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AC♥小武

CPU AMD R9 9900X
散熱 ROG STRIX 飛龍3代 LCD 吹雪
主機板 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 吹雪
電源 ROG THOR 1200W Platinum Ⅲ
機箱 AboStudio Setup Slim
硬碟 WD SN7100 1T & SK HYNIX P41 1TB
顯示卡 影馳 RTX 4070Ti SUPER 金屬大師
記憶體 PREDATOR Vesta II 炫光星艦 6000 32G(16Gx2)套裝
整機展示
































































硬體開箱

機箱使用的是 AboStudio Setup Slim,這是一款緊湊型開放式的ATX機箱,機箱整體採用6061鋁合金打造。

相較於之前全部散件的版本,機箱出廠已經提前預裝好了,方便玩家同時從而也降低了裝機難度。

機箱前面板採用了六邊形的蜂窩狀通風孔,不僅美觀而且實用。



機箱面板以及骨架部分厚度高達8mm,用料厚重而紮實,CNC工藝加工讓每處細節都嚴絲合縫;表面陽極氧化工藝噴砂精細,色澤均勻,質感十分優秀。

經過與機箱作者楊廠長的溝通交流,在原機箱尺寸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良升級,機箱深度增加到 400mm,頂部可以支援到3枚120mm風扇以及360mm規格冷排的安裝,同時也可以相容市面上絕大數的大尺寸顯示卡安裝;另外將機箱背板前移了11mm,這樣可以讓背部走線更加從容美觀,另外還增加了上下可浮動的顯示卡支撐架,圖中所展示的機箱便是改良後的最終成品。


機身整體尺寸為:400mm(長)×210mm(寬)×500mm(高),可相容ITX/MATX/ATX/EATX主機板,風冷散熱高度最高支援160mm,顯示卡尺寸最大支援到400mm。遍佈機身面板的模組孔,可實現高度自由的DIY空間,讓使用者自行自定義安排用法。

新增加的顯示卡支撐架,可上下隨意調節。

頂部和前部已經預裝好了風扇架,均支援安裝3枚120mm風扇/360mm冷排。


全金屬三角連線件將機箱四面穩固的連線在一起。


機箱尾部也是簡潔全開放設計,電源下至安裝。

配備有7條水平的PCI擴充套件槽,對應的螺絲刀凹槽既美觀又實用。

機箱背部:背板墊高前移11mm,使得理線空間更加充裕,在使用3D列印的理線夾固定時也不會顯得突出來。


可以看到底部墊高的連線件也是一塊厚實的CNC鋁板。

遍佈背板的30*30的模組螺絲孔位,可方便使用者安裝各種配件以及理線工具。

底部也是全開放式的。

四角都有長條狀的橡膠減震腳墊。

各類螺絲以及理線夾單獨包裝且整齊的分類碼放,另外還單獨附贈了一把內六角螺絲刀用於拆裝機使用。

為了使最終裝機效果更加簡潔美觀,底部還設定了一個電源倉蓋,最大難度就是尺寸方面的把握,因為這個電源倉翻車了三次。第一次翻車是因整體長度沒有把握好,光想著遮擋住底部位置了,沒有給前部安裝風扇預留夠尺寸;第二次是因為側窗開口預估的小了,因為雷神3電源長度是190mm,開窗太小電源側面的OLED顯示屏就沒有辦法完美展現,開窗太大的話對於整體觀感而言又不協調;第三次則是因為固定方式,貼近機箱背板處需要卷邊和攻牙開孔,開孔稍有偏差就沒辦法和機箱背板進行固定……

電源倉蓋最終尺寸確定為270mm(寬)、177.95mm(深)。

電源開窗尺寸為:138mm(寬)、80mm(高),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尺寸是針對雷神3這種大塊頭電源,如果使用標準ATX電源的話,這個開窗還得縮小。

主機板來自華碩最新的 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 吹雪主機板,經典的家族包裝設計,正面印有「雪武戰姬」角色形象,融合機甲與美少女元素,辨識度極高。

包裝盒背部詳細介紹了產品的新特性以及所有的技術引數資訊,一面俱全。

附件包括一個ROG吹雪姬形象立牌,一張會員卡,快拆Wi-Fi天線,說明書,以及常規的SATA線束等等。

主機板採用純白色PCB設計,搭配銀白色散熱裝甲,在此主基調上,點綴著細膩的ROG電競元素,既彰顯了品牌的獨特魅力,又完美融入了玩家的電競空間。

主機板搭載了AMD X870晶片組,採用16+2+2共20相供電,最高可以輕鬆支援銳龍9 9950X處理器。8層PCB設計,最佳化訊號傳輸與抗干擾能力,支援高頻記憶體穩定執行。

