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覆盤,讓我們擺脫低水平重複
對於成年人來說,學習的內容10%來自正式培訓和教育,20%來自和他人交流,70%來自工作崗位的實踐。
但是,實踐的積累不會必然帶來能力的提升。
《刻意練習》的作者認為,一個人有可能在一個領域浸潤數年而沒有多大提升,因為他只是在進行天真的練習。
什麼是“天真的練習”?就是漫無目的地、機械地練習,很少看到練習中的問題,也就很少能進行改進,因此,日積月累反而成了低水平的重複。
20世紀90年代,柳傳志閱讀《曾國藩》一書時,對曾國藩的覆盤方法倍加推崇,他不僅將覆盤應用於企業,還將覆盤放入聯想三大方法論中(聯想三大方法論:極強的目的性,分階段實施,覆盤),要求團隊小事及時覆盤,大事階段性覆盤,事後全面覆盤。
聯想認為,覆盤可以考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這也是選拔幹部的重要參考標準——做任何事情,除了看結果好壞,也要看做事的人能否從中學到東西。
如果能夠從失敗中找到原因和改善措施,這種失敗值得寬容。相反,如果成功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成功,這種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02
日常生活中如何覆盤?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覆盤呢?
“覆盤三角”,也就是記錄、反思、提煉這三個動作。
第一步:記錄。
一天過完以後,把你當天或者過往一天的主要發生記錄下來,遇到了什麼人,談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緒怎麼樣……
剛開始的時候,最好老老實實把一整天能記錄的都記錄下來,作為一種刻意練習,作為一種基本功的修煉。
有很多人會懷疑,說記錄會不會是在浪費時間,其背後的意思,實際上是想有一個取巧的辦法,能不花時間也有反思的成果,我目前的看法是,別想多了,還是老老實實、扎硬寨打呆仗。
為什麼要如實記錄?因為我們的大腦不一定靠譜,大腦自己會編造事實,事後就變成了“我以為”,實際上不是真相。記憶有時候是會騙人的。
當我們有一些我們無法接受的情況發生時,如果我們很痛苦的話,大腦就傾向於抹掉那一部分或者掩蓋、改寫一部分,好讓自己變得舒服一點。
第二步:反思。
就某個點、某件事慢慢進行剖析,比如為什麼有這種情緒?為什麼不愉快,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發生?我的判斷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這種判斷?這種判斷是一時的還是一種固有的模式?怎麼做,才能避免?
第三步:提煉。
覆盤到最後,提煉形成行動指南,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
提煉很簡單,就是形成一句話,覆盤到最後,你要找到一句話,用這句話作為你的行動指南,作為你的方法論,作為你的原則和價值觀,然後再去踐行出來。
提煉也不簡單,這句話要求有觸發效應,能夠在一個場景當中有效的指引自己,當你一想到這句話,就會讓自己的行為有所改變。
我們的行為處事要有一套指引體系,要有一套指南。我們要用這些東西去逐漸規範、干預、調整自己的行為,用這些東西去重塑一個不同的自己。
這些指南、指引,實際上就是一些所謂的原則。史蒂芬·柯維的7個習慣就是7個原則,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也是6個原則。
但這些原則是史蒂芬·柯維、稻盛和夫的,不是你的,雖然你很認同,但是它不一定能指導你的實踐,你需要轉化成自己的,擁有自己的原則。
就像達利歐在《原則》當中所指出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總結出你自己的原則,最好將其寫下來,尤其是在你與其他人共事的情況下。”
提煉這個步驟就是直接指向原則,這一步就是為了生產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原則的。提煉的標準最好是:自己的語言,夠具體,一句話,記得住,用得上。
① 好的覆盤首先都是“過電影”
所謂“過電影”,就是對過去發生的事情一幕幕進行回顧。一天結束以後,先把一天的主要經歷過一遍,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今天到底過得怎麼樣,需要做到心裡有數,掌握一定的素材,搞清事實狀況,然後才能梳理出個所以然。
