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二娃爸F聊天,他自己就是哈佛理工大神,朋友圈的學霸天花板。老大也跟隨步伐,目前在某藤校搞科研,結果萬萬沒想到,全家理工學霸,老二要走藝術路線讀工業設計了。
我一臉問號:難道是老二學術不太行?會不會擔心學設計未來沒有出路?家裡沒有一個人搞藝術,孩子申請藝術大學還順利嗎?
F爸倒是雲淡風輕,和我分享了兩個觀點:
以前我們雞孩子數學競賽他從來沒有配合過,現在好不容易有真正喜歡甚至沉迷的專業方向,研究各種手機產品比打遊戲還積極,我們開心還來不及,為啥要擔心呢?
未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即便孩子學了當下最熱門的計算機程式設計、金融都是非常有可能被淘汰的,設計思維反而是一項應對未來社會的核心能力。當然更要支援!
而我也默默上網搜尋了蘋果工業設計師的平均薪酬:45.8-52.3萬美金。根本就是致富密碼,看來F爸家老二才是選對了路。

△資料來源:levels.fyi
就在本週三晚上,我聽了國內最大藝術留學機構——斯芬克國際教育的2024年藝術本科大資料釋出會,也完全顛覆了我對藝術留學的認知:

“藝術並非富人精英專屬。普通家庭是主力軍,絕大部分藝術學生家長的事業和藝術沒有太大的關係。”
“藝術特長≠畫畫好,愛玩遊戲、會講故事、喜歡程式設計都可以算是藝術特長。
藝術專業比我們想象中多得多,其中設計與視覺藝術細分專業高達140多個,音樂表演藝術專業也有130多個。”
“大部分藝術專業一點也不抽象,反而非常需要有商業思維(很多人表示羅德島是商學院,而Airbnb的聯合創始人也從羅德島畢業)”
“美國留學學費高,但藝術院校給獎學金非常慷慨,斯芬克學生普遍有1-3萬美金獎學金,反而讀藝術更省錢。”
“斯芬克24申請季本科最熱門專業Top5是互動設計、視覺傳達、插畫、服裝設計和動畫,互動設計較去年增長了80%!”

講座時長接近5小時,斯芬克總裁郝斌老師基本把藝術留學的趨勢、專業選擇、規劃路徑、英美加澳港多國擇校等基本問題全部涵蓋了,乾貨滿滿。而我們今天也將整理幾個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結合具體案例和大家分享。
7月,SFK還將邀請
斯芬克七大科系&音樂明星導師攜手
羅德島、帕森斯、倫藝、康奈爾、紐大等往屆學長姐
聊藝術留學真實體驗,以及從藝術專業到職場的路徑
想要完整講座影片,或報名活動

今年斯芬克錄取成績再創新高,截止6月19日共斬獲10,061封Offer,其中重磅Offer(QS藝術排名Top20綜合大學排名Top50)佔70%,獎學金3.2億。
3401封本科錄取Offer中,藝術院校有羅德島23封、帕森斯70封,紐約視覺藝術學院110封,加州藝術學院109封,綜合性大學康奈爾6封,JHU10封,南加大16封,紐約大學18封,CMU4封,牛津大學1封,倫敦大學學院19封,香港大學9封等等,部分綜合性院校如康奈爾,斯芬克學員錄取成功率達到47%!


根據胡潤髮布的報告顯示,富人子女就讀的專業,意料之中選擇商科46%,而選擇藝術+設計的竟然有61%!這也造成了藝術留學的刻板印象:富二代學藝術(甚至還有一個專業鄙視鏈,豪門二代搞藝術,精英二代學社科,中產二代當碼農)。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但是根據2024《中國藝術留學白皮書》顯示,選擇藝術留學的家庭“普通家庭為主力軍,父母海歸佔15%。”
郝斌老師也表示,斯芬克學員家長中,絕大部分從事的職業都和藝術沒有太大關係,但是他們往往有一個特徵——非常瞭解和理解孩子,對孩子熱愛的事情和未來要走的道路是非常包容和支援的。

