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大棒剛揮下,中國金融“國家隊”直接抄底!
4月7日,美國再次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50%關稅,試圖用老一套的霸凌手段逼中國就範。結果呢?
在“全球黑色星期一”的恐慌情緒中,中國資產表現出了較強韌性。4月8日早間,中國央行和中央匯金公司直接攤牌——“中國版平準基金”正式登場!央行、中央匯金公司集體發聲力挺A股。匯金負責砸錢買股票,央行承諾無限彈藥支援。

這一訊息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截至當日午間收盤,三大股指集體收漲,其中上證綜指收漲0.91%。
這一招不僅穩住了A股,更是在中美貿易戰的棋盤上,直接落下一枚金融核彈!
它擺明了告訴華爾街:“想靠金融戰搞垮A股?做夢!”
一、什麼是“中國版平準基金”?為什麼現在出手?
平準基金,簡單說就是政府主導的“救市基金”,在市場暴跌時大舉買入,穩定信心,防止恐慌性拋售。國際上,日本、韓國、中國香港都曾用過類似手段對抗金融危機。 而這次中國的平準基金,由中央匯金(國家隊主力)牽頭,央行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援,規模可能高達數萬億!
為什麼現在出手?因為美國關稅戰已經引發全球市場恐慌,4月7日A股暴跌,外資瘋狂出逃,這時候再不亮劍,金融市場可能陷入惡性迴圈。 這次出手,傳遞三個關鍵訊號:
1. 中國不會坐視金融市場被美國狙擊——你想用關稅打擊中國經濟?我先穩住股市,讓你無處下手!
2. 中國有足夠的金融武器庫——匯金+央行+央企集體增持,彈藥管夠,不怕你華爾街做空!
3. 貿易戰升級?中國奉陪到底!——你加關稅,我穩股市;你搞金融戰,我直接抄底! 二、國家隊出手,對中美貿易戰意味著什麼?
美國打貿易戰的核心邏輯,就是**用關稅打擊中國出口,用金融市場動盪逼迫中國讓步。
但這次中國平準基金的出手,直接打亂了美國的算盤!
(1)金融穩,則貿易戰穩!
貿易戰的勝負,不僅看關稅高低,更看經濟韌性。如果A股崩盤,企業融資困難,外資撤離,中國經濟就會被動搖。但現在,國家隊直接託市,確保金融市場不崩,企業融資渠道暢通,外資不敢輕易做空。美國想用金融戰施壓?沒門!(2)削弱美國關稅戰的威懾力
美國加關稅,最怕的是什麼?怕中國反制,更怕中國根本不怕!
過去幾年,中國已經證明,關稅戰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農民、科技企業、消費者都在叫苦。現在中國金融體系穩如泰山,美國關稅大棒的威懾力直接打折! (3)倒逼美國內部矛盾激化
美國股市現在全靠美聯儲放水撐著,一旦中國金融市場穩住,而美國因關稅戰導致通脹再起,美聯儲還敢降息嗎?不敢降息,美股就可能崩盤。到時候,美國企業、選民、華爾街全都會把怒火噴向特朗普政府!三、這次出手,比2015年救市更狠!
2015年股災時,中國也曾動用國家隊救市,但當時是被動防禦,且資金來源有限。而這次完全不同:
1、央行直接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援,意味著匯金可以無限買買買,直到市場穩定。
2、央企集體增持,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巨頭同步出手,形成“國家隊叢集作戰”。
3、政策組合拳,保險資金入市比例提高、上市公司回購潮爆發,全方位護盤。 這說明什麼?中國已經吸取歷史教訓,金融防禦體系全面升級,美國再想用金融戰施壓,只會踢到鐵板! 四、未來可能的大招:金融反制+產業升級
平準基金只是第一步,如果美國繼續加碼關稅戰,中國還有更多後手:
1、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減少對美元體系的依賴。
2、限制美國金融資本在華獲利,比如審查華爾街投行、限制美元結算。
3、加大科技產業扶持,用國產替代打破美國技術封鎖。 一句話:你想打貿易戰,我陪你打;你想打金融戰,我直接掀桌子!
總之,中國不惹事,但絕不怕事!
美國以為還能用關稅大棒嚇住中國,卻不知道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2018年的中國。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最全的產業鏈、最穩的金融防禦體系,你加關稅,我穩股市;你搞制裁,我搞替代;你玩金融戰,我直接抄底! 這次平準基金的出手,就是最明確的訊號:
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金融戰,中國穩如泰山!美國,準備好接招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