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居里夫人的鐳光到屠呦呦的青蒿素,從吳健雄的原子實驗到顏寧的蛋白質解析、李飛飛的ImageNet革命——數百年來,女性用突破性的成就證明:每一次科技正規化轉換的背後,都有她們重塑世界的身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料顯示,全球超過33%的科研工作者為女性。在中國,女性科研人員的比例正逐年上升。今天,女性身影閃耀在千行百業,從商海弄潮到尖端科研,從百億資本運籌到衛星蒼穹問天,每一步都在打破舊有想象的邊界。
她們綻放如花朵,更堅毅勝松柏。
從2013年起,創業邦便關注女性在商業、科技領域的探索與成就。在這個女性議題濃度最高的季節,2025創業邦女性影響力大會如期而至。本屆大會以“熱愛照亮每一程”為主題持續發掘和連結中國科技創新領域的傑出女性,讓更多人看到她們的熱愛、探索與堅持,激勵更多女性不斷超越。

穿越浪潮,創投女性足跡閃耀
自2013年起,創業邦透過“科創女性影響力大獎”,持續見證那些時代浪潮中的非凡女性,記錄她們以智慧與勇氣書寫的璀璨篇章。
大家耳熟能詳的女性創業者中,有不少登上過該系列年度榜單。她們中有:小紅書創始人瞿芳,papitube聯合創始人papi醬,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能鏈智電創始人王陽,鎂佳科技創始人兼CEO莊莉……
2024年上榜的30位女性創業者,她們:
平均年齡為42.4歲,碩博比例超90%,43%有海外留學經歷; 70%為首次創業,平均累計創業時間為7.18年; 所選賽道主要為醫療健康、生物科技、智慧製造、人工智慧等領域; 企業的平均成立時間為6.4年,當前的投後估值總額接近1000億元; 企業融資總額超過200億元,最新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A輪~C輪。
商業世界的突破不僅需要開拓者的勇氣,更需要資本引路人的遠見。在科創女性閃耀的同時,另一批眼光獨到的女性投資人正重塑著創投生態。
曾經上榜的女性投資人包括:優山資本創始合夥人、董事長陳十遊,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兼CEO方愛之,同創偉業創始合夥人、CEO黃荔,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BAI資本創始及管理合夥人龍宇,Atypical Ventures創始合夥人盧蓉,紅杉中國合夥人浦曉燕,達晨財智高階合夥人邵紅霞,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
她們投資的專案不乏小紅書、網易、京東、美團和叮咚買菜等網際網路企業,還有貝達藥業、聯影醫療和信達生物等大健康領域的企業,以及大疆創新、地平線和奇安信等硬科技企業。她們常年奔走在投資一線,不僅是中國高成長企業背後的資本伯樂,更成為中國女性投資人的榜樣。
2024年上榜的30位女性投資人,她們:
平均投資年限14.2年,平均年齡44.2歲,其中不乏90後; 投資方面:2023年共投資107.2億元,平均每人出手11個專案; 退出方面:2023年平均退出5個專案,近三年平均退出回報倍數最高者超70倍。
以十年為期,榜單一路見證女性在商業、科創領域的足跡。從電子商務、社群社交、生活服務到人工智慧、生物科學、智慧製造……她們的故事已經成為“突破”與“綻放”的最佳註腳。
2025科創女性影響力大獎正在緊鑼密鼓地評選中,AI浪潮之下,哪些科創女性將登上2025榜單,重塑未來商業版圖?大會現場揭曉,敬請期待!

相逢春天,用熱愛照亮前行路
前路縱有荊棘,但熱愛的光芒永不黯淡。當跨越山海的女性在此相逢,思想的碰撞與真誠的共鳴,便成為穿透時光的力量之源。
她們的故事與話語,照亮前行之路,那些平實、堅定的聲音在任何時候都具備直抵人心的力量:
不設限大膽去做,一定會找到路徑去超越那些困難和挑戰。 我們每個時期做的決策,都是基於那個時期的認知和個人的環境。人生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我們每個人都年輕過、叛逆過也新潮過,但無論你年紀有多大,希望你能放下標籤,勇於接受新事物,不要被定義。 探索是非常漫長且痛苦的過程,因為它需要你認認真真地審視自己作出的每一個決定,會經歷很多自我突破、自我開啟、又封閉、再開啟的過程。
“女強人”與其過分自省,不如聯手幫扶。和職場裡的女性結成盟友,這才是女性領導力的核心價值。 女性獨立的本質不僅是經濟獨立,還有精神獨立。在經濟和精神獨立的基礎之上,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不是被社會輿論所裹挾。 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目標在哪裡,不管最後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經歷過這一場創業之路,最終都是英雄。 ……
今年大會現場,我們將透過“商業與洞察”“本我與超我”“夢想與榮光”三大篇章,探討“柔效能量”如何重構組織進化論,解析“她經濟時代”的非共識商業邏輯,期待看到更多“她力量”的硬核敘事、AI時代的科技向善、女性IP的溫度與慧見。她們的實踐不斷拓展今天以及未來科創女性敘事的想象力邊界。AI浪潮洶湧,演算法越理性、熱愛越無價。
春風已至,請與我們一同啟程,見證她們的熱愛如何塑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