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需要霸總的愛?

朋友發來幾個截圖,說是發現五年級小女孩在玩的遊戲,她表示無語。
霸總,這個品種到底什麼時候出現的?《牡丹亭》裡沒有,《金瓶梅》裡沒有,《金粉世家》也沒有。以前中國女人喜歡的男人,潘驢鄧閒的,也沒有喜歡被罰跪被侵犯的呀!
一般公認的,霸總是網文裡出現的,必須搭配灰姑娘一般無辜而貧窮的女主。那麼,霸總的源頭是德國黑森林的王子嗎?
並不,霸總的誕生帶有鮮明的財富與權力背景。他得有錢,調動各種行業資源,並且對女孩從鄙視到強制愛。
很擰巴吧,這種強制愛,格林童話裡灰姑娘、白雪公主遇到的王子可都沒有強制愛。
強制愛的美感在於,他剛冷的外表下,沒有正面表達愛的技能,也就是說,有敘情障礙,霸總是不能像王子那樣表達愛慕的,他們都是失語症,只會用吩咐手下的語氣說話,可是,他們是真誠的哦。——是不是,很東亞?
現實中不會有人喜歡木訥男朋友,故事裡的敘情障礙被喜歡,是因為他們有錢有勢有顏。
最糟糕的部分來了:他表達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暴力征服。“我就是要!我就是要!”像小孩子要玩具。
女孩子玩遊戲,玩得是被追求從而感到自己“珍貴”,什麼時候從人,珍貴成玩具了?這個界限很模糊。
女性的自我意願為什麼在這種故事裡都是看不見的?把男主設定成了“凡人都無法拒絕的條件”,一定程度在為女主的沉默護法,這種沉默尤為噁心的是,預設了女性都會尋求被全能錢權所照顧,拜金又慕強。
於是出現了開頭圖片裡那種場景:侵犯變成了愛的儀式。
“你以為你逃得掉嗎?”這對白是恐怖片還是愛情片?
不要說這是專供成年人的幻想;不要說使用者能分辨虛幻與現實。
看看金秀賢的醜聞,你的未成年,有的人看起來正合適。
對女性的規訓,早從課本里抹去了,但還藏在生活的各種介面裡。
大膽猜想,以攻擊示愛,被女性乖乖接受,這種幻想,基本上還是男的想出來的。
這種情節在規訓女孩子們:男人不顧你感受地要佔有你,是太愛你了。也在教育男孩子:喜歡她就上,她現在不願意,以後會同意的!
乙女遊戲的“乙女”是日語,意思是沒結婚的年輕女孩,乙女遊戲很多是情感遊戲。國產優秀乙女愛情向遊戲現在已經很進化了,大量女性創作者在盡力製作平等的愛,健康的愛,但是就如朋友截圖所見,糟粕雜碎仍然在陰暗的後巷存在。
看日本社會新聞,關於牛郎的軼聞經常讓我嘆息:男人找妓女,是消費妓女。奇怪的是,女人去牛郎店,最後竟然會託舉牛郎,幫牛郎搞事業。對愛的渴望在天花板,對愛的認知在地下室,如此糟糕的人生。
如果不想我們下一代也出現辛苦打工掏空自己養牛郎的苦孩子,是時候該給這些遊戲分級了。
監管缺位的時候,家長請留意一下孩子都在玩啥!
還滯留醫院。
看到這圖太生氣了,昨夜寫下以上。早上起來發現天色陰鬱,目光所及,沒有反差,灰色抹平了一切。
也許沒有那麼悲觀吧,即使這樣的天氣,太陽也還在雲層背後努力著。
小賣部今日好貨
調節一下陰天,放一個預售的四月芍藥連結。
大大的花朵一年一次地怒放,值得一些等待得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