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肥胖問題越發普遍,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難題。走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體型肥胖的人,大家茶餘飯後也常討論減肥話題。可別小瞧肥胖,它可不只是讓人身材走樣,還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代謝性疾病緊密相連,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在這一背景下,科研人員不斷探索肥胖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力求找到突破點。
近期,J Biomed Sci上發表的一項研究Blocking the SIRPα-CD47 axis promotes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of exosomes derived from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and improves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sm in mice為我們帶來了令人振奮的訊息。
脂肪組織在人體的代謝過程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就像一個複雜的化工廠,不僅能儲存能量,還能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而脂肪組織來源的外泌體(AT-Exos),作為脂肪組織與其他器官溝通的“信使”,在代謝調控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在肥胖狀態下,AT-Exos會發生哪些變化,又會對身體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這正是此次研究聚焦的重點。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深入探究了飲食誘導的肥胖與AT-Exos之間的關係,以及靶向SIRPα-CD47軸在改善肥胖相關代謝紊亂方面的潛在價值。下面,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這項研究的重要發現。
研究結果顯示,飲食誘導的肥胖對AT-Exos的脂質和miRNA組成有著顯著影響。在肥胖小鼠體內,AT-Exos的分泌量大幅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其脂質成分也發生了明顯改變。以vWAT-Exos和BAT-Exos為例,在高脂飲食(HFD)餵養的小鼠中,這兩種外泌體中的鞘脂、磷脂醯乙醇胺等多種脂質含量,與低脂飲食(LFD)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
同時,肥胖還導致vWAT-Exos中miRNA的表達出現失調。研究人員經過細緻分析,鑑定出了一些與肥胖密切相關的miRNA,其中miR-200a-3p和miR-200b-3p在肥胖vWAT-Exos中表達上調,屬於“促肥胖”miRNA;而miR-125a-5p、miR-125b-5p和miR-455-3p則表達下調,可看作“抗肥胖”miRNA。並且,這些miRNA在不同脂肪 depot來源的外泌體中,表達模式各不相同。

圖 1:飲食誘導的肥胖影響AT-Exos的脂質組成
深入研究發現,miR-200a-3p和miR-200b-3p促進肥胖的機制與PI3K/AKT/mTOR通路密切相關。當在3T3L1細胞中過表達這兩種miRNA時,參與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表達會上調,相關蛋白質水平也隨之增加,進而促進細胞內的脂質積累;反之,若沉默這兩種miRNA,脂質積累則會受到抑制。
不同來源的AT-Exos對脂肪細胞的炎症和代謝穩態影響各異。肥胖vWAT-Exos彷彿是“搗亂分子”,它能顯著促進炎症反應和脂質積累,致使脂肪細胞功能紊亂,加劇肥胖相關的代謝問題;而肥胖iWAT-Exos和BAT-Exos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保護者”的角色,它們具有促進脂質分解的作用,對代謝起到一定的保護效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阻斷SIRPα-CD47軸展現出了巨大的治療潛力。研究表明,阻斷這一軸後,巨噬細胞對肥胖vWAT-Exos的吞噬作用明顯增強。在動物實驗中,SIRPα缺陷的巨噬細胞使小鼠對飲食誘導的肥胖抵抗力大增,小鼠體重增加幅度減小,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顯著改善,組織炎症也有所減輕。這一發現為肥胖治療開闢了新的方向。

圖 2:阻斷SIRPα-CD47軸減輕vWAT-Exos誘導的代謝紊亂

圖 3:小鼠中SIRPα缺乏減輕高脂飲食(HFD)誘導的脂質失調和組織炎症
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系統剖析了飲食誘導肥胖條件下,不同脂肪組織來源的AT-Exos的脂質和miRNA組成變化,明確了vWAT-Exos在肥胖相關代謝紊亂中的關鍵推動作用,以及部分miRNA的促肥胖機制。
更重要的是,發現阻斷SIRPα-CD47軸能夠改善肥胖小鼠的代謝狀況,為肥胖及其相關併發症的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潛在靶點和策略。這一成果無疑為肥胖治療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看到了攻克肥胖難題的希望。期待未來相關研究能夠不斷深入,將這些理論成果轉化為實際的治療方法,幫助眾多肥胖患者擺脫疾病困擾,重獲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Lin YK, Pan YF, Jiang TY, et al. Blocking the SIRPα-CD47 axis promotes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of exosomes derived from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and improves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sm in mice. J Biomed Sci. 2025;32(1):31. Published 2025 Feb 28. doi:10.1186/s12929-025-01124-y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