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
橄欖球員腦病之謎解開:撞擊激活了潛伏病毒

圖源:PeopleImages/Getty
2015年,一部反映橄欖球運動員在退役後大量罹患腦部疾病的紀錄片《震盪效應》曾引發不小的轟動,片中描述了美國橄欖球大聯盟的球員們出現CTE(慢性創傷性腦病變)的比例非常高,有專家甚至認為這一比例高達99%。許多著名球星在退役後幾年內就因為嚴重的腦病出現精神錯亂等問題,英年早逝。雖然各方都在逐漸重視這個問題,但是產生這種損害的機理一直不是很清楚。
近期塔夫茨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頭部受傷可能啟用潛伏在我們大腦中的病毒被啟用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神經損傷。許多人腦中潛伏著某些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HSV),這些病毒通常處於休眠狀態。然而,頭部撞擊、震盪可能打破這種平衡,啟用這些病毒。啟用後的病毒會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大腦炎症,進一步促使神經元損傷和退化,增加患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文章連結: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69583?et_rid=1018944675&et_cid=5486879
專家呼籲不要再將BMI超標與疾病劃等號

圖源:Christian Heeb/laif/Redux
在《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上發表的一份報告中,一支由50多名醫生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認為,肥胖並不總是一種疾病,呼籲對肥胖進行更細緻的定義和新的診斷標準,避免將肥胖汙名化。據估計,有關肥胖的定義BMI指數是由一位比利時數學家在19世紀30年代提出的,按這個標準全球有超過10億人都算肥胖。但是多年來的醫學實踐證明,雖然肥胖與心力衰竭、2 型糖尿病和骨關節炎等一系列疾病關聯,但是同樣突出的是很大比例BMI指數較高的人群身體非常健康,代謝正常,體格強健,更不用說那些喜愛健身,肌肉比例較高的人群,BMI同樣經常超標。全球已有 75 多個專業團體認可該報告,其中包括美國心臟協會、歐洲內科醫學聯合會和世界肥胖聯合會等。
專家呼籲把重點放在超標的脂肪上,雖然沒有固定的肥胖閾值,但當男性體脂率超過 25% ,女性體脂率超過 30-38% 時,通常被視為體脂過量。而這才是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的真正元兇。他們建議將肥胖分為臨床前肥胖和臨床肥胖,前者指一個人體內脂肪過多但器官功能正常;後者指過多的脂肪損害了身體的器官和組織。

文章連結:
https://www.thelancet.com/commissions/clinical-obesity
6000萬年前的靈長類生雙胞胎是常態

圖源:Pixabay
一項新研究顯示,我們的靈長類祖先在6000萬年前普遍產雙胞胎,而不是現在常見的單胎。這項研究由美國西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完成,顛覆了之前對靈長類生殖行為的理解。
研究人員透過對近千種哺乳動物的繁殖和體型資料分析,包括靈長類動物,揭示了雙胞胎在靈長類進化歷史中的重要性。他們發現,早在50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的生殖模式就開始從多胎向單胎轉變,這是為了適應逐漸增大的體型和腦容量。單胎生育為胎兒提供了更多的成長空間,進而提高了存活率和進化優勢。研究表明這種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次出現過,這種反覆變化表明單胎生育對靈長類動物的生存和進化更有利。現代人類和絕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通常只生育一個後代,但有少數例外,如一些溼鼻猿(包括狐猴、懶猴和樹熊)和南美洲的狨猴和絹毛猴,它們仍然產雙胞胎。

參考文獻: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cience/primate-ancestors-gave-birth-twins-60-million-years-ago
職業網球手認為網球的質量普遍存在問題

圖源:Mattie Lubchansky
近日,體育和文化網站Defector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了職業網球圈內日益增長的對網球質量下降的擔憂。許多參加ATP巡迴賽和大滿貫賽事的頂級球員都或多或少的談到,從2020年開始,網球在空中的飛行速度出現了變化,很多球明顯變慢了,這會導致球員的技戰術需要重大調整:網球比賽靠的就是對方接不住、接不到來得分的,如果球太慢,那麼被救回來的機率將大大增加。而且更讓他們抓狂的是,每站比賽的球可能都會有所變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
雖然球員可以透過增加擊球速度、更換拍弦等方式提高球速,但是那也會增加身體關節和肌肉的負擔,增加傷病的可能。球員們表示:我們不懂技術,但是希望製造商們正視這個問題,使用更好的材料和生產工藝來保證網球的一致性,否則今後的比賽會更像是在賭博。

每發子彈都有個性,狙擊手會瘋。
文章連結:
https://defector.com/has-the-tennis-ball-gotten-worse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
擴充套件閱讀
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主編因爭議言論辭職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