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羽專欄|特朗普“解放日關稅”:重塑世界經濟秩序,還是回到舊時代的保護主義?

Arthur是GOWISE寰球睿達澳新地區的國家合夥人、Synergy Co思能集的創始人,同時擔任Synray Partners信瑞資本的高階合夥人。他是澳大利亞金融服務牌照(AFSL 514063)持牌機構RMS的持牌代表,長期專注於企業投資併購與“走出去”戰略的落地實踐。
Arthur曾主導並深度參與多個涵蓋房地產、金融與教育科技、重型卡車、文化娛樂等領域的跨國投資與併購專案,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規劃輔導及產業投資管理經驗。他在澳大利亞、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的金融與商業領域深耕多年,致力於為中澳及泛亞太地區的企業提供資源整合、資本連結與國際化發展支援。
文章概覽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正式公佈了他的新一輪關稅政策——被他稱為“解放日”的關稅計劃。這一系列舉措,標誌著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又一次重大轉向: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與美國貿易不平衡最大的約60個國家徵收額外關稅,稅率從10%到40%多不等。
從表面上看,特朗普的這項政策以“對等關稅”為名,實則不對等。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幾乎沒有國家能夠倖免:日本面臨24%的關稅,歐盟20%,印度26%,而中國更是高達34%。這一系列打擊性措施的出臺,預示著全球或將步入一個“新舊混合”的貿易保護主義時代。
作者|公子羽
編輯|Sandra
1
經濟不確定性與系統性風險上升
相關政策一經披露就得到了快速發酵,全球金融市場快速反彈,一方面反映出避險情緒緩解,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市場對前景的高度不確定性。
如果各國選擇談判以避免衝突,損失或許可以控制;但若採取廣泛報復措施,全球貿易將遭受重創,全球經濟增速或面臨下滑風險,甚至可能誘發新一輪衰退。
對美國本國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將是物價上漲,尤其是汽車、家電等依賴國際零部件和供應鏈的商品。關稅本質上是一種“隱形稅”,由消費者最終買單,結果是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上升,而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也將被進一步壓縮。
圖片來源:semafor
2
美國出口或將面臨雙重打擊
特朗普此舉最大的諷刺在於——看似是在全球範圍內發起關稅大戰以解決美國貿易的不平衡問題,但實際受傷最重的,很可能是美國自己的出口產業。
資料顯示,美國標普500強企業中,約有41%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而如今,美國單方面撕毀多邊貿易協議,將使美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待遇急劇惡化。
以往,美國透過雙邊、多邊貿易協議不斷拓展出口市場;而現在,其他國家將更傾向於繞開美國,與中國、歐盟等經濟體加強合作。例如,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對中國大豆加徵關稅後,巴西迅速填補空缺,大幅提升對華出口,成為最大受益者。
圖片來源:france24
3
政治遊說活動可能全面爆發
起初,特朗普聲稱不會對任何國家或企業提供“豁免”,但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承諾通常難以持久。
高額關稅意味著企業將不惜代價尋找“豁免通道”,而政客們也會利用豁免權作為政治籌碼,以換取捐款與支援。這無疑會再次放大“華盛頓沼澤”問題——本應是貿易政策的理性討論,最終卻演變為金錢政治的角力場。
然而,就在4月10日,據財聯社報道,越南政府宣告稱,美國和越南同意啟動貿易協議談判,同意相互取消非關稅壁壘。
圖片來源:britannica
4
美國全球領導力正在流失
二戰後,美國憑藉經濟體量與制度優勢,確立了全球經濟與貿易規則的主導地位,支撐了七十年的相對繁榮與穩定。而特朗普此次“貿易孤立主義”的迴歸,正逐步撕裂這一秩序。
“以鄰為壑”的貿易策略,曾在20世紀30年代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大蕭條。如今,特朗普將美國變成一個不可信賴的貿易伙伴,哪怕是對昔日盟友。
更嚴重的是,這種政策也將削弱美國的“軟實力”——盟友們不再相信美國的承諾,貿易、外交、技術聯盟的凝聚力將全面下滑。
圖片來源:evergreenaction
5
戰略機會視窗開啟
特朗普對美國使命的號召“讓美國再次偉大”和“美國優先”,從表面上看,這一輪“關稅大棒”似乎主要揮向美國盟友,但實際上特朗普針對的仍是他長期以來的“宿敵”——中國,諷刺的是,這反而為中國提供了戰略騰挪空間。
特朗普曾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為中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讓出了空間;如今又透過激進關稅,把日韓、歐洲這些美國傳統盟友,推向中國一邊。
在美國市場變得難以預測、不穩定之際,許多國家可能更加依賴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並在高科技出口、數字經濟規則等方面與中國靠攏。這無疑將削弱美國在全球技術封鎖、地緣政治上的籌碼。
圖片來源:WHIO TV
6
世界經濟即將進入“特朗普模式”?
特朗普希望透過強硬手段“再造美國”,但這場以“關稅壁壘”為武器的全球博弈,很可能導致的是一場經濟秩序的重塑,甚至是衝突加劇。
在這場遊戲中,既沒有明確的贏家,也沒有穩定的規則。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與最大新興市場,面對這場“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必將保持戰略定力,在動盪中尋找制度性突破與多邊合作的新支點。

圖片來源:irishexaminer

免責宣告 Disclaimer:
澳洲金融圈釋出的內容旨在提供常識性知識,不以提供完備資訊為目的,也不作為相關意見。我們反覆檢查所有內容,但是不保證內容的準確性。每一個事件都有其特殊性,在您做任何決定前,請尋求獨立的法律意見。閱讀我們的文章或接收我們的內容,並不會與澳洲金融圈或本文作者建立起任何法律上的關係。
往期推薦

澳洲金融圈 /Aus_Finance/
澳洲金融圈集結澳大利亞優秀金融家,企業家,創業者,投資者,為您打造健康的投融資生態圈。我們提供每日財經新聞,更致力於提供澳洲房地產、金融科技、稅務、投資理財、澳股、金融求職方面最新鮮,最熱辣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