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消費者報道
作者:黃婧
“雪王”這次不僅沒能消暑,反而傷了消費者的心。
7月11日,針對1元冰杯的一系列投訴,蜜雪冰城在官方微博釋出道歉宣告,表示部分門店由於冰塊工藝不足可能會出現臨時下架或暫停售賣“雪王冰杯”的情況。
從上線到下架,1元冰杯只用了9天。擅長靠低價引流的蜜雪冰城,這次在冰杯產品上未能奏效。
儘管,蜜雪冰城將原因歸咎於冰塊產能跟不上,但《消費者報道》調查發現,這只是原因之一。利潤率過低、加盟商沒錢賺,或許才是1元冰杯無法快速鋪開的關鍵癥結所在。
01
1元難買足冰杯
今年7月3日,蜜雪冰城在其官微宣佈正式上線1元冰杯,在門店小程式下單即可購買。這一訊息釋出不久,社交平臺上便有消費者分享在門店購買到1元冰杯。
但實際上,想要從“雪王”手裡順順利利買到1元冰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元冰杯上線不久,很快便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映,到門店購買冰杯被店員告知沒有該產品售賣,有已經下單購買的消費者被迫退單。

也有消費者表示,明明購買的是一杯冰塊,下單後卻收到一杯冰水混合物:“店員陰陽怪氣地說不是冰,是冰水,沒有冰塊,然後放了一勺冰和水,拿到手冰已經完全融化了。”
有消費者購買冰杯後向門店索要吸管被拒絕:“我拿一根吸管,那個服務生還說我不能這樣。”“我買了五個冰杯,店員說買飲品才給。”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門店要求冰杯需與檸檬水組合銷售,購買一杯4元檸檬水附贈一杯冰杯。
《消費者報道》注意到,上線短短不足十天,蜜雪冰城官方小紅書賬號釋出的有關1元冰杯上線的貼文評論區已經湧入了近萬條評論,當中不少是消費者無法在門店順利購買冰杯的負面反饋。

7月11日,蜜雪冰城在官方微博釋出道歉宣告,表示因部分時段需求過大,出現冰塊臨時供應不足,為更好地兼顧其他產品,部分門店可能會因此臨時下架或暫停售賣“雪王冰杯”,待供需穩定後,門店將及時恢復售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蜜雪冰城將根據實際情況,協調就近門店或區域調運冰塊,盡全力幫助門店平衡冰塊產能和消費者需求。

在釋出道歉聲明後,7月12日,《消費者報道》記者走訪廣州市天河區、越秀區等多家蜜雪冰城門店瞭解到,部分先前未上線冰杯產品的門店已經跟進上線。但仍有多家門店店員向記者表示,店內沒有冰杯賣,還未收到相關產品的上架通知。

蜜雪冰城點餐小程式定位廣州市某門店以“冰杯”為關鍵詞搜素,顯示無結果
就蜜雪冰城1元冰杯最新門店上線情況,《消費者報道》記者嘗試聯絡蜜雪冰城相關人士,截至發稿未有回應。
02
賣冰杯沒錢賺,加盟商不積極
為何眾多門店不願意配合上線1元冰杯?
在1元冰杯上線次日,就有疑似冰雪冰城加盟商的使用者在蜜雪冰城小紅書貼文評論區放出來下架1元冰杯的截圖,他在評論區表示,“我需要保證門店用冰正常”。在他看來,冰杯的上線會影響到門店冰塊的正常供應,“高峰期店裡不夠用我要去外面花大幾十(元)一公斤去買”。
除冰塊供應的不足,利潤率過低以至加盟商無法靠冰杯賺錢,是1元冰杯無法快速覆蓋所有門店的另一關鍵癥結所在。
有茶飲行業從業人士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冰杯在門店中難以推行,是因為它的利潤率太低。”
冰杯的組成無非是冰塊與包裝材料。一杯冰杯的製作除了直飲水,還包括機械裝置、人力成本、耗電和原材料成本等。蜜雪冰城的招股書顯示,2022年1月-3月,蜜雪冰城杯子、吸管和包裝袋的單個成本分別為0.30元、0.11元、0.09元。
最新的單個杯子成本或已接近7毛錢。據《介面新聞》7月12日引述蜜雪冰城店員稱,目前門店單個杯子的成本價接近7毛錢。
換言之,每賣出一個冰杯,門店就可能要承擔將近7毛錢的杯子成本,機械裝置、人力、水、電等成本還未計入。
而向加盟商銷售原材料和裝置,恰恰是蜜雪冰城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招股書資訊顯示,2021年,蜜雪冰城靠向門店供應杯子、吸管和包裝袋實現營業收入10.56億元、3.06億元、1.85億元,總計17.79億元,營收佔比17.19%。
這意味著,1元冰杯的上線可以讓蜜雪冰城賺到更多賣杯子的錢,卻讓加盟商做更多賺不了錢的無用功。
上述茶飲行業從業人員指出,相比之下,蜜雪冰城最為暢銷的單品之一檸檬水只是在冰杯的基礎上多了直飲水和檸檬片,單杯賣出的價格就能比冰杯多3元,而檸檬片和直飲水在一杯飲品生產過程中所多出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對於加盟商而言,賣檸檬水利潤率遠高於賣冰杯。
因此,也不難理解部分門店要求檸檬水與冰杯組合銷售的情況出現。
上述加盟商也提到,官方上線冰杯產品,所需的杯子物料成本需要門店承擔。他寧願在保證門店冰塊正常供應的情況下,讓顧客自帶杯或用袋子包裝贈送冰塊。而不是將冰杯作為固定產品上架銷售。
記者觀察到,在自行承擔包裝成本的情況下,包括蜜雪冰城在內的許多茶飲門店都願意免費或者收取1到2元的費用提供冰塊。此前,一名蜜雪冰城店員曾告訴《消費者報道》記者,購買冰杯需要花費2元,主要用於支付塑膠杯的費用。
實際上,在蜜雪冰城上線冰杯之前,就有不少消費者自帶杯到茶飲店購買冰的習慣。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自己因臨時需要會在便利店購買冰杯,但平時如果有空會帶保溫杯去奶茶店購買冰塊,花上一到兩塊錢就可以裝滿整個杯子,比直接買冰杯划算許多。
除了加盟商能否靠冰杯賺到錢的問題,單從產品屬性來看,1元冰杯的推廣與新茶飲品牌的發展策略並不契合。
在便利商超等場景下,消費者在購買冰杯的同時也會搭配一瓶包裝飲料。冰杯的存在促進了便利商超包裝飲料、小瓶酒的銷售。但在茶飲店這一場景中,消費者一旦購買了冰杯,便大機率不會選擇門店內的其他現制飲品,畢竟買冰杯本就更多出於自制飲品的目的。
有意思的是,往日有啥風吹草動就紛紛跟進的其他茶飲品牌,在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之後也無動於衷,大家似乎都看淡這一單品的前景。
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雖然滿足了消費者的價效比需要和對蜜雪冰城的低價期待,但卻觸動了加盟商的利益,同時引起了部分消費者的不滿。“雪王”的1元冰杯能賣多久,有待時間檢驗。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