CPU插槽依然沿用AM5,支援AMD 銳龍9000/8000G/7000系列處理器。

碩大的VRM散熱裝甲進行了重新設計,ROG Logo內建RGB燈效,支援華碩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可自定義靜態、呼吸、彩虹等10種模式,還可與其他ROG裝置聯動。

來到主機板下半部分,大面積銀色散熱裝甲覆蓋了M.2介面,有效降低SSD裝置以及晶片組區域穩定執行。

主機板第一條PCIe 5.0*16插槽,並做了金屬加固。

第一個PCIe5.0槽位採用了全新的快拆設計,加厚的散熱片,便捷的拆卸方式,無需使用螺絲刀,只需往下按壓,即可拿下散熱馬甲。為玩家提供強大的便利性。

帶有箭頭標識的M.2 Q-Slide滑軌卡扣,讓SSD插槽能輕鬆安裝M.2 2240、M.2 2260及其他小型SSD。

主機板配備了4個M.2介面,上方2條支援PCI-E 5.0傳輸標準,另外2條是PCI-E 4.0傳輸標準,其中1條可支援22110規格的SSD。

音訊方面來自ROG SupremeFX 7.1 環繞聲高畫質音訊編解碼器 ALC4080。

主機板各類介面在邊緣佈局,方便線材接駁以及為走線提供便利。

配備2個SATA 6Gb/s 介面,採用90°側置,方便接駁。

前置介面配備有一組 20Gbps USB-C、2組USB3.0 便於機箱快速擴充套件。

提供了4 個 DIMM 插槽,支援AMD EXPO技術,四插槽最大容量192GB,標稱支援DDR5 8000(超頻可達更高頻率)。


採用雙8PIN供電介面,並做了金屬加固。

主機板IO介面提供了2 個 Thunderbolt 4 介面(USB Type-C)、6 個 USB 10Gbps 介面(5 個 Type-A + 1 個 USB Type-C,最高支援 30W PD快速充電)、2 個 USB 5Gbps 介面(2 個 Type-A)、1 個 DisplayPort、1 個 HDMI 介面、1 個 Wi-Fi7 模組、1 個 英特爾 2.5Gb 乙太網介面、2 個 音訊插孔、1 個 光纖 S/PDIF 輸出介面、1 個 BIOS FlashBack™ 按鈕以及1 個 Clear CMOS 按鈕。

全新 Wi-Fi 7 易拆卸天線介面內建了聯發科MT7925 Wi-Fi 7無線模組(藍牙5.4),支援低延遲遊戲和高速傳輸。


主機板背部非常規整。

CPU使用的是 AMD R9 9900X。

散熱器使用的是華碩最新推出的 ROG STRIX 飛龍3代 LCD 吹雪,包裝盒還是以吹雪家族式風格為主,正面彩印有雪武戰姬形象和產品特性標識(如LCD螢幕、Aura Sync燈效等),整體採用白藍配色呼應“吹雪”主題。

取出散熱器本體,整體全白化處理,做工精細分量感十足,可以看到冷排部分還覆蓋有塑膠外殼保護,避免冷排受到磕碰和創傷。


水冷管長度40mm,管徑精細適中,表面包覆編織保護套,提升耐用性。


360mm規模的鋁製冷排,冷排整體尺寸為 394 x 121 x 27 mm,採用全白化設計,冷排做工精細平整。

位於冷排的側面還陰刻有吹雪的字樣以及ROG 文飾 LOGO。


冷頭搭載2.1英寸圓形IPS LCD,解析度480×480,重新整理率60Hz,支援360°旋轉,透過華碩Armoury Crate軟體同步Aura RGB燈效,支援10+種動態模式,可顯示自定義動畫(如CPU溫度、時鐘、靜態圖片等)。

磁吸式冷頭上蓋,方便拆卸可360°旋轉,磁吸上蓋高度約29mm,使用USB 2.0連線線控制燈效,水泵則是單獨透過4pin PWM接頭供電與調整轉速。

散熱器底座預塗了散熱矽脂,冷頭內建Asetek Gen7 v2水泵,最佳化湍流通道冷板,相比前代每100W負載溫度降低0.5°C,水泵轉速800-2800 RPM。


散熱器自帶了三枚ROG AF-12S ARGB白色風扇,最高轉速2200 RPM,風量70.38 CFM,風壓3.92mmH₂O,支援0dB靜音模式(低負載停轉)。