當藝術留學不再是一小部分家長的選擇,他們為什麼選擇藝術留學,不乏以下原因:
真相一:對藝術生來說,藝術留學比國內藝考容易很多。
尤其今年藝考文化課分數線提升,原來考不上一本線也有希望進知名美院,現在基本上沒有可能了。如果目標海外,斯芬克的學生今年芝加哥藝術學院錄取成功率達到91%,帕森斯94%,伯克利音樂學院接近60%,倫藝總共收穫514枚Offer,平均人手一封倫藝。
另外,如果孩子是海外藝術本科,未來申請哈佛MIT的藝術相關專業研究生會比國內“清北復交”還要容易。
真相二:越來越多家長希望孩子有藝術特長,或是爬藤捷徑,或是交叉學科。比如今年包校進普林斯頓的女孩就是有藝術特長,同時拿到劍橋錄取。
真相三,也是郝斌老師在講座中提到的有一點原因,卻是很多家長沒有考慮到的——

專業和就業是藝術生的核心優勢。


相比於其他專業,藝術學生往往更早探索了自己的專業方向,對自己的未來也有更明確的目標。
很多行業大佬都是藝術生,比如戴森創始人James Dyson就曾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學習,這也是QS常年排名全球第一的藝術院校,在那裡他對工業設計產生了興趣。
還有全球最大的度假屋租賃公司Airbnb愛彼迎,兩位創始人均畢業於羅德島學院,Joe Gebbia是平面設計和工業設計雙學位,Brian Chesky也是工業設計專業。

郝斌老師分享了去倫敦一所知名設計學校考察的經歷。
學校上課最基礎的作業都是從公司直接拿過來的,而畢業作品的要求非常高,學生不僅要有設計的創意,還要能夠符合工業量化生產的要求,包括要考慮到競品分析、材料成本,銷售渠道等等,這所藝術學校不是在培養藝術家,而是在培養創業者和企業家。”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藝術力”是學生迎接AI時代挑戰的核心能力。
根據高盛《人工智慧對經濟增長的潛在巨大影響》報告,AI時代高危的職業有辦公室行政、金融運營、法律、管理計算機與數學等現在熱門的白領工作,相比較之下大部分藍領工作比如護工、廚師、安裝和維護工等則比較難被AI取代。
其中,藝術設計和娛樂媒體等藝術相關領域反而是白領工作中最不容易被AI淘汰的。

郝老師推薦了Daniel Pink《全新思維》一書,提到過去是靠邏輯思維等左腦能力取勝,所以律師、資料分析師非常吃香,而未來需要更多右腦思維,其中包括三項未來社會的核心能力: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講故事的能力(story)
整合能力(symphony)
這也是我們藝術生的核心競爭力。


看到這裡有些家長會說:我也希望孩子能夠透過藝術進名校,但是孩子沒有繪畫基礎怎麼辦?這是陷入了藝術選專業很大的誤區。
藝術可以是繪畫,也可以是產品設計、珠寶、建築、電腦遊戲、電影、媒體研究,甚至數字媒體、設計工程。

△BFA本科藝術系專業的多樣性
斯芬克學員劉同學今年拿到了帝國理工設計工程專業本碩錄取。他來自上海非一梯隊A Level學校,學術成績很不錯,5門A Level,其中3門A*,雅思7.5。
他在斯芬克做了4個完整的互動設計方向的專案,並在面試中與教授充分交流了作品內容,其中包含對盲人(弱勢群體)的設計。

△帝國理工戴森學院設計工程專業
因此藝術特長≠畫畫好。甚至郝老師說:如果你的孩子是遊戲高手,那就是有藝術特長。
根據白皮書資料顯示,遊戲成為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藝術專業。斯芬克2024屆申請季的Top5專業,互動設計和視覺傳達佔比最高,其次是插畫、服裝設計、動畫設計。

這些也是非常有錢途的設計專業,比如產品設計在Facebook平均薪資是11.8萬到26.6萬美金,互動設計在Cisco是8.9萬到15.8萬美金,平面設計在Airbnb是7.6萬到12.6萬美金。


