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稅問題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的反覆變卦更是讓大家對未來有點無從判斷,而在這新一輪中美關稅博弈中,半導體無疑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因為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其發展水平也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此前美國就一直不斷惡意封鎖打壓我國半導體產業,譬如在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陷入低谷,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導致美國對華為、中芯等企業實施制裁。
現階段面臨關稅衝擊,又疊加AI技術爆發式發展,“國產替代”毋庸置疑地成為了半導體產業長期確定性較高、並且十分關鍵的主題。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擴大內需、最佳化投資結構,並傾斜資源支援“卡脖子”領域。

作為普通投資者,要如何抓住這場“硬科技突圍戰”的紅利?
答案或許藏在科創半導體ETF(588170)——全市場唯一聚焦科創板半導體裝置與材料的指數基金。它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直擊產業鏈最薄弱也最關鍵的“咽喉要道”。

科創半導體ETF為啥是"最鋒利的矛"?
市場上關於半導體的投資標的其實不算少,但說到“最鋒利”,還得是科創半導體ETF(588170),該ETF跟蹤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裝置主題指數,指數成分股中,半導體裝置佔比55.2%,半導體材料佔比為22.0%。

資料來源:wind
其中半導體裝置包含了光刻機、刻蝕裝置、清洗裝置等,半導體材料則覆蓋矽片、光刻膠、電子特氣、靶材等。
這些行業中,大部分是國產替代主戰場,尤其是光刻機,根據方正證券分析,目前光刻機的國產化率幾乎為0%,主要半導體材料的國產化率也普遍不及30%。
所以這個指數的主要特點,就是精準的瞄準了半導體裝置和材料產業鏈這類“卡脖子”環節,成份股彙集了細分賽道龍頭,成份股均技術壁壘較高、國產突破後業績爆發力強,你可以將它當做是“半導體Plus”。

資料來源:中證指數官網,時間截止:2025年4月25日
那麼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裝置主題指數較於其他半導體行業主題指數而言,其主要是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裝置的組合,由於指數總市值大部分個股都處於200億元以下,整體市值權重均小於半導體材料裝置指數。
並且這個指數相對科創50或是中證全指半導體指數而言,彈性相對來說會更高一些。

資料來源:wind
而目前科創半導體ETF(588170)也是唯一一隻跟蹤該指數的產品,具有稀缺性和獨特性,不僅繼承了科創板20CM漲跌幅的高彈性特點,而且門檻相對較低,能讓更多的投資者能夠參與到科創板的半導體投資中來。
另外,這隻指數可是政策buff疊滿,一路保駕護航。
科創板作為“硬核科技”的集中地,聚集了一百多家半導體企業,享有 “科八條” 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在稅收優惠、研發補貼、人才支援等方面為企業的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援。
近年來,國家對半導體行業也是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已經在半導體裝置和材料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幫助國內相關企業逐步突破技術瓶頸。大基金三期預計將繼續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支援力度。
這一切都是為了推動半導體裝置和材料的國產化程序,同時也將有益於提升相關企業的業績表現和投資價值。
疊加科創板“20CM漲跌幅+政策紅利”雙重助力,兼具高彈性與高爆發潛力的科創半導體ETF(588170),無疑是佈局國產替代黃金賽道的鋒利工具。

正邁向“黃金時代”的半導體
半導體是一個兼具週期性與成長性的行業,其中週期性體現在受產品週期、產能週期和庫存週期的綜合影響。
從市場需求來看,半導體行業的需求是回暖明顯。
一方面,半導體作為科技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底座,在人工智慧(AI)浪潮推動下,對高效能晶片的需求持續攀升,有望持續受益。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逐步解除,半導體行業庫存高企的問題逐步解決,下游企業開始重新備貨,消費類和工業類電子產品需求回暖。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全球晶片裝置(新品)銷售額增幅在未來兩年還將繼續擴大,2025年將增長7%至1210億美元、2026年將大增15%至1390億美元。
從2000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就可以看出,通常全球半導體行業大約每 4 年會經歷一輪完整的週期。而隨著需求有所好轉,全球半導體市場可以說是復甦勢頭強勁。
再來看半導體的成長性。半導體成長性來自於科技創新,這也是國產替代的前提。
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佔據全球市場份額近三分之一,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點是,在美國不斷加碼對我國半導體的封禁與打壓下,目前在半導體裝置和材料領域,國產化率仍然較低,國產替代增量空間巨大。

隨著後續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持續復甦,以及國內半導體國產替代程序的加速,半導體裝置和材料也有望迎來新的增長機遇。

中國“芯”勢力正突圍
當光刻機技術突破的喜訊震動全球產業鏈,當Semicon China 2025展臺上的國產半導體新品驚豔亮相,一個時代命題愈發清晰:中國“芯”勢力正以破竹之勢重構產業格局。
這場“生態戰”的核心邏輯,是透過政策、資本、市場的三重合力,將技術突破轉化為產業話語權。隨著國內資本持續加碼和技術攻關深化,核心裝置國產化率提升已進入加速期,產業鏈自主可控程序明確。
站在歷史轉折點,中國半導體產業正以“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將封鎖壓力轉化為創新動能。而當中國芯勢力重構全球產業鏈時,世界終將明白:封鎖只會催生更強大的創新力量。
半導體國產化不是短期風口,而是未來十年的國家戰略主線。我們正在見證著中國半導體產業從“追趕者”向“並跑者”的重要跨越。
此刻佈局,既是押注中國突破封鎖的歷史程序,更是搶佔AI算力、智慧汽車等萬億級市場的先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科技革命中,科創半導體ETF(588170)搭載拓荊科技、中微公司等產業先鋒,正駛向國產替代的星辰大海。
風險提示:
1.上文提到行業及基金資訊不構成投資建議。本資料中全部內容均為截止釋出日的資訊,如有變更,請以最新資訊為準。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2.基金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3.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檔案,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瞭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並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4.指數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6.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於本基金沒有風險。
7.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檔案,資料中的所有資訊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