,卻總是漏掉法官關注的事實,引起法官反感、牴觸情緒;
……
此次訓練營可謂精準踩點,旨在解決以下難題——
習得一套切實可行的、經過千錘百煉的、可複製的爭議解決方法論,涵蓋案件預判、策略選擇、方案制定、精準交付四大核心環節
精準掌握有助於預判案件走向及結果的認知策略,極大提高對複雜疑難案件的預判力,實現知己知彼、認知飛躍
全方位理解請求權基礎方法的底層邏輯與適用模式,形成體系全面且高效精準的請求權基礎前沿知識結構
深度習得無冗餘無遺漏且具有行業前瞻性的實戰思維,先人一步,尋求爭議解決最優解
建立一套商事訴訟標準化產品機制,將複雜案件辦理誤差率控制在1%內,穩步提高代理案件平均標的額增長率、客戶復購率
如果你想實現執業能力的突破,想挑戰標的額上億的爭議案件,或者更直接點——獲得更高的業務收入……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紅圈所內訓課:
通商靈魂人物傳授30年一線辦案智慧
我們從小就聽過人類發明飛機的故事,都知道飛機的發明是受到鳥飛行的啟發。正是由於人們搞清了“飛行”的本質邏輯——“向上的力大於重力”,明白了只有託舉力>重力,才能“浮”起來。於是,飛機誕生了。
這就是典型的從經驗主義泥潭掙扎出來、改用第一性原理解決矛盾的案例。
放在法律界同樣如此。不找到爭議解決業務的本質原理,就始終會有一道“天花板”高懸在頭頂,在創收層面實現不了質的飛躍。
因此,這場訓練營,我們繼續邀請到了爭議解決領域“天花板”級律師李洪積老師,由其分享自己執業30年來所沉澱下來的、從事物內在邏輯出發總結而成的爭議解決方法論。


李洪積律師的江湖地位毋庸置疑,蟬聯五屆錢伯斯爭議解決(訴訟&仲裁)領域“業界元老”;LegalBand“中國訴訟律師第一梯隊”第一名;“中國最受歡迎仲裁員”榜單……
錢伯斯是這樣評價李洪積律師的:
“李洪積律師是通商律師事務所的關鍵人物。除了以處理商業仲裁和訴訟案件聞名,他還因擔任仲裁員一職受到讚賞。”
“他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傑出律師,富有智慧。他總是能夠提供有創意、高效和商業上可行的解決方案。”
“李洪積律師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不僅對案件有著深刻的理解,對商業運營都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和觀點,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李洪積律師是最傑出的仲裁員。他擔任過億元人民幣案件的首席仲裁員,並處理很多複雜的股權轉讓和投資案件。”
可以說,一名優秀的爭議解決律師該有的榮譽,李律師都有了。
他所服務的客戶也耳熟能詳:CCTV、中國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集團總公司、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中海油、中國鋁業、凱德置地、建銀國際……堪稱“國家隊”代表。

李律師認為,再複雜的案子,背後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只要按照特定步驟思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他曾說,“勝訴不是件百分百的事情,卻是一件可以預判的事項。優秀律師始終對於案件的走向和最後的結果有心理預知。”
關於“預判”,李律師總結出了「7步法則」,涵蓋了客戶需求、涉案標的物、相對方、法律關係的梳理等各個環節,而每個環節要思考哪些問題,李律師也進行了系統梳理,每一步都如“龍骨”般清晰。
以“涉案標的物”為例,大多數律師的第一反應無非是“是什麼”。但在這籠統的“是什麼”裡,李律師將其細分到:
標的物的特點是什麼?
標的物是否有行業標準?
標的物是否有特殊的法律規定?

