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加州第一美高SAT近滿分,16所Top30學大學全拒卻收到谷歌提前給Offer”的華裔小夥子又火了,原因是他在今年2月起訴加州大學,指控其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種族歧視行為。

在我們釋出的該訊息的後臺,有非常多家長留言,有人“希望這對父子能打贏官司,為華裔爭取更多機會”,也有人感慨“華人爬藤的不易,或許對於華裔+理工男這個來說,近乎完美的GPA和SAT滿分真的不夠”……
而就在25屆的申請季,有一群學生早早跳出卷競賽和GPA的紅海,他們中有人SAT不到1550,或者託福僅80分,抑或是課程選課平平,卻摘得賓大、哥大、約翰霍普金斯、西北、康奈爾、CMU、牛津大學等世界頂尖大學的錄取。
這群在“爬藤這件事上悄悄地搶跑”了的學生均來自新東方旗下的藝術留學機構——斯芬克藝術留學,它也是國內藝術爬藤成績最亮眼的機構:
斯芬克藝術留學的李同學,在無比慘淡的早申季裡,拿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動畫設計offer。賓大去年錄取率低至5.8%,2022-2023年錄取學生中超半數是4.0的GPA。地獄級難度的評價標準下,李同學卻靠藝術特長敲開了賓大的大門!

在國內,數媒行業人才也十分吃香,招聘網站上對口的崗位月薪高達4W元!



靠藝術特長彎道超車還來得及嗎?數媒和動畫等藝術專業畢業能年薪百萬嗎?正確的藝術爬藤路線該如何規劃?
在第16屆斯芬克春季藝術教育展上,家長們可以聽到一手的乾貨資訊、拆解藝術爬藤底層邏輯,打破藝術留學資訊差。

除了賓大、JHU、羅德島等名校offer得主,斯芬克還邀請了來自蘿蔔快跑、阿里巴巴、百度等名企的負責人親臨現場,為家長答疑解惑。如果想了解藝術專業未來前景和規劃秘訣,也可以直接諮詢斯芬克藝術留學的老師👇👇

掃碼新增小助手領取福利:
1.爬藤申請大禮包(藤校專業大全、文書範例50篇、必讀書單、面試寶典、背提指南等)
2.100+頂尖院校案例集
2.斯芬克春季線下交流會門票
3.免費專業藝術1V1評估
3月6日斯芬克也將作客“爸爸真棒”直播間
👇點選預約直播👇

不卷競賽活動;
他靠藝術特長拿下“地獄難度”賓大!
近幾年,藤校的錄取口味一直在變,令許多學生一頭霧水。但在今年美本爆冷,全國只有32名學生拿到賓大錄取的情況下,斯芬克藝術留學卻拿下了2枚賓大。這免不了引起好奇:

說到賓大,學生和家長的評價就四個字:地獄難度。
2023年,賓大錄取率僅5.8%,相當於100個學生只錄6個。它對GPA要求極高,還十分看重學生的“成長性”。正如賓大學校價值觀明確提到過,其校園文化深受創始人本傑明·富蘭克林啟發:
思想開放、好奇心強、富有創造力和實用性,在各個領域都表現出才華,不完美但自我完善,並堅持不懈地專注於提高社會公益。
那李同學,又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拿下賓大動畫設計專業早申offer的呢?他的答案是:
“足夠的時間、熱愛的專案、以及展現綜合實力的作品集。”
提早鎖定目標院校,並瞭解到賓大對GPA的要求後,李同學就一直在學術上下功夫,維持自己超滿績的GPA。保持成績的同時,斯芬克藝術留學的老師也和李同學一起,為進賓大下了一步時長3年的大棋。

從9-12年級,李同學都堅持圍繞“酒精綜合徵”做公益活動和學術研究。這個活動的起因,是他發現在南非地區酒精綜合徵發病率很高,許多兒童飽受這種疾病折磨,會出現注意力缺陷、面部抽搐等症狀。
觀察到了這種普遍現象後,他希望用自己的藝術特長幫助患病兒童克服困難。在3年時間裡,他帶領團隊夥伴自主開發出一套藝術課程,來引導和幫助患病的孩子重新迴歸正常生活。
相較於臨時抱佛腳的專案或曇花一現的公益活動,李同學在“酒精綜合徵”專案上挖掘的公益深度,學術廣度,以及時間長度,都足矣證明他是一個有熱愛,且願意為熱愛投入的孩子,這種韌勁和熱情的持久度,恰恰是這個時代招生官最看重的品格屬性。
有活動還不夠,想申請賓大藝術專業,作品集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作品集準備上,斯芬克的老師則引導李同學,將自己對美術的興趣透過多種形式展現出來。
李同學選擇了油畫、人體速寫及數字類藝術作品,即反映了自己的藝術素養,還體現了自己的數字藝術能力。