② 復自己的盤
覆盤需要指向自己,如果覆盤來複盤去,找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看到的都是別人的毛病,那就不叫覆盤,那叫批評大會、抱怨大會、吐槽大會。
所以還差一個東西,就是自我批評。有一個詞叫反求諸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覆盤。
③ 覆盤給自己看
當你寫覆盤的時候,不要想著寫給別人看,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寫,自己面對自己。
④ 覆盤自己的痛苦
《原則》的作者達利歐有一個公式:痛苦+反思=進步。沒有經歷足夠的痛苦,沒有痛徹心扉,反思通常也會停留於表面,不會那麼深刻。
所以,當你經歷痛苦的時候,最好把痛苦記錄下來。當然,這種時候還不是反思的最佳時刻,因為你很難保持頭腦清醒。最好是在痛苦之後,進行回顧和反思。
⑤ 好的覆盤會指向並加速行動
我們判斷一個覆盤好不好,不是看你的覆盤的文字寫得好不好,而是看覆盤之後,你有沒有采取相應的行動,有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果。覆盤不是目的,而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
⑥ 好的覆盤需要不斷質疑
覆盤也需要更多的質疑。質疑什麼?質疑自己的基本假設,自己的判斷標準。
這一點是最難的,首先,你要能看到自己行為處事背後的原則和標準,其次,你要能夠對這些原則和標準進行自我質疑。這不是一日之功,這才是覆盤中最難突破的地方。
① 能反觀
很多人在參加一項培訓之後會要求自己進行復盤,但他們更多所做的動作其實叫複習,把學到的東西再過一遍,看看老師講了什麼、做了什麼練習或者最觸動自己的是什麼。
他們更多所做的是記憶或者說強化記憶的行為,從覆盤的角度來看,只是完成了反觀的一部分工作——反回頭去看。
不過,這還不徹底,還要去看看所學的內容如何和自己的工作相結合,如何去落地和應用,從而讓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成果有所改變。還要對照學習的內容,看自己有哪些優勢和不足,找出差距,然後才能有機會彌補差距。
這就是“能反觀”。
② 會反思
“能反觀”之外,還要做到“會反思”。根據史蒂芬·柯維的“觀為得”模型,想法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也就是所謂的“觀”決定“為”,“為”決定“得”。
反思就是從結果倒推,去看看我們當初到底都做了什麼,有哪些行為,然後再去看我們所有行為背後的想法,為什麼要這樣去做,為什麼有這些行為,原因是什麼,背後的信念假設、思維模式是什麼。
比如家裡來了客人,作為家長,你希望自己的女兒將玩具和客人的孩子分享,但是你的孩子的表現令你非常失望,她把玩具據為己有,一點也不願意分享。你剛開始還好言相勸,慢慢變成了言語威脅,最後竟演變成了打罵,家裡立刻變得烏煙瘴氣。
從結果倒推,家裡氣氛不好,發生了什麼呢?原來是你打了孩子。你為什麼要打孩子呢?因為她不願意分享,你覺得非常沒有禮貌。
再去倒推“觀”的層面,你會發現孩子不配合,讓自己在客人面前失了面子。要把玩具跟別人分享,這是你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
再倒推,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很虛偽,孩子卻很真實;你可能會發現,孩子只有先學會擁有,才能學會分享;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之前對待孩子的方式有問題,你讓孩子養成了吃獨食的習慣,沒有學會分享;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直也是這樣,跟人交往不願多付出,只是一味索取,所以孩子也不知道什麼叫付出和分享,等等等等。
最後你一定會在自己身上發現很多問題,這個過程,就是反思,我們用的是“得-為-觀”倒推的方法。
③ 有反省
一般的覆盤,最多到這裡就截止了,實際上,更高層面的覆盤,還要有反省。
有了反省,自己反觀、反思出來的問題,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決,你的固有模式才有可能被調整,你的“木馬程式”才有可能被清除。
反省是從事上,回到心上,去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去除惡念、保持善念。
03
如何有計劃地實踐覆盤?
