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時髦精 & 富一代們
2024年被稱為“中女元年”。
影視劇行業率先吹響“中女時代”的號角。


終於有了“女性凝視”。
鍾楚曦找藉口掀起鼓手的衣服“色誘”宋佳時,我笑的眼淚水直流,這不是每個女生所期盼的中國好閨蜜嗎?
邵藝輝,我單方面宣佈你是最懂我的姐妹!


此外,非常欣賞導演用喜劇的方式道出嚴肅的社會性別議題,她在採訪和電影中都強調道:“我們不只有悲慘的女性敘事”。

是的,我們期待令人振奮的女性敘事。
所以我們支援《好東西》4天點映達到近2億票房;支援中國可能即將誕生的首位百億票房女導演。

▲ 電影《好東西》/《你好,李煥英》
支援把女性宣言噼裡啪啦甩觀眾臉上的《芭比》成為全球票房冠軍,也是第一部進入“十億美元票房俱樂部”的女性主義作品。

《芭比》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此前一直專注於女性題材,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她說《芭比》的票房成功為她帶來了極大的創作自由度和充足的資金支援。

▲ 電影《伯德小姐》/《小婦人》

▲ 宋佳&邵藝輝 / 格蕾塔·葛韋格

而今年的戛納金棕櫚最佳導演,頒給了教科書級實力的茹斯汀·特里耶。

《墜落的審判》令人驚歎:世界缺乏高明的女導演!如今我們有了!她透過一場抽絲剝繭、扣人心絃的疑案,向我們巧妙展示了「結構性性別困境」,唯有女導演對此有如此深刻的體悟。

細細數來,今年“中女”題材百花齊放,佳作頻出。
國內還有掀起“詩和遠方”潮流的《我的阿勒泰》,由女作家李娟與女導演滕叢叢創作。鏡頭語言如詩歌般唯美、治癒,盡顯女性創作者細膩與感性的優勢。

國外則有神作《我的天才女友》最終季,這是一部難得的描述兩個從貧民窟走出的女孩,在時代的洪流中與命運對抗,激流勇進的女性成長史詩。

年終的諾貝爾文學獎則花落韓國女作家韓江。

▲被形容為“很慢很慢”的人
為何短短兩三年,女性創作者與女性題材佳作噴湧而出?有人堅信這是“九紫離火運”的啟示。

從創作者角度來看,女性進步的世界潮流勢不可擋。而傳統的男性敘事已盛行了千百年,作品早已數不勝數。女性敘事卻只剛撕開了一個口,還有無窮無盡的探索空間。
何況,這個涉及到世界上一半人口的話題哪裡小眾了?
▼

我想強調的是,推動女性進步,創作鼓舞人心的女性形象,也需要男性的參與,男性的支援。
年初,王家衛導演的《繁花》讓我深感他是國內大導裡對女性角色塑造最前衛的。

他鏡頭下的三位女主,各自有人生的主線,追求的目標,當投入於熱愛的事物上時會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愛情於她們只是錦上添花。


以歐洲歷史為創作靈感的喬治·馬丁老爺子深知歷史中女王們的舉足輕重,他筆下的現象級作品《權力的遊戲》系列從來就不乏驍勇善戰的女戰士。

今年海外聲量極大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龍之家族》正是由他的作品改編,主角們直接設定為「女性」:她們主導政治權謀,招兵買馬,爭奪王位,統治七國。

這太遙遙領先了,至今很少見到權謀或奇幻大製作的第一主角性別為「女」。片中也現實地刻畫了“女性領導一群男性”的挑戰與困難。

具有劃時代開創性的大導演還有執導《異形》系列的詹姆斯·卡梅隆等人,大家只知卡梅隆導演的代表作有《泰坦尼克號》《阿凡達》,卻不知他早在1980年代就拍攝了“女武神”的開山鼻祖之作《異形2》。

▲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異形2》/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 《異形》第一部
而今年,《異形:奪命艦》重返大熒幕,延續了一以貫之的“女武神”路線。

