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一部分老師先發瘋,莫挨老子

文 | 十三姐

西南大學附中某班主任老師群內發瘋罵人事件,經過校方的兩次通報,終於,讓人越來越迷惑了。

先來分析一下整件事的脈絡,一開始戳瞎我們鈦合金眼的是幾張聊天截圖:
一些關鍵詞:莫挨老子、滾遠點、我要是猝死了你們都要對著我的遺體鞠躬、你他媽想去告就去告……
一些網友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老師素質差”,我第一反應是:“這個老師肯定碰上什麼事了,否則不會崩潰到這程度。
大家設想一下,假如你在公司上班,某天在工作群裡突然崩潰,決定“老子不幹了”,臨走時口吐芬芳、大罵四方。這時大家不一定認為是你素質差,人品有問題,只會覺得你被摧殘到臨界點了,給打工狗出氣了、好酷……
再設想另一種情景——你是一個家長,某天在家長群裡突然崩潰,大放厥詞、痛訴弊病,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打算。這時大家可能也只覺得你是被折磨崩了,被逼到撂挑子,做了解恨的事,甚至有點“替天行道”內味兒了。
那麼,換成是一個老師這樣崩潰,就無法設想和解讀這種場景了嗎。

我們再更深度地推斷一下,一個正常人,在一個幾十人大群裡,而且是工作關係的群,要不是情緒已經崩潰,精神受了極大刺激,是斷然不會如此反常的。

通常,不給自己留後路,把自己最不堪一面撕開的,那不一定是狠人,更有可能是被狠人給整了。

再想一下,凡事冤有頭債有主,什麼情況下一個人會在集體場合無差別攻擊,對所有人統一發火?大機率是個體冤屈無處申訴,私下無法解決的情況。

不信你可以代入一下自己平時在公司上班的時候,哪怕有再多的怨氣,會在百人大群裡發洩嗎?如果會,是不是可能私下已無路可走?
有時候走投無路才會對著所有人發無名火,瞭解她經歷了什麼,比了解她在做什麼更關鍵。
可是,從一開始,各平臺媒體的報道,沒有一個帶“故事起因”的,就只有她在群裡發瘋罵人的片段。
後來民間出現一個說法,說有家長先動手打了這個老師,她受到了不公對待導致情緒失控。
當然,這也不一定是真相。這也不一定不是真相。
不管怎麼說,一個老師在家長群公開發瘋、無差別攻擊,肯定是不妥的,我們也可以說這個老師也許真的不太適合做一名一線教師。
有人說不可以容忍,因為她的職業是教師。教師怎麼了,她不是對學生髮飆,在家長群裡她的身份就是個正在上班的成年人,一個普通職員,在老師這個身份之前她首先是一個人。
但我們要討論的不只是這個老師本人,更是背後龐大的教師群體面臨的相似處境和心理狀態。

啥處境呢?粗略說就是“奶奶不疼姥姥不愛”。

看看學校的第一份情況通報
整個通報的意思就一個意思:既然老師罵人已經被你們截圖轉發了,行,給她停職。

你發這個,還不如不發。

就好像你的孩子跟別人打起來了,別人很生氣,結果你身為親媽,上來就一句:“打架了是吧,都看到了是吧,好,我不認這個孩子了。”
他們大概覺得大家就是想看到老師被處理,就是希望看到老師被停職,都覺得只要嚴肅處理老師,就能讓網友滿意,就能大快人心……
唉,雖然這個時代家校矛盾挺多,但是大部分正常人類還是要憑良心的。我們要看真相,要知道一個是非曲直,要遵守公序良俗的。
如果真是因為老師被家長欺負到那種程度,那我不但支援老師發點瘋,還希望她報警,實在不行,打回去。
幹什麼,是老師,就一定要吃啞巴虧?是老師,就一定要比別的職業更耐受?是老師,就要為了息事寧人,逼自己走向瘋癲?
你們是不是把老師當佛了?當佛也行,佛祖要管你飯卡的事嗎。
可能學校也感受到了輿論的壓力,覺得這第一份通報實在說不過去,於是16號又發了第二份情況通報:
“不存在網傳被學生家長毆打的情況”,問題全出在老師自己——
“個人感覺日常工作壓力大”(我理解的意思——只是她個人感覺,不是普遍現象);
“和家長反覆溝通後情緒失控”(我理解的意思——大家正常溝通,是她自己情緒管理不行)。
我特別想知道,飯卡到底什麼問題能把老師溝通到情緒失控。
我也挺想知道,她怎麼個“工作壓力大”,大到公開發飆,拿職業生涯來對賭。