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僅取決於行動,更取決於行動背後的反饋。日周月年覆盤體系恰似一套評價反饋系統,為人生保駕護航,幫助我們校正方向,少走彎路,順利抵達目的地。
每天過完之後,對當天進行一次覆盤,問問自己“今日何成”,今天過得怎麼樣,今天有沒有什麼收穫,今天學到了什麼,這是每日覆盤。
在做日盤的時候,有幾點注意事項:
① 記錄≈覆盤
記錄,是在幫你找感覺,回顧的過程,就像一個畫素模糊的照片,慢慢變得清晰起來的過程。
② 確定一個固定的覆盤時間
把一件事情固定下來的好處是,到某個點你就會自動去做這件事。就像到點了就吃飯,你會形成一種固定的節奏。
③ 覆盤日記VS覆盤日誌
有人5分鐘就可以寫完覆盤,有人要花1個小時、2個小時才能完成每日覆盤,前者叫覆盤日誌,後者叫覆盤日記。覆盤日誌主要是清單式,列出一些要點和關鍵點,不會長篇大論,相當於內容提要,方便你在繁忙的工作節奏中使用。
④ 對標覆盤
覆盤是行動導向的,也就是說,覆盤是為了更好地行動,如果你覆盤之後不去行動,那覆盤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我們要時常去對標,從每一天的生活中跳出來,去看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去看自己目標達成得如何。
對標覆盤的方法,需要找到一種對照的原則和標準,很多人會用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以及史蒂芬·柯維的“七個習慣”來作為這種參照標準。
(“六項精進”: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2.謙虛戒驕;3.天天反省;4.活著就要感謝;5.積善行,思利他;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七個習慣”:1.積極主動;2.以終為始;3.要事第一;4.雙贏思維;5.知彼解己;6.統合綜效;7.不斷更新。)
每天,當你在做覆盤的時候,就可以對照這些原則和標準,去看自己每天落實得如何,差距在哪裡,如何調整,下一步具體的行動等等。
相對於日盤,周盤的跨度更大。周盤就相當於區域性全景,從相對大一點的畫面來看一個時間段之內的整體情況,退出畫面看畫面,從而可看到共性的東西。
在日覆盤的基礎上,每週覆盤的內容可以增加以下幾個方面:
① 本週主要事件回顧
回顧過去的這一週,主要發生了什麼事,有哪些重大的收穫,取得了哪些重要的進步,跟什麼人見了面,有什麼重要的談話,遇到哪些問題與挑戰,工作專案的進展情況等等。
② 工作經驗總結
這一週發生了很多事,你也總結出了很多原則、方法論和行動指南,針對某一個問題該如何解決,針對某一種會議該如何舉辦,針對某一類事情該如何判斷和選擇,你總有自己的應對措施,那麼它們是什麼,從這一週的實踐來看,它們是否足夠的有效,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把它們整合起來,甚至是挑選出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幾條,對它們進行進一步的打磨更新,然後加入到你的工作經驗彙總表當中去,這些都是你的智慧寶庫,是你據以進一步行動的指南。
③ 價值觀梳理
人是意義的動物,事情只是人追求意義的一個載體。如果僅僅陷於對事情的追逐當中,人就會慢慢喪失前進的動力。
因此,每週的覆盤當中,可以去回顧和梳理自己的使命、願景與價值觀。以下一些問題可以幫你更好的思考這些主題:
-
你為什麼而活著? -
你如何成為父母的驕傲和孩子的榜樣? -
你想從事或者成就的事業是什麼? -
你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最有熱情? -
什麼東西對你來說最重要? -
你的優勢和核心能力在哪裡? -
你喜歡現在做的事情嗎,還可以怎麼做? -
你的客戶或者說服務物件是誰?你想帶給他們什麼?
④ 下週計劃
根據上一週的整體進展,安排好下一週的主要工作計劃。可以按照你的角色、目標、任務來分解你需要做的事情,並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不貪多求大,少就是多。
⑤ 更新原則庫
我們在平時每日的覆盤當中,會提煉出很多的原則,但是這些原則有沒有效,能否得到落地,需要定期進行檢視和更新。有的原則需要加進來,有的原則需要刪除,有些原則需要用新的語言去表述,有些原則互為重複,需要合併同類項。
另外,原則也有大小之分,大原則可能就那麼幾個,事關人生戰略與安身立命的根本;小原則可能有很多很多,甚至是針對做某一件事就有好幾個原則,涉及到更為微觀的層面。
哪些原則是你的大原則,是你的底層作業系統,你需要花時間去琢磨和確定。在更新原則體系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記得住、用得上”。
月盤相當於一個聯結器,一邊連著日盤和周盤,一邊連著年盤。所以,月度的檢視,其結果會是一個訊號,提示我們可能存在的風險並需要及時予以跟進和調整。
月覆盤的主要內容有這幾個方面:
① 梳理月度大事記
② 找出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以及最待改進的一件事
過往的一個月,哪件事做得最好、最讓自己滿意、收穫最大,為什麼?這件事帶給你的驚喜或者體驗是什麼?你是怎麼做成的?可以將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作為你的成就事件進行拆解,總結其中的要點、方法、原則以及套路。
相反,也需要找出一件最需要改進的事情,為什麼是這件事,自己對此耿耿於懷的原因在哪裡?這件事對於自己的影響可能是什麼?
③ 找出收穫最大的一個點
④ 檢視各類習慣的推進情況
⑤ 檢視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內在狀態
⑥ 檢視年度目標落地進度
⑦ 梳理問題和風險
過去一個月暴露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為什麼它們會出現或持續存在,從這些問題中看到自己哪些固有的模式,這些模式帶給自己可能的風險是什麼?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和風險,過往曾經做過哪些努力,過去的一個月又做了哪些努力?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和風險,結果可能是什麼?