■ 斯芬克李同學作品集節選
這時,我們再Callback一下賓大的學校文化:開放、好奇、創造力、各領域的才華、自我完善、堅持不懈的社會公益… 李同學不正好每步棋都走到位了嗎?
回到家長關心的藝術爬藤密碼,斯芬克藝術留學也給出了公式:
整體連續性的規劃
+
體現基礎能力的學術成績
+
有思考的優秀作品
不過我想,爬藤成功的關鍵,還是在於斯芬克對藤校的錄取需求拆解的足夠細,並能夠為學生做好能力連線題,打好有準備的仗。
無獨有偶,在斯芬克,還有許多在專業規劃下靠藝術特長進名校的故事。
比如紐大遊戲設計專業的王同學,他在斯芬克準備了5個作品,由簡入繁,風格各異,卻無一不展示學生對遊戲的熱愛;比如賓大數媒的Sophie同學,則在斯芬克老師的幫助下,用3D解密遊戲的形式,呈現出她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在教育展上,家長也可以聽到更多賓大、斯坦福、哥大、康奈爾大學背後的錄取故事,收穫屬於自己孩子獨一無二的“爬藤密碼”。


喜提JHU超200萬獎學金,
靠豎琴逆襲進西北;
音樂爬藤的關鍵在於:個人辨識度
在發揮音樂特長進名校這件事上,斯芬克也很有發言權。今年早申,斯芬克拿下了4枚JHU、1枚西北和1枚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音樂本科offer,孩子們累計拿到的獎學金超過200萬人民幣!




在這個幾乎人手一門音樂興趣的時代,如何讓興趣發揮最大價值,幫助孩子進像JHU這樣的音樂類強校呢?
首先要打破傳統認知–有音樂特長的同學,能選擇的學校不僅是伯克利、茱莉亞這些頂尖音樂學院,一些頂尖綜合大學的音樂學院排名也很強。
比如JHU的皮博迪音樂學院,就和和茱莉亞音樂學院、伊斯曼音樂學院並稱為“美國三大音樂學院”。
西北大學的本尼音樂學院是美國曆史上最早授予學位的音樂院校之一,在2024Niche最佳音樂院校排名中,更是高居top2!

今年,斯芬克的周同學,就透過豎琴這項特長,拿到了西北大學的通行證。周同學是妥妥的逆襲案例,她畢業於普高,沒有捲過SAT和AP,託福成績也只有80分。按理來說,她遠達不到西北大學的錄取標準。
既然學術是短板,那就把長板發揮到極致。
確定走藝術爬藤這條路後,斯芬克的老師圍繞“提升專業實力”和“講好故事”兩個關鍵,為周同學制定了一系列路徑。
先是提升專業能力,周同學參加了蜂鳥音樂競賽、豎琴大師課、暑假還和美國教授上了1v1豎琴專業課。在短時間內,她的實戰經歷豐富了,音樂水平也上了好幾個臺階。
而為了講好故事,周同學的文書主題則聚焦於“挑戰自我”,透過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把興趣變為特長過程中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以及在一個個困難來臨時的處理方法,生動地展示了自己的成長性和韌性。
在音樂爬藤這件事上,作品集+文書幾乎是申請名校標配,而如果能創作出院校青睞的風格的作品,並且將作品集創作的故事講好,則更能打造個人的差異化。比如,今年斯芬克拿到JHU計算機音樂offer的林同學,他在斯芬克學習了作曲、軟體訓練,並創作了3首作品。
而後,他又把自己從創作經驗不足,不自信,到重拾小提琴後嘗試軟體創作的經歷,寫進了文書,體現了音樂對他人生的影響。

■ 林同學創作截圖
看了斯芬克的孩子透過發揮音樂特長進入藤校後,筆者發覺,擁有藝術特長的孩子,在爬藤這條路上已經擁有先天優勢了。
畢竟,美國大學錄取的底層邏輯,就是獨特性和差異化,而藝術,是這個時代展現人物多樣性,讓申請形象更為豐滿的最好方式之一。
想了解更多藝術爬藤規劃及案例
👇可以掃碼新增老師諮詢👇

掃碼新增小助手領取福利:
1.爬藤申請大禮包(藤校專業大全、文書範例50篇、必讀書單、面試寶典、背提指南等)
2.100+頂尖院校案例集
2.斯芬克春季線下交流會門票
3.免費專業藝術1V1評估

會畫畫進藤校真的更容易嗎?
這3大軟實力與美國藤校招生度契合!
在藝術留學領域深耕10餘年,斯芬克藝術留學也發現:具備繪畫特長的孩子,通常擁有與美國本科教育特徵高度契合的稀缺能力:創新思維、專注力、跨學科學習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

