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若沒人愛多可悲:從汪少爺和妲己說開

這是李宗盛給林憶蓮寫的歌詞
有意思的是,後來林憶蓮和李宗盛分手,坊間傳聞,說就是嫌他太躺平。李也禮貌地祝Sandy: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必在乎我是誰”意思就是,成名而厲害的女人,是戀愛的減分項,得要不在乎她們的身份,才能愛她們。
能讓別人聽自己的歌會流淚,這是多大的社會價值,創造出能撫慰人心的文藝作品,多有成就感。怎麼就不如“有人追”?成年人不做選擇,可以都要啊。
且不說戀愛不一定是期待有人追,也可以是愛上哪個男的,自己去追。
每次聽這歌,我都覺得好笑。以前說才子“最懂女人心”,現在發現,“女人心”並非具體的一個一個女人的心,而是預先的集體設定。
女人貪愛,就是女人心。女人不貪愛,就說她“不夠女人”。敢情女人不是客觀存在的生理分類。
“女人”要穿水晶鞋,穿不進去的算燒火丫頭,不能混舞會。
汪小菲到底愛不愛大S,跪雨痛哭的表演受眾真大啊,昨天我群裡也有女生說,他們本來是相愛的,都是兩家人太折騰。
汪徐的爭議乃至官司,是愛情範疇嗎?明明是一個法律爭議,斗的是誰欠誰錢,誰誹謗了誰。怎麼就成了一個愛情故事,他愛過,他表演為愛過,就能抵消一切又一次收穫肯定嗎?
“哪個女人不要愛”這句話不是真理,尤其現在這愛搭配著控制榨取背叛,還拖財務後腿……甚至身故以後都不放過。這個人的表演竟然還有這麼多理解點讚的,只能說詐騙的土壤真肥沃啊。
《封神2》不好看,其中有一點,妲己的戲完全沒有了吸引力?妲己變賢妻了,只要有人愛,女人會出力出智,輔佐男人,甚至奉獻生命,還有了容貌焦慮。
這個有人愛的,好像命也不怎麼好啊,逞能虧空了道行。
這真誠憂心的表情,說是姜皇后都行。
女人有人愛,也不行,沒人愛,也不行,換人愛,還不行。到底怎麼才行?
女人要什麼,女人能怎麼,女人又是什麼?
這些就不是愛的議題,不能在情愛的範疇內去討論。
生存,是一道大題。淺層是謀生,進階到尋歡作樂滿足各種欲求,再高一點建立意義,詩意棲居,奉獻貢獻。無論男女,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為了這些目標而來,女人不是隻為了得到被愛的處境而來。
浪漫化敘事是毒藥,專為女性訂製。
把女人的人生目標歸結為愛情,於是林徽因不再是建築師、國徽設計者,而是徐志摩的曖昧物件,金嶽霖偶像,沒得到梁思成後妻全部尊敬的前妻。
這種思路不僅針對名媛,也汙名化所有女性。
古代歐洲,就認為女性性慾不足會導致神經質,還有個專門的詞歇斯底里。為啥男的沒有歇斯底里?因為他們可以躲到街上去,躲到事業裡去。留在家中的女人,既然她只是性交物件,那不安穩一定是性沒有被滿足,她的不安,像籠子裡大象的刻板行為,是她獨有的“浪漫”病。
小女孩被認為都喜歡看愛情小說,現在更有龐大的紙片人產業全方位包圍她們,從錢包到時間,緊緊吸附。
日本居然有很多女孩賣淫是為了養牛郎,這都不是愛情毒藥了,連智商一起毒了。
前幾天還看到篇爛文說老年女性因為缺乏關注而沉迷短影片。——讓我們把這句話當作思考題,它錯在哪兒?
只有老年女性沉迷短影片嗎?即使是霸總短劇,實際都有很多男觀眾。
霸總愛上保潔的故事盛行,老女人是作蛹者?
老女人比老男人更缺關注嗎?
顯得比老男人社會性差,是因為沒人愛,還是因為人生被灶臺困住,沒有天天去關心特朗普和航空母艦的精力?——老男人社會性又強到哪裡去了。
解讀社會事件,能不能讓法律的歸法律,算賬的歸算賬,愛國的歸愛國,陰謀的歸陰謀。不是所有有女主角的故事必須是愛情故事,不要把對有錢男人的羨慕表達為“他好有愛”。
整體的社會進步都是緩慢的,只能說,從內心,女性自己首先要擺脫思維枷鎖。
女人沒人愛一點也不可悲。
不戀愛的女人也很美。
愛情是我們豐富生命的一部分,而已啦,不要活成交配導向的雌性。
崇男往往跟慕強拜金絞在一起,可別去編織什麼深情多金男的幻覺。把這種幻覺加在一個說話超過兩百字語法就不對,情緒一來會變綠巨人的路怒,幹啥啥不成但靠老孃搞銷售23年企業利潤10個億,現在說自己跟媽沒關係的男子身上,也太…………了(你們給這裡填空一個詞吧)。
小賣部的變化
小賣部是我跟錦姑娘在疫情剛開始時候合作的,
五年了,環境和我們自己都變化很多。
希望小賣部的客服可以有更多線上時間。我又開了一個新的號,熟悉的一些獨家商品都還會在,有個新來的客服。要麻煩新老朋友們動手點一下訂閱。
保證線上,迷你社群,謝謝友友們一路相伴。這幾天上海長沙走了一圈,學習了新知識,見識新朋友,今天回京,在機場用手機寫下上面這些,把新的小賣部掛出來,請繼續支援。
今天先放粉絲吧,就是賣了好幾年的粉絲,供應商春節做了個優惠,我們沒跟上,今天趕緊貼出來趕個末班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