此外,和綜合性大學大家都追逐排名不同,藝術生會優先選擇目標專業的王牌學校。比如CalArts被譽為動畫屆的哈佛。羅德島的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和插畫都非常強。服裝專業大家首先會想到帕森斯,其次紐約時裝學院也非常熱門(且學費較低)。
如果選擇綜合性大學的藝術專業,斯坦福、CMU的工業設計,康奈爾互動設計,耶魯平面設計,紐約大學的電影專業都非常強。

斯芬克學員王同學就是從熱門的經濟專業轉藝術設計,今年拿到康奈爾大學互動設計專業錄取。她直言經濟是父母比較希望自己讀的專業,希望未來從事金融工作,但設計才是自己的真正興趣。

△根據payscale最新資料顯示,互動設計師中期平均薪酬17.36萬美金,僅次於石油工程師和運籌學,比金融、建築等專業更有“錢途”
因此在進入本科加州戴維斯之後,除了經濟專業外,她就開始選一些設計課程,並在大二結束的時候加入了設計專業。(這也是美國留學的優勢,大一大二通識教育,比較容易轉專業和雙專業,斯芬克往屆也有學生數字媒體專業轉計算機+設計)
申請康奈爾互動設計專業,和王同學的職業規劃相關——希望未來成為UX設計師或者產品經理。而康奈爾的互動設計專案在春季學期的時候會跟很多大廠合作,比如亞馬遜等相關的實踐,可以幫助未來找工作提供更多的渠道。
對於王同學來說,跨專業申請最難的就是作品集——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完成所有作品——但在每一個作品做完的時候,感覺自己又學會了一個軟體,特別有成就感。


想了解藝術爬藤相關資訊
或更多學員案例


如果你的目標是藝術院校,那麼GPA和語言要求就會低很多。
以斯芬克學員為例。羅德島是全美藝術院校中GPA要求最高的,均分3.65,託福均分104,其次是帕森斯。芝加哥藝術學院要求就會低很多,平均GPA3.4,託福97。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看平均值,比如斯芬克就有學生GPA1.7拿到加州藝術學院錄取,託福68被瑞林藝術與設計學院錄取。

整體而言,藝術學院顧名思義更看學生的藝術能力水平。
就以羅德島舉例,什麼樣的作品能達到羅德島要求呢?郝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一個繪畫基礎能力量表,50分以上可以衝刺羅德島非油畫、插畫、版畫類專業,家長可以自行評估孩子的水平。


除了紮實的“觀察繪畫能力”之外,羅德島還需要作品極度彰顯“個性特點”,需要學生有極強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對自身和周邊的世界要有自己獨到的觀察視角和深入見解,不愧是藝術界的哈佛。
如果家長的目標是綜合類大學的藝術專業,GPA託福等硬成績會比其他學科略低一些,但仍然偏高。作品集同樣很重要,但是對精湛的技術要求並不高。

前面提到的賓大數字媒體專業S同學就曾分享過:
如果你想被賓大設計錄取的話,不是說繪畫水平有多高,而是招生官可能更喜歡申請者會用藝術來表達自己,在藝術裡面能夠體現申請人的人格。”

其實能夠拿到藤校藝術類專業錄取同樣非常不易,S同學的賓大數字媒體專業每屆全球只錄10人左右。
藝術專業不僅可以爬藤,也可以申請牛劍G5,就拿牛津大學來說,美術(Fine Art)官網成績要求是AAA或AAB(藝術預科),相比於金融、計算機等要求會低一些,中國學生要求肯定更高。
今年斯芬克張同學拿到牛津藝術錄取,她多次參與雜誌,圖書封面設計,當地報紙插圖的繪製,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中文A*數學A心理A藝術A。


對於藝術留學而言,英國、美國仍然是最熱門的國家,義大利、法國緊隨其後,日本、中國香港、澳洲這兩年增長速度快。

各國留學優劣勢也非常明顯。比如–
-
英國最大的優勢就是“名校多”、“學制短”
-
美國則是“國家綜合實力強”、“教育水平先進”
-
義大利和日本就是“價效比”高
不知道家長希望孩子去哪裡留學呢?可以留言和我們分享。