■ 2025斯芬克冬令營現場
我們再回看藤校的價值觀—
-
哈佛強調對真理的追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有批判精神;
-
賓大注重多樣性,看重學生的獨特成長背景;
-
哥大注重學生的全球視野,跨文化理解;
普遍來看,美國高校在招生上更青睞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而藝術生,恰恰在日復一日的作品打磨中,積累了這些關鍵能力。
今年,斯芬克也有許多透過發揮繪畫特長進入藝術頂尖學府的案例,比如拿到“藝術屆哈佛”羅德島設計學院繪畫本科offer的黨同學,他3年級開始接觸畫畫、在國內上了2年的半日制美術學校,後來出國學習,也從未拋棄自己的繪畫特長。他強大的繪畫基礎,以及在繪畫上獨特的視角,恰恰符合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招生口味。

她的繪畫底子不算最優,素描功底一般,對於物體明暗透視的觀察都不算好,一開始基本畫一張廢一張,一度想過放棄。
但透過參加斯芬克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夏校,高強度的學習節奏和創作,讓她徹底蛻變,把曾經繪畫中忽略的細節、基本功上的不足都彌補上了。
她的變化也被教授看在眼裡,在申請大學時,羅德島設計學院教授的推薦信也上了大分!

■ 羅德島設計學院教授推薦信
關於藝術爬藤的方式,斯芬克也進行了多次迭代。
-
一方面,學生可以申請美本Top30的純藝專業:斯芬克的王同學今年就拿到了美國“小常青藤”塔夫茨大學的純藝術本科offer;
-
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用藝術特長彎道超車,把繪畫作為申請的補充材料。斯芬克今年錄到布朗大學的孩子,就自己創作了一本繪本作為衝擊夢校的“秘密武器”,講述單親家庭中自己和媽媽如何一起成長的故事。

■ 圖片來源:布朗大學
格局開啟,藝術特長的使用場景還有許多種。就算孩子不想考專業藝術院校,也可以用藝術申請英美頂尖綜合大學,特別是一些藝術與科技交叉的混合型專業,比如南加大的遊戲設計,康奈爾名聲在外的建築系、紐大的電影專業、哈佛的城市設計…
斯芬克的老師,也會基於每個孩子的特點與基礎,制定個性化的藝術爬藤方案。斯芬克還有實力超強的海外教授團隊、前沿大師班、倫藝、羅德島等夏校,以及與行業大咖面對面交流的資源。這些資訊差,也都將在第16屆藝術展為大家一一講解。


數媒、動畫專業畢業直接進500強!
AI時代,藝術留學反而更吃香!
在AI取代勞動力日益逼近、金融、大廠紛紛裁員時,原先不太被看好的藝術特長生,卻大有可為。比如曾調侃學動畫不如進廠的學生,在《大聖歸來》、《哪吒2》的出圈後,他們的春天來了!
-
《黑神話:悟空》用“中國故事+頂級製作”橫掃全球,寓意著國產3A遊戲的崛起,打破了家長們對遊戲的刻板印象;
-
棄醫轉藝的餃子導演,靠《哪吒之魔童鬧海》斬獲百億票房,燃起了國民對中國電影“逆天改命”的信心,也顛覆了傳統視角里的“學藝無用”論。

今年早申季,斯芬克的沈同學便透過發揮繪畫特長+轉軌,拿到了6所美國藝術名校的動畫設計本科offer。一開始,他準備的是國內美術聯考路線,繪畫基礎紮實。但由於理科文化成績一般,他不想和千軍萬馬擠高考的獨木橋,於是選擇轉藝術留學。
喜歡海綿寶寶風格、偏向卡通繪畫風格、再加上自己有熱情和思考,沈同學動畫設計方向只花了很短的時間。其餘的日子裡,在斯芬克老師們的規劃幫助下,他更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色彩優勢,透過作品集展現自己強大的想象力。
數字媒體也是近年來的留學新風口。作為一門融合藝術、設計、技術和傳媒的交叉學科,數媒專業培養的基本都是複合型人才。

很多賓大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根本沒有”畢業即失業“的焦慮感,因為他們可以在在遊戲行業、動畫和影視特效、人工智慧和互動媒體、VR和AR等行業自由選擇崗位,而且最大的僱主還是迪士尼、谷歌、微軟等世界頭部企業。
Deepseek、黑悟空、哪吒,都對行業進行了顛覆,這裡面“創新”的力量功不可沒。而當前的國際教育升學也進入了新趨勢:套模版捲成績的方式已不適用,發揮長板講好故事,才是“硬通貨”。
作為藝術留學的頭部機構,斯芬克藝術留學也將在教育展上為家長們一掃疑慮,並與大家暢談藝術爬藤、未來人才培養的正確開啟方式。
想了解更多藝術爬藤規劃及案例
👇可以掃碼新增老師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