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香,糙米健康?真相在這裡!

⬇️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米飯是世界各地人們的主食,尤其在中國、日本、印度、印尼和韓國等國家。常見的米種超過7000種,在美國,最常吃的是白米和糙米。雖然白米更常見,但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選擇糙米作為更健康的替代。
糙米是全穀物,保留了穀殼、胚芽和胚乳;而白米則在加工過程中去除了穀殼和胚芽,僅剩富含澱粉的胚乳,因此糙米的營養更全面,但口感較粗,煮起來時間也較長。白米則更柔軟、易煮,吃起來細膩順口,但營養相對較少。
都說糙米健康,到底糙米有哪些健康優勢?哪些人群需要適當吃些糙米?但相對於白米,糙米也有一些劣勢。到底怎樣吃米更健康,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二。
糙米的健康優勢
1. 營養更豐富
糙米因為保留了穀殼和胚芽,含有更多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比如每100克糙米含有1.6克纖維,而同量的白米只有0.4克。雖然兩者的差距不是非常巨大,但糙米在營養上略勝一籌。
美國等國家對白米進行鐵強化處理,所以有時白米的鐵含量反而比糙米高。
以下是一些營養素的對比(單位:每日推薦攝入量的百分比):
2. 有助於穩定血糖
糙米富含鎂和膳食纖維,有助於控制血糖。研究顯示,經常吃全穀類(如糙米)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即使只是把白米換成糙米,也能有效幫助穩定血糖。
相比之下,白米的血糖生成指數(GI值)更高,平均在73左右,而糙米大約是65,意味著白米升糖更快。不過兩者碳水含量都高,仍需要適量食用。
降低GI的小貼士:
  • 煮好後冷藏一晚:米飯冷藏後再加熱會生成抗性澱粉,有助於控制血糖;
  • 搭配食醋或橄欖油:可進一步降低GI;
  • 選擇低GI米種:例如巴斯馬蒂米、紅米、黑米或野米。
3. 有助於心血管健康
研究表明,常吃糙米等全穀物的人,心臟病風險明顯低於少吃全谷的人。糙米還可能幫助降低“壞”膽固醇(LDL)並提高“好”膽固醇(HDL),雖然並非所有人群都適用。
4. 富含抗氧化物
糙米的穀殼富含天然抗氧化物,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減少身體炎症,從而有助於預防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
5. 有助於控制體重
將白米替換成糙米,可能有助於減少體重、BMI(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
一項覆蓋近3萬人(包括兒童)的研究發現,吃全谷的人整體體重更理想。另一項涵蓋13項臨床試驗的綜合研究也顯示,糙米在減重方面表現更佳。而白米則與體重增加有關。
糙米不如白米的劣勢
雖然糙米看似更健康,但白米也有一些優勢,而且是很多傳統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1. 糙米含有抗營養物質
糙米中含有植酸(phytic acid),這是一種“抗營養素”,可能影響身體對鐵和鋅等礦物質的吸收。雖然它也有一定益處,但如果每餐都攝入大量植酸,可能會長期造成礦物質吸收不足。不過,如果飲食多樣,一般不會造成問題。
小貼士:將米提前浸泡可以降低植酸含量。
2. 糙米中砷含量較高
相較於白米,糙米更容易積累砷——一種天然但有毒的重金屬。長期大量攝入砷可能增加患癌、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不過,適量吃米飯完全不用擔心。如果你經常吃米飯,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少砷的攝入:
  • 用大量清水沖洗大米;
  • 烹煮時用更多的水,再將多餘水倒掉;
  • 儘量多樣化飲食,別長期只吃糙米。
白米和糙米各有優劣。糙米的營養和纖維更豐富,有助於控制血糖、維持體重、預防慢性病;但白米口感更好、容易消化,是許多傳統美食中的關鍵食材。
建議根據個人口味和健康需求選擇米種。即使喜歡吃白米,也可以透過搭配豆類、蔬菜等增加營養密度,讓飲食更均衡。
健康的關鍵不在於選哪種米,而在於整體飲食是否多樣、合理。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你們家愛吃什麼米?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