學校忌憚於輿論說他們“不保護自己的老師”,於是就說“家長沒有毆打老師”。

那校方真的保護老師了嗎?看完這份最新通報,我只覺得他們又往老師頭上狠狠敲了幾悶棍。
這不但不會讓我覺得學校鐵面無私,反而會讓我覺得一些人手段狠辣,且善於和稀泥。
有的學校為了粉飾太平,不管什麼事都可以踩在人的尊嚴之上,來求一個“相安無事”。
如果今天老師正常上個班都得這麼委屈,卻只能自己消化;明天學生在學校受委屈了,是不是也要自己消化,息事寧人?
教師這個群體的心理承受閾值,已經架不住繼續加碼了。
老師也是人,心理問題和其他職場人一樣值得被關注。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我不覺得老師發瘋是件壞事,相反,我更願意把它看作為一個分水嶺和警鐘,希望它存在自己的價值。
眾所周知,老師要面臨的不光是來自上面的壓力,還要應付很多熊家長。
在教育的路上,好多老師除了不能安心教書,什麼事都要安心幹,萬一再碰上熊家長節外生枝,老師壓力不大才怪呢。

大家都說家校矛盾多,教育問題多,但實際上,如果細分下來,體制上的問題是有,但由一部分吹毛求疵、把自己當上帝的家長不斷搞事情造成的惡性迴圈,也是很主要的矛盾來源。

就拿他們提到的“飯卡”這事,如果只是正常詢問,溝通,解決問題,老師至於情緒崩潰?至於在群裡做出萬劫不復的事?
學校沒能力,讓本該後勤該做好的事做不好,把所有問題一股腦推到一線老師這兒,還說人家反覆溝通情緒失控……

如果這位班主任老師發瘋真是由熊家長的刁難和羞辱導致的,我覺得這件事就有了它的意義——

老師不慣著熊家長的時代到來了。
撇開這件事,我們來看看當下一線老師腹背受敵的環境。

這些年我聽說過太多把自己太當回事的家長,捅出好多簍子,直接導致家校關係越來越緊張。

昨天早上還聽說某學校家長抱團投訴,說學校安排的秋遊時間不好,不想在期中考試前,怕影響複習,調整到期中考試後,他們又說太冷,怕孩子生病……
老師功課抓得緊一點,有家長舉報;老師管得松一點,也有家長舉報……
孩子在學校正常玩鬧受傷,老師要被家長責罵;孩子在學校不好好吃午飯,老師要被家長投訴……
所有家長,千萬不要以“消費者是上帝”的心態來要求老師為你提供跪式服務。

家長和學校其實是合作關係,合作的專案就是你的孩子。你不是學校的上級,老師更不是你的服務員。
合作關係懂嗎?有啥事,應該先抱著合作的心態,解決問題,而不是舉報合作方。
小孩子都是要走上社會的,學校就是最初的小社會,今天你擔心孩子在學校沒有被老師捧在手心上呵護,明天你怕孩子在學校沒有家裡吃得好,那你千萬別送孩子上學,趕緊請個先生上門教書。

再看看學校對老師怎麼樣呢,今天這件事就是個現實的例子。
老師出了點事,學校是連一丁點都不想找找客觀原因啊!更不想深挖背後的根源,也不想沾上半點關係。
恨不得100%把責任推到老師個人頭上。
沒事的時候小甜甜,我的人。出事的時候牛夫人,不認識。
這老師完全就是學校的工具人,而且還得是不能有情緒的工具人。
我們更希望的是學校把所有人當人,不管這個人是學生還是老師。
出了事一定要站在人的立場去處理,別以犧牲人為代價糊弄一頓就啥事沒有了。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學校作為教育的基石,對待人的態度代表了一切。
而你們追求的安寧、祥和的表象,以及向上彙報時得到“上面”認可的難易程度,大多數家長並不關心。
一個正常社會就應該尊重個體。難道在家校關係框架裡,老師就要一味忍讓毫無道理可言的家長嗎?難道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該被攤到各種與本職沒有關係的任務,去平添他們的負擔和壓力嗎?
壓力大了,誰都會崩。老師不快樂,學生也別想快樂。
一個老師崩潰的時候,其實是全社會的責任。也不要指望平時各種壓力一股腦往上加,老師都天賦異稟地自動消解,絕不崩潰,更不給組織添亂……
一個更需要互相理解、糾正溝通偏差、擺正彼此位置的時代,應該儘快到來,不需要誰慣著誰,也不需要誰害怕誰,大家都堂堂正正,不好嗎。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