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就餐有風險?專家提醒這四類食物最好避開

出門旅行前後,許多人會在機場解決一頓飯,但專家提醒,機場環境特殊,某些看似方便的餐點,其實可能暗藏健康隱患。為了不讓旅途變調,以下四類食物建議儘量避開。
1. 冷藏三明治——細菌可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滋生
現成的冷藏三明治雖然方便,但安全性並不高。如果存放的冷藏區溫度未維持在安全範圍,例如超過攝氏5度,就容易成為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李斯特菌等致病菌的滋生地。食品安全顧問蜜雪兒(Michelle Wollenzien)指出,很多機場並不會在冰箱溫度升高時發出警報,這讓冷藏食物的風險大增。她建議旅客選擇高溫加熱的三明治,且儘量避免夾生菜或豆芽等生鮮配料。
2. 沙拉——容易交叉汙染的“健康”選擇
看似清爽健康的沙拉,其實也是高風險選項之一。賓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專家馬丁(Martin Bucknavage)提醒,沙拉需要多種食材共同準備,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產生交叉汙染。尤其在繁忙的機場餐廳中,工作人員可能同時處理食材和收銀事務,如果衛生管理不到位,病菌也可能隨之進入食物。選擇熟食或加熱過的蔬菜相對更安全。
3. 壽司及生魚片——儲存溫度不夠冷恐引發中毒
機場壽司是否安全?關鍵在於溫度控制。生魚類產品需要在極低溫下儲存,才能避免產生組織胺等有害物質。如果儲存溫度不達標,細菌容易快速繁殖,增加食物中毒風險。蜜雪兒強調,機場的冷藏裝置未必能維持壽司所需的低溫標準,因此建議避免在機場食用壽司及其他生食類食品。
4. 自助飲料機與茶飲桶——衛生死角難以徹底清潔
人流量大的機場,自助飲料機或茶水桶雖然方便,但可能成為病菌的溫床。飲料出口、按鈕及接水口常被多雙手觸碰,卻難以頻繁徹底清潔。蜜雪兒建議,優先選擇瓶裝飲品或由員工協助準備的飲料,避免直接使用公共飲料機。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