配件方面包括雙平臺通用安裝背板,適配Intel LGA1700/1200/115x及AMD AM5/AM4等主流平臺,風扇一拖三延長線,RGB一拖三延長線,不同平臺高度的銅柱螺絲,冷排以及風扇固定螺絲,信仰貼紙等。

記憶體選用的是宏碁掠奪者(PREDATOR)Vesta II 炫光星艦 6000 C28銀色版,外包裝與自家其他記憶體產品一樣的設計語言,酷黑打底正面彩印有產品圖樣,左下角為系列產品型號,右下角註明了頻率容量以及記憶體顏色。

包裝背面標註了其產品技術特點。
- 高效鋁散熱片
- 支援英特爾XMP 3.0
- 支援英特爾 & AMD 主機板
- 精選的積體電路確保耐用性和可靠性
- On-die ECC 技術
- RGB 同步支援各家板卡廠商光效控制軟體


開啟包裝,內部還有一層透明保護盒。

Vesta II 炫光星艦採用掠奪者經典設計,正反一致。

全鋁合金材質馬甲覆蓋,並採用斜體凹槽設計提高冷熱對流效率,實現快速導熱高效散熱。同時內建溫度感測器,玩家可即時監控執行溫度。

產品一側貼有詳細引數標籤,由於採用特挑海力士A-die顆粒,具備強一致性,卻把長期高頻、超頻實用下的穩定性。6000 C28頻率下電壓僅為1.4V,為玩家超頻留有充足餘地。專屬為AMD平臺進行最佳化,擁有XMP與EXPO預設超頻,打造最佳效能體驗。


銀白色外觀也和吹雪主機板非常的搭配。

貫穿整個記憶體的燈條,擁有8個獨立光區,1680萬RGB色域。

全新設計的RGB燈效,帶來亮度更高、色彩更純淨。



RGB燈組模組貫穿整個記憶體頂部並向兩側延展。

為整機配備了兩塊SSD硬碟,主盤使用的是西數最新推出的 WD BLACK SN7100 1T版本,是西部資料最新推出的高效能 PCIe 4.0 固態硬碟,外包裝延續了其家族式的酷黑風格。

WD BLACK SN7100 1T採用 PCIe 4.0 ×4 介面,支援 NVMe 2.0 協議,相容桌上型電腦、筆記本、PS5 及遊戲掌機,官方也提供了長達5年的質保售後。

包裝內部很簡單,只有產品說明書以及硬碟本體,並沒有額外提供散熱片。


WD BLACK SN7100採用 M.2 2280 規格,主控為閃迪 A101-000171-A1,支援PCIe4.0協議和NVMe 2.0標準,單面顆粒設計,NAND顆粒同樣來自閃迪,料號為:022644 1T00。為閃迪最新的216層3D TLC NAND顆粒,順序讀取速度為 7250MB/s,順序寫入速度可達 6900MB/s,寫入質保為600TBW。


WD_BLACK SN7100採用DRAM-Less 無緩設計,硬碟正面只有主控和NAND顆粒,外加一顆電源管理晶片。


從盤SSD使用的是SK HYNIX P41 1TB,外包裝彩印有產品型號以及LOGO,封面採用大豆油墨印刷。
包裝盒背部。
包裝內外均採用環保包裝,十分簡約,無塑膠紙質綠色包裝,減少汙染排放。
本體正面特寫,顆粒上方為產品LOGO貼紙。
背部為產品型號及詳細引數。
撕掉貼紙來看顆粒,海力士P41採用單面設計,搭載了1GB的獨立DRAM快取晶片。
左邊橫置的是1GB 獨立DRAM快取晶片,型號為SK Hynix H54G36AYRBX257,一顆LPDDR4 4266MHz DRAM,在固態上配備獨立DRAM快取可有效提升讀寫速度,減少資料傳輸延遲。尤其是在4K隨機讀寫上表現十分出色,體現在實際使用中,在開機和啟動軟體以及載入遊戲中會有比較明顯的感受。圖中右邊則為固態主控晶片,型號為SK Hynix ACNS075,採用TSMC 12NM工藝打造,四核 Cortex R8架構,支援PCIe 4.0×4傳輸速率和LDPC糾錯,最高支援8通道記憶體。
使用兩顆型號為SK Hynix H25T2TC88C快閃記憶體晶片,單顆512GB,兩顆組成1TB,晶片採用176層4D TLC NAND技術堆疊, 支援ONFI 4.2協議,傳輸速率達到了1600MT/s。