具體到實踐,挖得只會更深。
李律師曾分享過自己處理的一個與“海底光纜”相關的案子,他要求團隊瞭解:它是如何鋪設、維修、運營的?通行功能和原理是怎樣的?萬一需要維修,維修過程是怎樣的?維修公司是怎麼產生的?如何提供服務?如何收費?
當律師對一個案子的瞭解越深入,對案件走向的把握也就越強。
正因於此,李律師及其團隊所代理的案件總是能達到或超出客戶的預期,讓客戶不止於滿意。
相對方、法律關係、涉案法律問題、爭議焦點、目標導向辦案方式……這些都將是李律師和大家重點分享的實操思路。
以下為課程大綱:
模組一 商事案件預判7步法則,提高判斷力與預見性
➤ 問對10大核心問題,深度洞察客戶需求
➤ 3問涉案標的物,迅速掌握案件核心
➤ 掌握13個相關資訊必知要點,完成案件全要素透視
➤ 搞清相對方3大關鍵資訊,全面深入瞭解對手
➤ 把握10大分析方向,逐一理清法律關係
➤ 掌握案情整理的20大關鍵要素,精準重述案情
➤ 運用13大檢索思路,全面整理涉案法律問題不遺漏
模組二 爭議解決策略選擇與方案制定詳解
➤ 剖析爭議解決路徑選擇12大關鍵點,路徑選對事半功倍
➤ 11大爭議焦點選擇要點全解讀,撥開迷霧找到致勝關鍵
➤ 掌握說服合議庭或仲裁庭的6大關注要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模組三 把控爭議解決辦案質量四步法
➤ 13大關鍵點塑造目標導向辦案方式,從源頭把控辦案質量
➤ 6大維度洞察對方代理人,提前預判實現從容對話
➤ 11大司法心理學關鍵要素梳理,洞悉各方心理把控全域性
➤ 講透庭審表述與陳述的14大禁忌,不犯錯已經贏了一半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請求權解構課:
洞悉“誰得向誰根據何種規範為何種請求”
作為律師,你是否遇到過這些情況?
➤精心準備的證據鏈條,法官卻說“這沒用”
➤在法庭上侃侃而談的時候,卻被法官強調“說重點”
➤你認為證據充分的案件,卻被法官以“舉證不能”而判決駁回……
這時候,你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幫助法官、律師之間順暢溝通的“語言體系”,它可以搭建起認知的框架,又能夠一步步深入、構建嶄新的思路。
因此,這場訓練營的第二天,我們推出“請求權基礎思維及其適用”課程,邀請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香香教授,她將從方法、體系和實戰三個層次,立體講授請求權基礎的方法邏輯、規範體系及其適用細節。


為什麼說,律師要做好爭議解決業務,就一定要學好“請求權基礎”?
請求權基礎思維所具備的直指案件裁判的“請求→抗辯”結構,以法官視角為切入點,使其在實務界大受歡迎。越來越多的法律人意識到,充分掌握請求權基礎,就相當於熟悉了法官的裁判邏輯和心理。
故而審查和識別請求權基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確了請求權基礎,實質上也就明確了訴訟策略。
原告方代理律師應仔細分析案件在法律上有哪些請求權基礎,比較各個請求權基礎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並設想對方可能針對各個請求權基礎主張哪些抗辯,然後選擇最有利、最容易成功的請求權基礎。
被告方律師撰寫答辯狀、在庭審中進行抗辯,所針對的目標就是原告方所提出的作為其請求權基礎的那個“法律規範”。
顯然,請求權基礎思維還可以結合法庭報告技術,引導裁判者獲取案件事實,確定法律適用。如此一來,律師便能向法官清晰合理地展示符合己方主張的法律事實,並透過合理的訴訟策略予以證明。
在具體案件中,請求權人擁有何種權利、受到何種侵害、依據何種法律規範或合同約定、得以請求的具體內容及目的等,以及請求權競合或聚合等問題,都是律師在制定訴訟策略時的核心要點。
然而,大部分從業者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也缺乏深入習得的機會。
想要全方位學習“請求權基礎”,就要跟著吳香香教授學。
聽過吳教授課程的學員贊其“每堂課都是一節推理遊戲”,可見其課程乾貨之多、燒腦程度之深。
吳教授認為,“如同醫學本身不是目的,治癒病人才是,法典本身也不是目的,解決糾紛才是。”
民事糾紛的“請求→抗辯”架構,決定了民法典作為體系化的糾紛解決方案,以判斷“請求”是否成立為首要任務。在此意義上,對請求權基礎思維的深度掌握,決定了律師在抗辯過程中是否能佔得先機——這一切,還是遵循了“從法理出發,抓住事物本質”的方法。
吳香香教授將帶領大家探究那個核心問題——“誰得向誰根據何種規範為何種請求”。
以下為課程大綱:
模組一 請求權基礎方法構造
➤ 請求權基礎思維基點
➤ 請求權基礎識別方法
➤ 請求權基礎適用模式
➤ 請求權基礎經典例項
模組二 請求權基礎思維訓練
➤ 請求權基礎檢視矩陣
➤ 請求權基礎的多元性
➤ 請求權基礎法庭報告
➤ 請求權訴訟策略啟示
模組三 請求權基礎規範體系
➤ 請求權基礎規範類別
➤ 特殊主要規範的甄別
➤ 特殊輔助規範的甄別
➤ 特殊防禦規範的甄別
➤ 跨類規範的解釋甄別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晚間加餐——精細化技能課:
商業法律專家條分縷析標準辦案正規化
在爭議案件代理上,張禕辰律師積累了大量的實務經驗,已了結的案件勝訴率保持在81%。
其中,不乏達成了上海高院再審成功改判、二審發回等具備極高難度係數的複雜案件。這其中,絕大部分案件的裁判觀點以及審判思路,都與張律師團隊的分析預判幾乎無異。


