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放出憋了幾年的大招,沒想到沒傷著對手,先傷著自己了。
FSD入華當天,特斯拉股價暴跌超8.3%,市值蒸發超6000億元。這一次,外來和尚怎樣才能念好中國市場這本經?
只是不論藉助什麼外力,也需要特斯拉自己配合,協調、融入、升級。FSD入華只是剛開始,接下來才是重點。
特斯拉放出憋了幾年的大招,沒想到沒傷著對手,先傷著自己了。
說的正是最近入華的特斯拉FSD。
FSD的全稱是“Full Self-Driving”,翻譯成中文就是“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但特斯拉很有自知之明,在特斯拉中國官網將其改名為“FSD智慧輔助駕駛功能”。
馬斯克之前在財報電話會上坦承,FSD入華面臨著多重難題,比如中國複雜的公交車專用道。
目前看來,馬斯克還是太樂觀了。
汽車博主陳震,一次測試之後,喜提7個違章,可能要重考科目一了。

懂車帝的測試更狠,發生了34次違章,一本駕照都不夠扣的。

不僅分不清公交車道能不能走,遇上北京胡同裡騎電動車的大爺大媽,以及不常規的紅綠燈等極具中國特色的情況,FSD的智力直線下降。

原以為是攪動中國智駕市場的鯰魚,到頭來卻先給交警大隊上了強度。
FSD入華當天,特斯拉股價暴跌超8.3%,市值蒸發超6000億元。
這一次,外來和尚怎樣才能念好中國市場這本經?

被馬斯克視為特斯拉“靈魂”的FSD,在入華前可謂萬眾期待。
它是基於純視覺方案的高階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包,依靠攝像頭捕捉畫面,再借助 AI 進行判斷,實現諸如車道保持、自動泊車、交叉路口輔助駕駛等功能。
此前在美國推廣時,FSD頗受當地車主好評,饞得中國特斯拉車主望眼欲穿。

當FSD入華的訊息傳出之後,立即湧出多個相關熱搜,比如有人連續開了四個多小時直播,有人將FSD版車型租金炒到兩萬多。
然而,很快人們發現這只是個“殘血版FSD”。
其中原因,馬斯克解釋過:一邊是在華訓練資料無法出境,另一邊美國又不允許FSD在華訓練。
這就導致,特斯拉全球累計的200億公里訓練資料中,中國複雜場景佔比不足 3%。
為了強化FSD的能力,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會在網際網路上找一些中國道路的影片,然後拿去給FSD先訓練著。

結果不出所料:看影片練習,總是不如實地走上一遭。
經過測試,FSD在部分場景下的確表現很強,比如應對加塞、緊急剎停、行人橫穿等場景控制優秀,面對高架橋下大麴率掉頭、無標線窄路會車、有紅綠燈的環島等複雜場景也很流暢。
可是中國的交通環境,路況的複雜程度,和歐美大有不同,所以FSD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不在少數。
比如其對於行人的處理很謹慎,基本就是看到人直接停下。
在進小區識別到旁邊的保安大爺時,一動也不敢動。

在衚衕這樣的窄路中,由於各類交通參與者較多,FSD被騎電動車的大爺大媽一擠就不知所措。
如果這還可以說是禮讓行人,那麼實實在在的違章就真的讓車主頭大了。
由於規則的本土化適配不良,FSD經常駛入非機動車道。陳震在測試時,就出現了駛入非機動車道的違章。

此外,它會識別最傳統的單一訊號燈,但遇上地面訊號燈等其他型別的紅綠燈,可能會視若無睹,連闖紅燈。而有時,看到燈杆上掛的紅燈籠,它又會錯誤地識別為紅燈。

除了闖紅燈外,特斯拉FSD還存在頻繁壓實線變道的問題。根據一特斯拉車主測試影片顯示,FSD在變道中,甚至出現十分鐘實線變道四次的情況。
還有博主稱,目前特斯拉FSD不能識別公交車道,總是喜歡走公交車道。
看完FSD的一系列神操作,網友銳評:我給FSD打88分,還有12分在交警那兒。

特斯拉FSD,從獵人變獵物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上海正式奠基。
一年之後,國產Model 3正式對外交付。
彼時的特斯拉被視為一條鯰魚,攪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動優勝劣汰。
特斯拉FSD在入華前,也被認為是另一條鯰魚,劍指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智慧化。