電源使用的是華碩最新推出的ROG 雷神3代氮化鎵 1200W電源,外包裝方面延續了ROG家族式的黑紅配色,該系列電源基於ATX 3.1規範打造,採用全模組線材設計,使用了全日系電容,通過了80 PLUS白金認證,採用 氮化鎵(GaN)MOSFET技術,提升能量轉換效率(最高達94%),從而實現更低的執行溫度,另外提供新的顯示卡優先模式,符合 ATX 3.0/3.1供電標準,支援新一代50系顯示卡的高功耗需求。

基礎配置上延續了前代產品的設計,配備原生的12V 2×6介面,官方也為這款電源提供了長達10年的售後質保。

內部包裝電源和線材採用分倉設計。

電源附件包括理線軋帶、魔術貼以及敗家之眼冰箱貼等。

電源採用全模組壓紋線設計,十分柔軟方便走線,質感十足。


電源整體尺寸為190(L) x 150(W) x 86(H) mm, 重達2.37公斤左右。

電源採用銀黑配色金屬外殼,表面採用拉絲工藝,頂部風扇格柵有浮雕式ROG“敗家之眼”LOGO。

RGB角,支援華碩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可與其他RGB硬體同步閃爍絢麗燈光,支援12種酷炫燈效。

機身兩側均支援安裝ROG定製的磁吸OLED顯示屏,可以即時顯示執行功率輸出,電壓和溫度等,螢幕邊緣還設計有RGB燈帶。

另一側不用時可以用橡膠保護蓋扣上。


電源風扇格柵依舊採用條紋狀設計,風扇格柵與電源頂蓋使用了一體化設計,格柵間隙縮小以提升防塵性,內建一枚135mm的雙滾珠軸承風扇,支援智慧啟停功能,官方宣稱在電源關閉“TURBO”模式後,只有負載高於600W時風扇才會起轉。

電源介面部分,18pin+10pin的24pin主供電介面;4個6pin介面共計6個SATA供電,以及3個D型4pin介面,6個8pinCPU和PCIE裝置供電,可擴充套件2個4+4pin CPU供電介面和4個6+2pin PCIE供電介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兩個粉色的2pin介面,顯示卡16Pin滿足ATX 3.1規範12V-2×6介面同時,旁邊額外增加的2Pin介面,可用於顯示卡智慧穩壓,是這款電源的獨家特色功能。

電源的背部標籤,鉑金牌的認證標識以及具體的供電引數,額定功率為1200W,採用單路+12V輸出設計,其中+12V輸出電流為額定100A,相當於功率1200W,可輕鬆應對主流平臺的供電需求;+5V的額定電流為25A,而+3.3V的額定電流則是30A,聯合輸出功率為125W;+5V待機與-12V的額定電流則分別為3.0A與0.3A,基本滿足多數平臺的使用需求。

電源尾部的風扇控制開關,可以一鍵開啟0dB靜音模式,在CPU低負載或者低溫的時候可以自動降速關閉風扇。

顯示卡使用的是影馳的 GeForce RTX 4070Ti SUPER 金屬大師,外包裝依然延續了金屬大師系列機械裝甲風格的設計,亮銀配色透著濃濃的金屬質感。

包裝附件附贈有一個金屬顯示卡支架以及12VHPWR轉2×8Pin電源線。

顯示卡整體尺寸為:352*153*69mm,採用全金屬外殼(鋁合金壓鑄一體上蓋),表面採用磨砂處理,搭配CNC高光亮邊、金屬拉絲等工藝,無RGB燈光設計,風格低調硬朗,整張顯示卡拿在手裡透著沉甸甸冰涼的金屬質感。

影馳 GeForce RTX 4070Ti SUPER 金屬大師搭載了AD102-175 GPU核心,集成了8448 個 CUDA,預設頻率為2340MHz,Boost頻率為2655MHz,它的視訊記憶體容量為16GB GDDR6X,位寬 256-bit,視訊記憶體頻率 21Gbps,支援光線追蹤/ DLSS 3.0 技術,供電設計使用了10+2相方案,8 層 PCB 設計,安全且兼顧散熱,功耗 295W。