⑧ 尋找發力點
透過過往一個月的表現,摸索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自己的發力點應該定位在哪裡?
⑨ 尋求反饋
可以找一個自己信得過並且對方也能夠責善(勸勉從善)的人作為你的教練,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範圍內尋求對方的反饋。
⑩ 制定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下個月的重點工作是什麼,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點在哪裡,什麼地方需要加強,什麼地方需要暫時放緩,可以新啟動或暫停哪些事情,據此羅列出一個初步的行動計劃。
年盤,需要透過對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維度的全方位梳理,找出人生定位、發力點,並制定出新的年度戰略與行動計劃。
這個過程,有時需要藉助一些問題來思考,幫助我們進行更好地梳理:
我在過往這一年的關鍵成就事件有哪些?
在過去這一年,我最深刻/痛/的領悟或者經驗是什麼?(一個點足矣)如何用這個領悟和經驗去指導未來的行動?
如果現在是過往這一年的1月1日,我會怎麼過這一年?(比如在有些事上你會怎麼處理?)
說說你的過去:你在哪裡出生,在哪裡長大,在哪裡讀書,在哪裡工作,這麼多年你的關鍵成長事件,這麼多年你的成長心得和收穫?
回到自己的終極目標,展望當一切都完成的時候,你想要的一切都已經擁有的時候,你會做什麼,你在哪裡?
假設今天是你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最後一天,你會留下什麼遺言?亦或,你這一輩子會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麼遺產?
你的優勢是什麼?
你在未來一年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你的使用者是誰?他們的苦與痛是什麼?你的核心產品會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購買你的產品或者服務?
04
小結
《小王子》這本書裡說到,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
透過持續的覆盤,不斷去看自己、看生活,慢慢地,我們看的能力會提升,這種提升依靠的不是知識的積累、廣博的見聞,而是心力的提升。
心明才能眼亮,人的覺察力、洞察力並非來自於眼睛,而是來自於心。
每一個創匠都有自己獨特的夢想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務必聯絡,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500VC+社群機構成員單位:IDG、軟銀中國、紅杉資本、賽富基金、高瓴資本、淡馬錫、祥峰資本、騰訊投資、招商局創投、大鉦資本、高榕資本、君聯資本、晨興資本、經緯中國、啟明創投、愉悅資本、今日資本、聯創永宣、真格基金、中金資本、華映資本、創世夥伴資本、達晨創投、紀源資本、戈壁投資、北極光創投、鐘鼎資本、原始碼資本、浙商創投、東方匯富、聯想之星、平安創投、中興合創、復星、中信資本、紫輝創投、景林投資、普華基金、毅達資本、五嶽資本、貝塔斯曼、盛世投資、藍馳創投、光速中國、中國文化產業基金、梅花創投、海爾資本、雲峰基金、華創資本、金沙江創投、 盛景母基金、華蓋資本、光控眾盈等2千家知名投資機構8400餘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合作。(排名不分先後)

(知識星球500VC正式開通,業務交流撮合,投資乾貨資料分享,社群擴充套件人脈三位一體,定期拆書分享,歡迎大家快速掃碼)

500VC+社群產業成員單位:阿里巴巴集團戰投部、騰訊集團投資部、湯臣倍健集團投資部、北汽產業基金、字節跳動投資部、海瀾集團投資部、貝殼集團投資部、溫氏集團投資部、老窖集團投資部、騰訊雲投資部、美菜投資部、人民網創投、天津泰達集團投資部、紅星美凱龍集團戰投部、京能集團戰投部、泰格醫藥集團投資部、中國電子投資部、國家航空產業基金、58產業基金、傳音控股集團戰略投資部、順豐投資、百度資本、九牧王集團投資部、金山辦公投資併購部、易鑫集團投資部、用友集團戰投部、光大控股股權投資部、同方投資、德邦物流集團戰投部、華潤創業基金、科大訊飛集團投資部、保利資本、螞蟻金服集團戰投部、碧桂園集團戰投部、顧家集團戰略投資部、安妮股份戰投部、平安財智投資、新奧基金、一汽投資、博彥科技集團投資部、VIVO集團投資部、平安創新投、好未來教育集團戰投部等等超過500家集團戰投部門同仁加入(排名不分先後)
500VC+創始人社群:
創始人及聯合創人均可加入,我們全方位為您加速
歡迎更多有需求同仁加入500VC社群
-
微信聯絡:yurenlvji(加好友請務必註明:單位、姓名、專案名稱 符合科創板要求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