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我的朗讀者 我做你的擺渡人
戳藍字一鍵關注擺渡人

☾
每晚21:39
無論你在哪裡,請記得開啟手機。
♪點選播放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訊
文:紫翹·陌上花開
來源:紫翹書桌(ID:jxylsy3377)
孫悅在《快樂指南》中唱道:
“命運安排我們日子都有許多坎坷,如果發現錯了就馬上改過。”
行走在人世間,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快樂相伴,以應對生活的兵荒馬亂。
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卻越來越不快樂了。
以前哭著哭著就笑了,現在笑著笑著就哭了。
活得越來越不開心。
而我們之所以不快樂,原因無非以下三點:
想不開,看不透,放不下。
-1-
想不開事由,心註定會累
弘一法師說:
“一念執著,萬般皆苦。”
深以為然。
整天胡思亂想的人,每時每刻都覺得非常焦慮,心裡感到不安。
也難怪。
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能快樂嗎?
同事阿香,無論走到哪裡,嘴裡都哼著歌曲。
快樂得像只“百靈鳥”。
可是“百靈鳥”,忽然不唱歌了。
人們紛紛猜測,想知道她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事情是這樣的。
月初的一天。
阿香正埋頭工作,主管叫她,說讓經理看看她。
莫名其妙的阿香,口裡答應著,慌忙來到了經理的辦公室。
屋裡,除了經理,還有一位人事部的領導。
阿香拘謹地問了一聲好。
經理叫她別緊張。
然後,經理問了她一些問題。
比如:她多大了,來公司之前是做什麼工作的,等等。
阿香小心地做了回答。
整個談話過程,時間不長,大概十幾分鍾。
最後,經理說,那就先這樣吧。
阿香回到工位,喜不自勝。
3月份,往往是人事調整的時候。
這次談話,估計有好事發生。
於是,下班時,阿香把私人物品打包收起,方便調整工位。
第二天,再見主管時,主管告訴她:
自己想提拔她當經理助理。
但這事,還沒定下來,叫她安心工作。
阿香聽了主管的話,心裡“咯噔”一下,有些不安。
隨後,阿香焦灼地開始了等待。
可是,半個月過去了,一絲風吹草動都沒有,好像這件事不曾發生過一樣。
阿香還沒有等到她想要的結果,就再也無法淡定了。
她開始不斷覆盤那天的談話內容,找原因。
是自己穿衣太隨便了,沒給經理留下好印象?
還是哪句話沒說好,得罪了領導?
種種推演結果,讓她吃不好,睡不下,內心越來越鬱悶。
但是,阿香也不敢去問主管。
悶悶不樂的阿香,做事敷衍了事,工作中經常出差錯。
看著憂心忡忡的阿香,對面的王姐很擔心。
她忍不住勸說道:
“阿香,何苦自己折磨自己呢?
你升職了,自然好。
維持現狀你也沒有損失,對不對?”
聽完這一番話,阿香豁然開朗。
確實,同一件事情,換個角度考慮問題,結局完全不一樣。
人生說白了,就是一場自身的較量。
如果你把自己困住了,自然也就沒法快樂了。
常言道:“寧喝開心粥,不吃皺眉飯。”
何必和自己過不去?
憂心忡忡,傷的是自己的身;
胡思亂想,傷的是自己的神;
總是煩惱,慌的是自己的心。
往後餘生,遇事想開些,修一顆平常心,才能讓自己過得舒心快樂。
-2-
看不透本質,心必然會亂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生活中,有的母親,喜歡把兒女家當成自己家。
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卻是個“外人”。
老話說:“樹大會分枝,家大要分家。”
兒女成家後,和老人分開住,才是順應自然規律。
作為父母,必須懂得:
一個家庭中,排在第一位置的是夫妻關係,而不是婆媳關係。
彼此若要相處和諧,一定要保持距離,否則就是一場災難。
週日上午,小區花園裡,鄰居黃阿姨一個人低頭不語,神色黯然。
原來,她一大早去兒子家,卻吃了閉門羹。
前不久,黃阿姨的獨生兒子,終於完成了婚姻大事,娶了個漂亮媳婦。
黃阿姨,心裡美滋滋的,別提多開心了。
小兩口新婚之後,兩個人就去自己的房子住了。
這讓黃阿姨心裡很不舒服。
她覺得一家人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多好。
況且,他們上班都忙,沒時間做家務,更不會燒飯。
無奈,倆人去意已決,她也不好阻攔。
好在兩所房子距離不遠,黃阿姨上門也方便。
於是,黃阿姨今天送飯,明天送水果,後天打掃衛生。
一週7天,6天她都出現在兒子家。
剛開始,兒子看見老媽來了挺開心,兒媳也滿臉喜悅。
時間長了,兒媳再看見婆婆登門,該幹啥幹啥,就沒了熱情。
明顯的,兒媳不想讓黃阿姨頻繁來家裡,而她卻不自知。
這個週日,黃阿姨起了個大早。
和麵,切菜,做了香氣撲鼻的韭菜盒子。
然後她就著急忙慌趕著上門。
想讓小兩口趁熱吃,結果是門都沒進去。
黃阿姨說完後,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從兩隻皺紋包圍的眼睛裡淌下來。