擁有3個寬度92mm超大靜霜風扇,每個風扇帶有11片三折式扇葉,風流強勁。 三風扇均支援智慧啟停,GPU空閒時自動停轉以減少噪音和功耗。

顯示卡厚度做到了69mm,三槽厚度。


顯示卡背部金屬背板+壓鑄件三重聯鎖設計,減少PCB彎曲變形風險,尾部大面積鏤空,保護顯示卡的同時也增加了散熱效率。

顯示卡頂部沒做任何燈效的設計。

12VHPWR介面,支援PCIe5.0規範。

介面方面提供了1個HDMI 2.1、3個DP 1.4a輸出介面,支援8K@60Hz高畫質輸出,配置齊全完全滿足日常使用。

最後是硬體全家福以及手寫ID。
硬體開箱

機箱使用的是 AboStudio Setup Slim,這是一款緊湊型開放式的ATX機箱,機箱整體採用6061鋁合金打造。

相較於之前全部散件的版本,機箱出廠已經提前預裝好了,方便玩家同時從而也降低了裝機難度。

機箱前面板採用了六邊形的蜂窩狀通風孔,不僅美觀而且實用。



機箱面板以及骨架部分厚度高達8mm,用料厚重而紮實,CNC工藝加工讓每處細節都嚴絲合縫;表面陽極氧化工藝噴砂精細,色澤均勻,質感十分優秀。

經過與機箱作者楊廠長的溝通交流,在原機箱尺寸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良升級,機箱深度增加到 400mm,頂部可以支援到3枚120mm風扇以及360mm規格冷排的安裝,同時也可以相容市面上絕大數的大尺寸顯示卡安裝;另外將機箱背板前移了11mm,這樣可以讓背部走線更加從容美觀,另外還增加了上下可浮動的顯示卡支撐架,圖中所展示的機箱便是改良後的最終成品。


機身整體尺寸為:400mm(長)×210mm(寬)×500mm(高),可相容ITX/MATX/ATX/EATX主機板,風冷散熱高度最高支援160mm,顯示卡尺寸最大支援到400mm。遍佈機身面板的模組孔,可實現高度自由的DIY空間,讓使用者自行自定義安排用法。

新增加的顯示卡支撐架,可上下隨意調節。

頂部和前部已經預裝好了風扇架,均支援安裝3枚120mm風扇/360mm冷排。


全金屬三角連線件將機箱四面穩固的連線在一起。


機箱尾部也是簡潔全開放設計,電源下至安裝。

配備有7條水平的PCI擴充套件槽,對應的螺絲刀凹槽既美觀又實用。

機箱背部:背板墊高前移11mm,使得理線空間更加充裕,在使用3D列印的理線夾固定時也不會顯得突出來。


可以看到底部墊高的連線件也是一塊厚實的CNC鋁板。

遍佈背板的30*30的模組螺絲孔位,可方便使用者安裝各種配件以及理線工具。

底部也是全開放式的。

四角都有長條狀的橡膠減震腳墊。

各類螺絲以及理線夾單獨包裝且整齊的分類碼放,另外還單獨附贈了一把內六角螺絲刀用於拆裝機使用。

為了使最終裝機效果更加簡潔美觀,底部還設定了一個電源倉蓋,最大難度就是尺寸方面的把握,因為這個電源倉翻車了三次。第一次翻車是因整體長度沒有把握好,光想著遮擋住底部位置了,沒有給前部安裝風扇預留夠尺寸;第二次是因為側窗開口預估的小了,因為雷神3電源長度是190mm,開窗太小電源側面的OLED顯示屏就沒有辦法完美展現,開窗太大的話對於整體觀感而言又不協調;第三次則是因為固定方式,貼近機箱背板處需要卷邊和攻牙開孔,開孔稍有偏差就沒辦法和機箱背板進行固定……

電源倉蓋最終尺寸確定為270mm(寬)、177.95mm(深)。

電源開窗尺寸為:138mm(寬)、80mm(高),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尺寸是針對雷神3這種大塊頭電源,如果使用標準ATX電源的話,這個開窗還得縮小。

主機板來自華碩最新的 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 吹雪主機板,經典的家族包裝設計,正面印有「雪武戰姬」角色形象,融合機甲與美少女元素,辨識度極高。

包裝盒背部詳細介紹了產品的新特性以及所有的技術引數資訊,一面俱全。

附件包括一個ROG吹雪姬形象立牌,一張會員卡,快拆Wi-Fi天線,說明書,以及常規的SATA線束等等。

主機板採用純白色PCB設計,搭配銀白色散熱裝甲,在此主基調上,點綴著細膩的ROG電競元素,既彰顯了品牌的獨特魅力,又完美融入了玩家的電競空間。

主機板搭載了AMD X870晶片組,採用16+2+2共20相供電,最高可以輕鬆支援銳龍9 9950X處理器。8層PCB設計,最佳化訊號傳輸與抗干擾能力,支援高頻記憶體穩定執行。

