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

作者:主創團·多多黛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閨蜜吐槽,因為孩子的事和老公大吵了一架。


晚上吃完飯,兩個孩子在客廳看電視,老大要看《動物世界》,老二要看汪汪隊,爭執不休。
老二嘴裡喊著鬧著撒潑,憑著一己之力,搶了遙控器,關了電視。
老大見狀,推了弟弟一把,老二摔倒,額頭正巧磕到了茶几。
老公聞聲出來,看到摔倒的老二,衝著老大一陣吼:
“你都上小學了,弟弟才幾歲,你不會讓著他點?”
老二得逞,爸爸抱著他坐在沙發上看動畫片。
老大呢,眼淚汪汪地站在一邊,扯著嗓子質問閨蜜:
“你們為什麼要生弟弟?我討厭他!”
“你們全都愛弟弟,不愛我!這麼喜歡弟弟,為什麼還要生我?”

閨蜜說,那一刻,看著委屈的老大,心都碎了。
為什麼要生二胎?
很多人會說,想讓孩子多個手足,一起長大不孤單,兩個人能相互幫襯。
畢竟,曾經一張《獨生子》的照片,刺痛了無數獨生子女。
可是,二胎生起來容易,養起來卻很難。
二胎家庭
最委屈的是老大
二胎家庭,最怕的就是,父母無法公正對待兩個孩子。
看過一期《少年說》,一位女孩在天台喊話。
女孩有一個妹妹,妹妹常常“招惹”她,每當她想教育妹妹時,爸爸總是不管事情真相,直接教訓女孩。
女孩在臺上委屈的央求:
“爸爸,能不能試著相信我一次。
爸爸卻搬出了孔融讓梨的典故:
“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又比他大,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
女孩不解,追問爸爸:
“為什麼每次是她做錯了,卻要我道歉。
爸爸淡定回應:
“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女孩哽咽:
“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最後,女孩委屈落淚。
孩子的內心敏感而脆弱,他能從一絲一毫中捕捉到父母的不公平。
長期生活在不公平的環境中,大的兒童極易情緒紊亂,產生焦慮痛苦;
會嫉妒弟弟妹妹,表現出明顯的敵意,甚至是攻擊性行為;
嚴重的,還會出現各種生活能力“退化”,突然特別依賴父母。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同胞競爭障礙”。
之前,一位嘉賓在《奇葩說》就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的大兒子在5歲的時候,開始在家裡用四肢爬行,要求吃奶嘴……
醫生一語道破真相,大兒子是在模仿弟弟。
他天真地以為,只要他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就能獲得(父母)同樣的關注和愛。
另一位嘉賓也說過,女兒看弟弟的眼神,都透露著——我“恨死”你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呼喚父母的愛。
如果父母不能及時化解和引導,最終會毀掉手足親情。
2018年,一位5歲小女孩趁家長不注意,將襁褓中的弟弟扔下樓,致其當場死亡;
2019年,四川南充13歲女孩認為父母偏愛姐姐,坐火車離家出走;
……
其實,每一個有同胞競爭障礙的孩子,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父母∶
“我想被愛!” “我想被看見!”
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我們總以為,孩子生下來,有那層血緣關係在,他們就一定會天生相愛。
可是,手足之情在心,而不在於血肉關係。
比起血脈的聯絡,更重要的是愛的羈絆。
要有手足之情,得先有愛!
1、全心全意愛老大
二胎的初衷,是給老大一份手足之情,而不是剝奪他被愛的權力。
所以,解決二胎矛盾的唯一訣竅,就是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地愛老大。
有一位朋友,她家姐弟倆相處十分融洽,弟弟崇拜姐姐,姐姐愛護弟弟,羨煞旁人。
朋友說,二胎,真正需要多關注的是老大。
姐姐想要“抱抱”的時候,自己會放下手上的任何事情,去抱抱她。
姐姐想吃弟弟的食物從不阻止,因為她不想特定,這個食物專門是給弟弟吃的。
特意設定了“姐姐專屬時間”,每天15分鐘。在專屬時間內,全心全意的和姐姐在一起,用心抱抱姐姐,陪姐姐小玩一會兒,讀讀繪本聊聊天。
朋友解釋,老大已經有了心理需求,需要更多的情感呵護;而老二,還停留在生活需求,照顧好吃喝就行了。
當家裡大人們把更多的愛給予老大時,當他確信自己擁有著無條件的愛,愛也會在他的內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最先享受到老大愛心結果福利的便是老二。
你愛老大的樣子,最終就是老大愛老二的樣子。
2、父母放手,讓老大老二自己去相處
球球討厭弟弟,“我吃西瓜肉,他吃西瓜皮”、“我不讓你吃、我不讓你喝”,都是球球常掛在嘴邊的話。
隨著節目組鏡頭的深入,才發現問題出在爸爸媽媽身上。
爸爸強硬地要求球球和弟弟分享,球球拒絕,爸爸告訴她,不分享就是自私的小孩。
在二胎、三胎家庭裡,孩子間的矛盾,最怕父母強行干預,強行要求老大讓老二。
這些都會給老大造成一種“我所有的苦難,都是因為老二出現”的錯覺。
長此以往,同胞關係,只會越來越僵硬。
相反,當父母學會放手,從二胎的競爭中退出,孩子會自行摸索如何相處,手足關係反而會變簡單,變親密。
這一點,在球球和弟弟身上效果顯著。
在球球爸暫時離開2小時後,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球球和弟弟。
阻止弟弟玩危險的耳機,幫弟弟開啟水壺蓋,把自己的水果餵給弟弟吃,處處都是暖心大姐範。
讓孩子自己去打鬧,去和好,去熟悉彼此,去溫暖彼此。
當他們找到了合適的相處模式,適應了各自的角色,矛盾就少了,手足就親密了。
3、多賦予老大權利,樹立老大地位
小孩子天生是慕強的,一個無所不能的老大,天然的就會吸引老二的目光。
想通了這個問題,平衡二胎就又多了一招。
在我們家,兩個孩子發生爭搶,會把爭奪的東西拿過來,交給姐姐去處理。
弟弟想拿姐姐的玩具,一定會勸阻:
這是姐姐的東西,你必須得到姐姐的同意。
平時也會有意在弟弟面前誇姐姐:
“姐姐跳舞真棒。”
“姐姐會炒西紅柿雞蛋了,很厲害喲。”
“姐姐今天給你講了故事,姐姐對你真好呀。”
久而久之,弟弟覺得姐姐厲害又能幹,什麼都會,就成了姐姐的小迷弟、小跟屁蟲。
姐姐被賦予了權利,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覺得當大孩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非常樂意照顧弟弟。

弟弟敬著姐姐,姐姐護著弟弟,手足之情悄然而生。

寫在最後:
有人曾深情地說,生多胎不是因為有錢,也不是因為一定要男孩或女孩,而是想給孩子留下一個親人。
手足親情,是世界上最溫暖的聯結。
可這份情,不是憑空而來,是需要後天的維護和培養。
相親相愛的多個孩子背後,一定藏著老母親的用心“經營”。
養育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分男女,不論大小,認真地愛每一個孩子。
尤其是好好愛那個大孩子,讓滿滿的愛,經由老大,流向老二。
點個“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一生很長,父母會老去,朋友會走散,唯有手足,才是最長情的相伴。

來源簡介: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