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覺得殺童者與你無關,他正在殺死你一部分未來

深圳日本學校的10歲孩童被捅殺,是近期對我刺痛最大的一個新聞。作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父親,想到一個10歲的孩子就這麼離開世界,胸中鬱悶難耐。
這事給我的震動有兩點,一是如此野蠻殘忍的行為發生在改革前沿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二是,發生的時間是一個敏感的日期,9月18日。可見這事無論如何都不是一起普通的襲擊事件,從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度也能看出來。
媒體報道稱,男童是在距離日本學校約200米的步行道上遭到襲擊的。當時,他正在與家長一起上學,但兇手直接衝向了孩子。

網上有資訊說,受害兒童年僅10歲,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他有一箇中國名字,所以當天通報稱被刺孩子為“”。
“18日8時許,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轄內發生一起持刀傷害路人警情,致未成年人沈某受傷。接報警後,南山分局迅速組織力量到場處置,現場抓獲嫌疑人鍾某(男,44歲),並第一時間協助120將受傷人員送醫院。”

通報採用的是嚴謹的說明文形式。然而據說,他是在媽媽的陪同下去上學的,被刺的慘烈的場面,一定讓媽媽感受到錐心之痛。
一個母親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眼看著自己年幼的孩子被他人殺害,其慘狀真的不敢想。她會痛哭,那哭聲一定是母語,中國話。

環衛工用高壓水槍清洗現場

這位10歲男孩去世後, 網傳深圳日本人學校門口孤零零的放著一束花,當地人送花都不敢露面。事實上有不少深圳市民送花緬懷。有市民說不管孩子是哪國國籍,只要他在深圳上學,“他就是深圳的孩子”;還有很多市民說若家屬需要幫忙,定會伸出援手,其他網友也紛紛呼籲嚴懲兇手。
這次日本兒童在深圳遇刺跟離上一次日本母子在蘇州遇刺才過去兩個多月。上一次官方強調,那是偶發事件,而且日本母子沒有生命危險。但這一次,明顯比上一次的事件影響更惡劣,沒有“胡友平”擋在前面,孩子直接就沒了。
兇手的殘忍和野蠻令人髮指,網上對其有太多的譴責,這裡我就不多做贅述。我只是很想知道他到底是誰,有著什麼樣的生活,為什麼這麼做?然而,就目前來看,關於嫌疑人的資訊十分模糊,只知道兇手姓鍾,今年44歲。
我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也不知道他平時都接收什麼資訊,無法理解他為什麼會選擇在9月18日這種特殊的日子,去日本人學校,殺掉一個無辜的日本兒童。他揮刀衝向日本孩子時,究竟是出於什麼心態?

同樣,今年6月發生於蘇州的那起胡友平女士為日本孩子擋刀的案件,警方通報說嫌疑人周某某,52歲,為外地來蘇無業人員。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對這個兇手的瞭解不過如此。

我很想看清楚這些兇手的真面目,公眾需要看清楚他們的真面目。
我認為,為了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應該允許記者對這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進入深入採訪,讓他們的面目清晰地浮現在民眾面前。他們為什麼對日本商人如此仇恨?他們為什麼躲過了成人,專挑孩子下手?是哪些人向他們灌輸了迷魂藥,讓他們把愚昧當成正義?
在這些個體所造成的悲劇當中,我們不應該忽略這些個體的面目。只有在一個個個體身上,我們才能捕捉到一個群體的病症,才能對症下藥,讓他們早日脫離夢魘,清醒面對現實。見到真光的,就不在黑暗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拯救這些夢遊者,就是拯救我們自己。
我們知道人性之惡,有兩種方式可以矯正,一是社會規則,二是教育。社會規則就是法律和制度,懷的制度可以讓好人變壞,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變好。
不同的教育,可以塑造不同的人性。一種是愛的教育,另一種是仇恨教育由於資訊有限,我們很難分辨具體當事人有沒有洩私憤或者反社會的動機,但可以非常明確的一點是:
以復仇的方式來紀念歷史,以傷害“小日本”的方式來愛國,是被相當一部分中國民眾所認同的。但這是一種錯的非常離譜的觀念,是仇恨教育的結果。
有位網友說的好:不要覺得那個殺人者與你無關,他正在殺死你一部分未來。
· END ·
感謝你還在
如果喜歡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加我,防失聯
小號,關注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