CPU插槽依然沿用AM5,支援AMD 銳龍9000/8000G/7000系列處理器。

碩大的VRM散熱裝甲進行了重新設計,ROG Logo內建RGB燈效,支援華碩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可自定義靜態、呼吸、彩虹等10種模式,還可與其他ROG裝置聯動。

來到主機板下半部分,大面積銀色散熱裝甲覆蓋了M.2介面,有效降低SSD裝置以及晶片組區域穩定執行。

主機板第一條PCIe 5.0*16插槽,並做了金屬加固。

第一個PCIe5.0槽位採用了全新的快拆設計,加厚的散熱片,便捷的拆卸方式,無需使用螺絲刀,只需往下按壓,即可拿下散熱馬甲。為玩家提供強大的便利性。

帶有箭頭標識的M.2 Q-Slide滑軌卡扣,讓SSD插槽能輕鬆安裝M.2 2240、M.2 2260及其他小型SSD。

主機板配備了4個M.2介面,上方2條支援PCI-E 5.0傳輸標準,另外2條是PCI-E 4.0傳輸標準,其中1條可支援22110規格的SSD。

音訊方面來自ROG SupremeFX 7.1 環繞聲高畫質音訊編解碼器 ALC4080。

主機板各類介面在邊緣佈局,方便線材接駁以及為走線提供便利。

配備2個SATA 6Gb/s 介面,採用90°側置,方便接駁。

前置介面配備有一組 20Gbps USB-C、2組USB3.0 便於機箱快速擴充套件。

提供了4 個 DIMM 插槽,支援AMD EXPO技術,四插槽最大容量192GB,標稱支援DDR5 8000(超頻可達更高頻率)。


採用雙8PIN供電介面,並做了金屬加固。

主機板IO介面提供了2 個 Thunderbolt 4 介面(USB Type-C)、6 個 USB 10Gbps 介面(5 個 Type-A + 1 個 USB Type-C,最高支援 30W PD快速充電)、2 個 USB 5Gbps 介面(2 個 Type-A)、1 個 DisplayPort、1 個 HDMI 介面、1 個 Wi-Fi7 模組、1 個 英特爾 2.5Gb 乙太網介面、2 個 音訊插孔、1 個 光纖 S/PDIF 輸出介面、1 個 BIOS FlashBack™ 按鈕以及1 個 Clear CMOS 按鈕。

全新 Wi-Fi 7 易拆卸天線介面內建了聯發科MT7925 Wi-Fi 7無線模組(藍牙5.4),支援低延遲遊戲和高速傳輸。


主機板背部非常規整。

CPU使用的是 AMD R9 9900X。

散熱器使用的是華碩最新推出的 ROG STRIX 飛龍3代 LCD 吹雪,包裝盒還是以吹雪家族式風格為主,正面彩印有雪武戰姬形象和產品特性標識(如LCD螢幕、Aura Sync燈效等),整體採用白藍配色呼應“吹雪”主題。

取出散熱器本體,整體全白化處理,做工精細分量感十足,可以看到冷排部分還覆蓋有塑膠外殼保護,避免冷排受到磕碰和創傷。


水冷管長度40mm,管徑精細適中,表面包覆編織保護套,提升耐用性。


360mm規模的鋁製冷排,冷排整體尺寸為 394 x 121 x 27 mm,採用全白化設計,冷排做工精細平整。

位於冷排的側面還陰刻有吹雪的字樣以及ROG 文飾 LOGO。


冷頭搭載2.1英寸圓形IPS LCD,解析度480×480,重新整理率60Hz,支援360°旋轉,透過華碩Armoury Crate軟體同步Aura RGB燈效,支援10+種動態模式,可顯示自定義動畫(如CPU溫度、時鐘、靜態圖片等)。

磁吸式冷頭上蓋,方便拆卸可360°旋轉,磁吸上蓋高度約29mm,使用USB 2.0連線線控制燈效,水泵則是單獨透過4pin PWM接頭供電與調整轉速。

散熱器底座預塗了散熱矽脂,冷頭內建Asetek Gen7 v2水泵,最佳化湍流通道冷板,相比前代每100W負載溫度降低0.5°C,水泵轉速800-2800 RPM。


散熱器自帶了三枚ROG AF-12S ARGB白色風扇,最高轉速2200 RPM,風量70.38 CFM,風壓3.92mmH₂O,支援0dB靜音模式(低負載停轉)。



配件方面包括雙平臺通用安裝背板,適配Intel LGA1700/1200/115x及AMD AM5/AM4等主流平臺,風扇一拖三延長線,RGB一拖三延長線,不同平臺高度的銅柱螺絲,冷排以及風扇固定螺絲,信仰貼紙等。