《異形》系列最初的女主角,已經75歲的西格妮韋弗,則榮獲了2024年度「威尼斯電影節 終身成就獎」,她亮相威尼斯時依舊是那麼氣場十足。



還記得去年成就了首位華裔奧斯卡影后的《瞬息全宇宙》嗎?導演也是男性。

在最最最傳統的超級英雄故事中,顛覆地採用一位平凡中年女性作為主角。同時也表達了一個犀利的社會性別議題:女性不一定要專注於家庭,甘當“偉大的媽媽”,她可以像男性那樣在世界中披荊斬棘,有更多樣的人生選擇。但無論哪種選擇,她的“偉大”和“耀眼”應該被看到。

▼

除了文化娛樂領域,“中女元年”已在各行各業顯現,包括近些年造就無數財富神話的網際網路。
名列「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十億美元女富豪」之一的惠特尼·沃爾夫·赫德,就是女性向社交網站Bumble的創始人。她作為Tinder創始人在公司大獲成功後卻被合夥人踢出局,因為他們覺得“公司創始人竟然有位24歲的女性,這簡直是個笑話。”
後來她創立了女性向社交軟體Bumble來反擊,當 Tinder因為《男使用者連環詐騙案》深陷醜聞時,Bumble則從女性使用者的體驗出發,設計了一系列由女性主導兩性關係,對女使用者更友好、更安全的功能,由此贏得了市場。

▲Bumble意為“大黃蜂”,因為在蜂群的世界,雌蜂佔主導
2021年,惠特尼的公司成功上市,她的身價達到13億美元。她還為Bumble制定了口號,希望女性在社交時無須隱藏自己的鋒芒:“去成為你父母想讓你嫁的那種ceo“。
▼

如今,我們看見各行各業的女性在發光。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女性在各行各業尋求突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突破,都是在過去一點一滴的基礎上累計起來的。


童年時在修道院曾經孤獨的仰望星空,並沒有讓她自怨自艾,那些指引著她的星星反而成為了她的創作靈感。
不僅僅是在後來的臻品珠寶設計中,加入彗星元素這個細節。同時香奈兒在珠寶設計上做出的開創性變革,是打破了原本珠寶設計突出“寶石”的理念。

當“寶石”被弱化之後,設計上的審美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突破這個難關當然要感謝香奈兒生命中遇見的那些最重要的貴人:她的藝術家朋友們。比如她的摯友現代藝術創始人畢加索、法國傑出詩人皮埃爾·勒韋迪,芭蕾舞大師謝爾蓋·迪亞吉列夫、電影先鋒藝術家考克多等等。

▲ 香奈兒女士經常與藝術家好友們聚集
她借用從自己的藝術家朋友們身上獲得的靈感,將藝術審美融入珠寶設計之中,這種突破也讓珠寶更好地融入了女性的整體穿搭之中。


當然,這些遇見都是“貴人”,是朋友和愛人,卻從來不是人生真正的重心。

對於嘉柏麗爾·香奈兒女士而言,人生遇見都關乎天意,然而自身的努力和堅持,得以組成了滿是傳奇的一生。
大家都知道香奈兒女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遇見了諸多開啟人生新機遇的朋友與愛人,但是她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和堅持。

香奈兒COCO CRUSH高階珠寶設計靈感來自品牌1955年菱格紋圖案,兩條相遇的線條交匯,就像生命裡的“遇見”。

今年,CHANEL推出的 COCO CRUSH 紅寶石項鍊。

▼
現在點選圖片進入小程式
跟我一起擁有香奈兒女士的幸運能量
開啟大女主人生


▲ 井柏然佩戴香奈兒高階珠寶COCO CRUSH系列 COCO 項鍊





▲ 影片來源《INSIDE CHANEL第一章:N°5香水》

在2024告別之際,香奈兒推出了珠寶腕錶短片,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珠寶的創作總是把把香奈兒的經典符號融合得如此巧妙,每一件作品都宛如珍貴的幸運符。

這份幸運能量跨越時空於指尖耳畔、頸間腕處散發獨立自信的光芒,希望佩戴香奈兒的每一位新時代女性在追求自我的道路上,都能幸運加乘。
▼
現在點選影片
觀看香奈兒充滿節日氛圍的珠寶腕錶短片
和我一起感受香奈兒珠寶的設計美學
感受香奈兒女士的信念力量

歡迎關注全平臺
檢視更豐富內容👇

總策劃/責任編輯:陳泰山
運營總監:張昆
編輯:安達、Jade
編輯助理:丁思樂

更多牛逼閃閃女青年的故事丨名利場丨時尚圈深度解讀,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