我聽了,不免一陣唏噓。
說實話,我能理解黃阿姨的心情,但不贊成她的做法。
她之所以內心會失落,難過。
說白了還是自己搞不清狀況,分不清內外。
她覺得兒子結了婚後,大家都是一家人。
但其實,她的家是兒子的家,兒子的家卻不是她的家。
她沒有搞清楚,這個道理。
現在的年輕人和上一代想法不一樣。
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不喜歡父母過多打擾。
再說他們也需要保留一定的私人空間。
作為長輩,還是儘量不要妨礙他們為好。
如果父母實在想兒子了,可以和孩子們,一個星期聚一次餐。
另外,現在網路方便,也可以打個影片電話。
看看兒子,只要知道兒子過得好就行了。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
彼此習慣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獨立生活是最好的選擇。
兒孫自有兒孫福。
為人父母,要學會放手。
這也是對他們生活能力的一種鍛鍊,畢竟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
如此,家庭關係才能更和諧。
作為父母,也不會因為付出得不到回應,而傷心難過。
-3-
放不下過往,心篤信會苦
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
過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如果一個人放不下過往,執念纏身,那麼她只會感覺苦不堪言。
電影 《我不是潘金蓮》中的李雪蓮。
就是一個糾結過去,念念不忘的典型代表。
農村婦女李雪蓮和丈夫秦玉河結婚8年。
她為了生二胎,就和秦玉河辦理了假離婚。
為了避嫌,兩人決定,彼此不再往來。
可是後來,倆人的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
秦玉河不僅和別人結了婚,對方還懷上了孩子。
李雪蓮肺都氣炸了,就跑去找秦玉河要說法。
沒想到,對方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
不僅耍無賴,還汙衊她是“潘金蓮”。
她咽不下這口氣,憤怒之下,就決定狀告秦玉河。
為此,李雪蓮走上了長達20年的告狀之路。
她,從鄉鎮到縣城,一級一級反映她的問題。
從當初告她丈夫一個人,到最後牽扯一大片。
期間,李雪蓮經歷了無數波折,過程可謂艱難。
但她不撞南牆不回頭,發誓讓所有相關的人都受到法律的懲罰。
哪裡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
秦玉河卻在一次送貨途中,發生車禍意外去世了。
得知此事後,李雪蓮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因為,她的行動,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就這樣,折騰了半輩子,她到最後也沒能證明自己。
活成了一個笑話。
細細想來。
李雪蓮從一個鮮活水嫩的俏媳婦,到後來變成了滿臉滄桑的老太婆。
歸根結底,還是她本人自我設限,畫地為牢的結果。
千不該萬不該,她不該把自己的整個後半生,活在昨日的記憶裡。
有人說:
“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日的衣裳。”
這世上,沒有釋懷不了的往事,沒有放不下的舊人。
只有不願放下的過往和回憶。
學會看淡,放下,才能過開心生活。
握不住的沙,揚了它;
愛不到的人,放開他。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只有在放下那一刻,才會獲得重生。
-4-
有句老話說得好:
“歲月易逝人易老,何苦沒事找煩惱,哪怕只有一分鐘,也要快樂60秒。”
人生苦短,生命有限。
與其為俗事傷感,為過往而憂煩;
不如放下執念,去尋找愉悅,迎接明日的清歡。
生活,沒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如我們害怕的那樣糟糕。
想得開一點;
看得透一點;
忘得多一點。
不糾結瑣事,不糾纏過往,才能更幸福。
願你我的餘生,所有快樂如約而至,所有憂傷隨風而去,心生歡喜過一生。
-End-
作者簡介:紫翹·陌上花開,左手握書,右手執筆,寫煙火人間,也寫詩與遠方,用文字陪伴你,溫暖你。本文轉載自紫翹書桌(ID:jxylsy3377)。

在兵荒馬亂的朋友圈
謝謝你不是為我而來,卻能為我而留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願陪你數盡人生波瀾。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給擺擺 一個愛的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