然而按照部分網友的調侃,現在的情況卻成了這樣。
入華前:一落地吊打國內!
入華後:它還只是個孩子啊!
目前為止,FSD不僅沒能碾壓國內同行,甚至還有從獵人轉為獵物的風險。
第一,價效比是先天硬傷。
雖然是“殘血版FSD”,但其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卻比海外市場還高。
FSD的海外售價為8000美元,而在中國,使用者需支付6.4萬元購買FSD套件,若已購買售價3.2萬元的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套件,則需在此基礎上額外支付3.2萬元即可升級。
6.4萬元的價格,高於任何國內廠商的方案。

相比之下,理想汽車智駕免費開放,華為ADS高階包月費已降至199元。
更狠的是比亞迪,將智駕下放到7萬元級車型,扯出了“智駕平權”的大旗。還有五菱,甚至打算進一步下探到5萬元級別。

對於智駕,消費者的心態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你可以收費,但不能太貴。”麥肯錫2024年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智駕功能的付費意願集中於1萬元以下區間。
毫無疑問,智駕已經是必需品,但準確來說,目前它只是“準”必需品。
所以何小鵬甚至認為,高階智駕要想在全球推廣落地,必須做到“軟體免費”。
第二,體驗感可能是致命傷。
第一波車主和博主測試完FSD之後,一些網友得出這樣的結論:花6萬4給自己吊銷駕照;花6萬4幫馬斯克打工收集資料……
有人將這結果歸咎於“殘血版FSD”。但“滿血版FSD”難道就有一戰之力嗎?
陳震此前在海外就測試過“滿血版FSD”,也遇到了左轉時逆行、輔助泊車時壓線甚至撞護欄等問題。完事後,他直言,如果以這樣的表現來中國的話,FSD大機率得天天上熱搜。
換句話說,即便入華的是“滿血版FSD”,也不一定能打得過中國同行。
特別是華為ADS 2.0智駕系統,憑藉雷射雷達融合方案與本土化資料優勢,儼然成了特斯拉FSD的最大勁敵。餘承東還多次公開喊話:“即便不帶雷射雷達的華為智駕,效能也優於特斯拉FSD。”

其他有實力的中國車企,一邊也早已實現常見的輔助駕駛功能,另一邊得益於對中國場景的熟悉,在某些方面的智駕水平還要優於特斯拉FSD。
實踐出真知。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對特斯拉漸漸祛魅。
根據J.D.Power最新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自動駕駛系統的信任度已從2023年的51%上升至68%,首次超越特斯拉。

水土不服,能破解碼?
中國市場,是特斯拉的必爭之地。
去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出現了罕見下滑,同比下降1.1%。中國可謂是其唯一亮點:同比增長8.8%。
而且,中國市場在特斯拉全球市場中的佔比已經高達37%,超過美國本土的35%。

然而與此同時,國內對手給特斯拉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Model 3銷量被SU7反超,銷冠失守;2024年第四季度,比亞迪純電車銷量超越特斯拉,電車王座也被迫讓位。智駕方面,國內高階玩家已經盯上了L3,價效比玩家則是要開啟“全民智駕”。
這樣的環境下,特斯拉FSD,不論是“殘血”還是“滿血”,是騾子是馬都必須儘快拿出來溜溜了。
否則等時過境遷,曾經的殺招將淪為“炒冷飯”。
只是從目前的網上反饋來看,FSD在中國的表現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以至於有人吐槽:本來以為FSD落地是跟華為扳手腕,結果你跟我說跟交警扳手腕。

說實話,FSD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可謂在“意料之中”。
一方面,國內交通規則和環境與國外不同。比如馬斯克承認目前還解決不了的“公交車道”難題,由於中國公交車道的動態限行,有時允許私家車通行,有時又不允許,這就要求演算法具備即時動態決策能力,特斯拉FSD僅靠網上影片訓練恐怕是不夠的。

對此,網友的評價是:就像一個在國外學中文的人,學得很精通,回到國內,在大部分時候都能很好應對,但在一些入鄉隨俗、十分本地化的場景裡,很可能會露出馬腳。
另一方面,華為、小鵬等本土玩家採用“雷射雷達+視覺融合”方案,而特斯拉是純視覺方案,在一些極端場景裡更可能存在感知盲區。之前在北美,特斯拉就曾在濃霧天氣下出事故,車輛沒識別出橫向行駛的火車,還好司機反應快才避免悲劇。

餘承東也曾說過:“不用雷射雷達的FSD,在中國註定是瘸腿巨人。”
由於政策原因,目前FSD想要在中國市場和國內高手掰手腕,很可能需要外力了。
比如接入車路雲網絡,車路雲一體化,讓車輛、道路和雲端實現資料互通、協同工作,從而實現更智慧、更安全的駕駛。

只是不論藉助什麼外力,也需要特斯拉自己配合,協調、融入、升級。
FSD入華只是剛開始,接下來才是重點。
穩紮穩打,說不定冷飯也可以被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