郝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不同國家/地區的“價效比”,確實整體來看美國最貴日本最實惠,當然歐洲部分學校免學費,學生只需承擔生活費用。

說到費用,郝老師也提醒家長學生注意,雖然美國藝術院校學費相對昂貴,但是獎學金髮得很慷慨,其中斯芬克學員獲獎學金比例最高的是芝加哥藝術學院,達到84%,其次是帕森斯和加州藝術學院,達到80%,幾乎人手一份獎學金。

最後,我們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英美之外其他熱門國家的學校,其實不論是教育質量、就業率都不輸英美。
綜合類大學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景觀、電影專業都非常好,藝術類院校謝爾丹設計學院遊戲和動畫專業全球知名,艾米麗卡爾藝術與設計大學插畫、純藝、平面很強。
今年QS排名非常亮眼,同時澳洲八大的藝術專業也很硬核。悉尼大學建築、互動,墨爾本大學建築、景觀、平面、互動、動畫,新南威爾士除了以上專業還有工業設計、純藝、室內設計等,可選擇的專業非常多。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大學對藝術生入學要求非常寬鬆,比如墨爾本大學商學A Level要求是ABB,藝術設計是BCC。

△墨爾本大學設計學院
日本留學近年來熱度很高–
-
一方面對於遊戲動畫、平面插畫、工業互動、空間設計等專業,日本高校優勢很明顯;
-
另一方面日元貶值,日本就業率飆升,也提升了留學的投入產出比。
藝術院校比較有名的是東京五美:多摩美術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東京造型大學、女子美術大學和日本大學藝術部。細分專業的話還有更多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本科申請基本所有學校都需要校內考,面試也十分重要(佔40%),對學生口語能力要求高。此外,日本綜合大學還需要學生英語成績,平均託福95分以上。
最後,對於不同年級的學生,郝老師也建議大家可以利用暑假進行藝術教育規劃。
11年級申請季的學生,目標如果是藝術方向,暑假最關鍵的就是作品集,斯芬克也有專門暑期夏校來針對性封閉式訓練。
處於9-10年級升學規劃期的學生,可以針對性提高學生學術和專業的能力。比如學習AP/A Level/IB藝術設計相關課程,一方面可透過1-2門課來深入探索興趣方向;另一方面藝術學科更容易拿高分,對整體GPA和申請大學的硬成績也有幫助。
如果還在初中階段,可選擇上IGCSE藝術類課程。

如果想要提升專業技能,可以選擇觀察性繪畫班,這是斯芬克與藝術頂尖院校羅德島教授多次探討研發的一系列課程,包括講座、訓練、寫生、評論反思等,不僅訓練藝術設計基礎技能,更是透過觀察與繪畫建立你對周圍世界的認知。
此外還有一系列藝術類競賽,比如全美藝術與寫作競賽Scholastic Art&Writing awards、美國國會藝術競賽、美國海洋意識競賽、英國Never Such Innocence國際年度跨學科競賽等,非藝術專業學生也可以參加。
最後,分享藝術留學白皮書的一組有意思的資料。當被問到選專業考慮的因素是,學生們首先的回答是——自己感興趣的,其次才是就業前景、學校實力等因素。

這讓我想到曾經採訪過的一位哈佛藝術史女生,她做了很多事情,學生會、藝術展、SAT高分等等,但提到自己錄取哈佛的原因,她總結說:


如果你的孩子也熱愛藝術設計,可以報名參加7月6日到28日斯芬克夏季教育展,屆時有同樣熱愛藝術的羅德島、帕森斯、倫藝、康奈爾、紐約大學等往屆學長姐,分享畢業作品,聊藝術留學真實體驗,以及從藝術專業到職場的路徑。
7月6日:上海、西安
7月7日:北京
7月13日:廣州、蘇州
7月14日:深圳、鄭州
7月20日:成都、杭州
7月21日:南京、重慶
7月28日:武漢
報名教育展
即可預約領取藝術留學白皮書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