記憶體選用的是宏碁掠奪者(PREDATOR)Vesta II 炫光星艦 6000 C28銀色版,外包裝與自家其他記憶體產品一樣的設計語言,酷黑打底正面彩印有產品圖樣,左下角為系列產品型號,右下角註明了頻率容量以及記憶體顏色。

包裝背面標註了其產品技術特點。
- 高效鋁散熱片
- 支援英特爾XMP 3.0
- 支援英特爾 & AMD 主機板
- 精選的積體電路確保耐用性和可靠性
- On-die ECC 技術
- RGB 同步支援各家板卡廠商光效控制軟體


開啟包裝,內部還有一層透明保護盒。

Vesta II 炫光星艦採用掠奪者經典設計,正反一致。

全鋁合金材質馬甲覆蓋,並採用斜體凹槽設計提高冷熱對流效率,實現快速導熱高效散熱。同時內建溫度感測器,玩家可即時監控執行溫度。

產品一側貼有詳細引數標籤,由於採用特挑海力士A-die顆粒,具備強一致性,卻把長期高頻、超頻實用下的穩定性。6000 C28頻率下電壓僅為1.4V,為玩家超頻留有充足餘地。專屬為AMD平臺進行最佳化,擁有XMP與EXPO預設超頻,打造最佳效能體驗。


銀白色外觀也和吹雪主機板非常的搭配。

貫穿整個記憶體的燈條,擁有8個獨立光區,1680萬RGB色域。

全新設計的RGB燈效,帶來亮度更高、色彩更純淨。



RGB燈組模組貫穿整個記憶體頂部並向兩側延展。

為整機配備了兩塊SSD硬碟,主盤使用的是西數最新推出的 WD BLACK SN7100 1T版本,是西部資料最新推出的高效能 PCIe 4.0 固態硬碟,外包裝延續了其家族式的酷黑風格。

WD BLACK SN7100 1T採用 PCIe 4.0 ×4 介面,支援 NVMe 2.0 協議,相容桌上型電腦、筆記本、PS5 及遊戲掌機,官方也提供了長達5年的質保售後。

包裝內部很簡單,只有產品說明書以及硬碟本體,並沒有額外提供散熱片。


WD BLACK SN7100採用 M.2 2280 規格,主控為閃迪 A101-000171-A1,支援PCIe4.0協議和NVMe 2.0標準,單面顆粒設計,NAND顆粒同樣來自閃迪,料號為:022644 1T00。為閃迪最新的216層3D TLC NAND顆粒,順序讀取速度為 7250MB/s,順序寫入速度可達 6900MB/s,寫入質保為600TBW。


WD_BLACK SN7100採用DRAM-Less 無緩設計,硬碟正面只有主控和NAND顆粒,外加一顆電源管理晶片。


從盤SSD使用的是SK HYNIX P41 1TB,外包裝彩印有產品型號以及LOGO,封面採用大豆油墨印刷。
包裝盒背部。
包裝內外均採用環保包裝,十分簡約,無塑膠紙質綠色包裝,減少汙染排放。
本體正面特寫,顆粒上方為產品LOGO貼紙。
背部為產品型號及詳細引數。
撕掉貼紙來看顆粒,海力士P41採用單面設計,搭載了1GB的獨立DRAM快取晶片。
左邊橫置的是1GB 獨立DRAM快取晶片,型號為SK Hynix H54G36AYRBX257,一顆LPDDR4 4266MHz DRAM,在固態上配備獨立DRAM快取可有效提升讀寫速度,減少資料傳輸延遲。尤其是在4K隨機讀寫上表現十分出色,體現在實際使用中,在開機和啟動軟體以及載入遊戲中會有比較明顯的感受。圖中右邊則為固態主控晶片,型號為SK Hynix ACNS075,採用TSMC 12NM工藝打造,四核 Cortex R8架構,支援PCIe 4.0×4傳輸速率和LDPC糾錯,最高支援8通道記憶體。
使用兩顆型號為SK Hynix H25T2TC88C快閃記憶體晶片,單顆512GB,兩顆組成1TB,晶片採用176層4D TLC NAND技術堆疊, 支援ONFI 4.2協議,傳輸速率達到了1600MT/s。








電源使用的是華碩最新推出的ROG 雷神3代氮化鎵 1200W電源,外包裝方面延續了ROG家族式的黑紅配色,該系列電源基於ATX 3.1規範打造,採用全模組線材設計,使用了全日系電容,通過了80 PLUS白金認證,採用 氮化鎵(GaN)MOSFET技術,提升能量轉換效率(最高達94%),從而實現更低的執行溫度,另外提供新的顯示卡優先模式,符合 ATX 3.0/3.1供電標準,支援新一代50系顯示卡的高功耗需求。