商事爭議案件的承辦,要求律師既熟知法律專業知識,又具備敏銳的商業思維。張禕辰律師認為,在商事爭議案件中,對於客戶訴求有不同解決策略時,需要思考哪種法律關係可以更有效地達到目的,這就要求律師做到專業細化以及辦案流程標準化。
張禕辰律師將全程以視覺化的方式對辦案流程進行呈現,透過生動的語言和清晰的圖表模型展示訴訟業務的標準化辦案流程,可分為七個步驟:

大事記報告
法律檢索報告
案件視覺化圖
訴訟策略方案
訴訟法律文書
開庭庭審提綱
案件庭審報告
以大事記報告為例,律師需要從紛繁複雜的事實中,提取並精煉出重要的法律事實及其發生節點,最終梳理成以時間、事件、主要內容為結構構成的報告,並羅列出可能的爭議焦點,將一個複雜的案件清晰呈現出來。
再比如案件視覺化圖。律師辦案中可能會用到多種視覺化圖形,其中最為常用的就是法律關係圖及時間軸,這時作圖的思維和技巧就很重要。
訴訟業務標準化辦案流程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前置的每一步付出都會提升後一步的質量,只有在每一步都有技巧地進行“發力”,才能最終實現訴訟流程標準化和辦案思維專業化。
標準化是律師發展的根基,其真實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品控,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標準化的法律產品。張禕辰律師就將透過晚間的加餐分享,透過全視覺化的實操演示,幫助廣大學員把無形的法律服務有形化地呈現出來。
以下為課程大綱:
模組一 背景及資料統計
➤ 商事案件資料統計及特點概括
➤ 律師代理商事案件的現狀及常見問題
➤ 商事案件代理標準化流程
模組二 商事案件精細化辦理標準流程
➤ 案件大事記報告 ➤ 法律檢索報告
➤ 法律視覺化 ➤ 訴訟策略方案擬定
➤ 法律文書撰寫 ➤ 開庭庭審提綱
➤ 案件庭審報告梳理
模組三 標準化流程衍生的協作功能
➤ 精細化及量化的工作方式
➤ 標準化流程的團隊協作分配
➤ 無形的法律服務需要有形化的呈現
➤ 律師行業的資料化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理論+實戰,全流程深度閉環
帶你尋求爭議解決最佳方案
為什麼說,此次訓練營體驗是絕無僅有的?
此次訓練營還是順應了我們一貫的堅持——採取線下封閉式小班授課模式,學員可向三位導師當面請教。
另外,三位老師都為此次訓練營準備了大量辦案或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典型真實案例,透過對這些精彩案例的講解,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方法論和思維體系,尋求爭議解決最佳方案。
線上的社群互動也同樣必不可少,課程期間,課程顧問全程陪伴學習、第一時間回覆,體驗感拉滿!
更不用說,參與此次訓練營的學員多為資深律師,透過深度學習、相互切磋,有望成為爭議解決精英人才的奠基石;在訓練營中積累的優秀同行人脈,也拓展了發掘潛在業務合作的可能性。
資料顯示,往期學員中有人進入了紅圈所、金圈所、大所爭議解決團隊,有人逐步開始承接千萬、億元級別標的案件,有人平均辦案週期縮短了近50%,有人直接喜提勝訴結果……
讓自己從1到10、從優秀到卓越,也許只缺這一次機會!
現在報名,獲贈8大訴訟必備模版
案件大事記
法律檢索報告
視覺化
訴訟策略報告
文書丨代理意見書
文書丨證據目錄
庭審提綱(被告)
庭審報告


如何學習?
課程時間:
2025年3月15日(週六)-16日(週日)
課程地點:
北京
掃碼諮詢更多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