基礎配置上延續了前代產品的設計,配備原生的12V 2×6介面,官方也為這款電源提供了長達10年的售後質保。

內部包裝電源和線材採用分倉設計。

電源附件包括理線軋帶、魔術貼以及敗家之眼冰箱貼等。

電源採用全模組壓紋線設計,十分柔軟方便走線,質感十足。


電源整體尺寸為190(L) x 150(W) x 86(H) mm, 重達2.37公斤左右。

電源採用銀黑配色金屬外殼,表面採用拉絲工藝,頂部風扇格柵有浮雕式ROG“敗家之眼”LOGO。

RGB角,支援華碩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可與其他RGB硬體同步閃爍絢麗燈光,支援12種酷炫燈效。

機身兩側均支援安裝ROG定製的磁吸OLED顯示屏,可以即時顯示執行功率輸出,電壓和溫度等,螢幕邊緣還設計有RGB燈帶。

另一側不用時可以用橡膠保護蓋扣上。


電源風扇格柵依舊採用條紋狀設計,風扇格柵與電源頂蓋使用了一體化設計,格柵間隙縮小以提升防塵性,內建一枚135mm的雙滾珠軸承風扇,支援智慧啟停功能,官方宣稱在電源關閉“TURBO”模式後,只有負載高於600W時風扇才會起轉。

電源介面部分,18pin+10pin的24pin主供電介面;4個6pin介面共計6個SATA供電,以及3個D型4pin介面,6個8pinCPU和PCIE裝置供電,可擴充套件2個4+4pin CPU供電介面和4個6+2pin PCIE供電介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兩個粉色的2pin介面,顯示卡16Pin滿足ATX 3.1規範12V-2×6介面同時,旁邊額外增加的2Pin介面,可用於顯示卡智慧穩壓,是這款電源的獨家特色功能。

電源的背部標籤,鉑金牌的認證標識以及具體的供電引數,額定功率為1200W,採用單路+12V輸出設計,其中+12V輸出電流為額定100A,相當於功率1200W,可輕鬆應對主流平臺的供電需求;+5V的額定電流為25A,而+3.3V的額定電流則是30A,聯合輸出功率為125W;+5V待機與-12V的額定電流則分別為3.0A與0.3A,基本滿足多數平臺的使用需求。

電源尾部的風扇控制開關,可以一鍵開啟0dB靜音模式,在CPU低負載或者低溫的時候可以自動降速關閉風扇。

顯示卡使用的是影馳的 GeForce RTX 4070Ti SUPER 金屬大師,外包裝依然延續了金屬大師系列機械裝甲風格的設計,亮銀配色透著濃濃的金屬質感。

包裝附件附贈有一個金屬顯示卡支架以及12VHPWR轉2×8Pin電源線。

顯示卡整體尺寸為:352*153*69mm,採用全金屬外殼(鋁合金壓鑄一體上蓋),表面採用磨砂處理,搭配CNC高光亮邊、金屬拉絲等工藝,無RGB燈光設計,風格低調硬朗,整張顯示卡拿在手裡透著沉甸甸冰涼的金屬質感。

影馳 GeForce RTX 4070Ti SUPER 金屬大師搭載了AD102-175 GPU核心,集成了8448 個 CUDA,預設頻率為2340MHz,Boost頻率為2655MHz,它的視訊記憶體容量為16GB GDDR6X,位寬 256-bit,視訊記憶體頻率 21Gbps,支援光線追蹤/ DLSS 3.0 技術,供電設計使用了10+2相方案,8 層 PCB 設計,安全且兼顧散熱,功耗 295W。

擁有3個寬度92mm超大靜霜風扇,每個風扇帶有11片三折式扇葉,風流強勁。 三風扇均支援智慧啟停,GPU空閒時自動停轉以減少噪音和功耗。

顯示卡厚度做到了69mm,三槽厚度。


顯示卡背部金屬背板+壓鑄件三重聯鎖設計,減少PCB彎曲變形風險,尾部大面積鏤空,保護顯示卡的同時也增加了散熱效率。

顯示卡頂部沒做任何燈效的設計。

12VHPWR介面,支援PCIe5.0規範。

介面方面提供了1個HDMI 2.1、3個DP 1.4a輸出介面,支援8K@60Hz高畫質輸出,配置齊全完全滿足日常使用。

最後是硬體全家福以及手寫ID。
整機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