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是一種有力和優雅的生活方式。
監測百家外媒,精選資訊觀點,奉上資訊簡報,為您節省瀏覽時間,助您獲取優質資訊。
01
美國POLITICO雜誌
2020年9月1日

防火牆讓資訊很難充分流動
網際網路曾被視為可以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多元社會,但現在看來,它在培養年輕一代的民族主義者。
今年5月,作家方方因在海外出版新冠疫情主題的《武漢日記》引發軒然大波。她曾任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屬於體制內人士,寫作也比較溫和且有尺度,但是,此書決定在海外出版時,引來無數反對——並非來自政府,而是來自網民。
批評者多是年輕網民,他們指責方方沒在日記裡突出政府成功遏制疫情爆發,此書成為“反華勢力”的工具。微博上,成千上萬網友炮轟方方,有人還曝光了她的家庭住址等個人隱私。
方方的遭遇是一個縮影,表明原被視為可以培養相對開放、多元視野的年輕人的網際網路,現在在滋生濃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培養年輕一代民族主義者。
在這種環境下,一些電影(比如曾廣受好評的《大腕》)、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打算出售TikTok美國業務、一些科學家質疑中醫效果,被分別戴上“對民族企業家的抹黑”、“走狗”和“漢奸”帽子。
由於中國採用了網際網路防火牆,資訊很難充分地流動。比如,很多中國網友認為美國國內混亂不堪,充斥槍支犯罪和警察暴力,製造走在美國大街上就可能被槍殺的感覺;再比如,此次新冠疫情中成為網紅的張文宏醫生,建議兒童早上應該吃富含蛋白質的雞蛋和牛奶,而不是粥時,遭很多網友痛斥,認為他“崇洋媚外”、“討好美國人”——官方媒體後來出面為張文宏解釋,蛋白質可增強免疫能力,從而更好地抵抗新冠病毒。
當然,不是所有中國年輕人都是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但是,政策制定者應該正視並認真對待民族主義不斷抬頭的現實。(掃下方二維碼可查閱資訊原文,因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打不開)

02
英國《金融時報》
2020年9月2日網路版

向食物浪費宣戰,確保糧食安全
近段時間,中國的電視臺、影片網站等紛紛下架“大胃王”“吃播”相關節目。資料統計,中國每年食物浪費達到1800萬噸,這本足以養活大約4000萬人。
上月,中央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今年以來,受新冠病毒疫情、暴雨洪災、國際環境多變、非洲豬瘟等影響,有人擔憂中國的食物可能出現短缺,但官方多次闢謠,農業農村部官員曾回應:“糧食多年豐收,庫存較為充裕;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口糧完全自給,國際影響有限;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已從戰略儲備庫拿出至少45萬噸冷凍豬肉投入市場。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中國食品價格上漲了13%,主因是豬肉價格飆升86%。
按照美國農業部測算的資料,2020年10月起,中國需要進口9000萬噸大豆,且自產大豆要在一年內達到1800萬噸。(掃下方二維碼可查閱資訊原文,因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打不開)

03
美國彭博通訊社
2020年9月1日網頁版

張一鳴正重新考慮TikTok交易案
儘管離美國總統特朗普限定的TikTok交易截止期限越來越近,但在中國上週五宣佈出口新規後,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正在重新考慮這起交易案。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說,字節跳動公司的監管團隊和交易談判代表,正在討論是否仍有可能達成TikTok交易,以贏得中美政府、收購方、風險投資者和字節跳動的批准。
微軟、甲骨文一直就收購TikTok美國業務深入談判,它們在提交收購方案的同時,也在尋求華盛頓方面的保證,確保特朗普政府會批准此項交易。微軟是聯合沃爾瑪競購TikTok美國業務,甲骨文則獲得了紅杉資本等風險投資方的支援。
有分析人士指出,現年37歲的張一鳴,從一開始就想打造一家全球化公司,失去美國市場就無法實現雄心壯志,“他是一個特立獨行、思想極端獨立的企業家,可能壓根就不想做這筆交易”。他曾拒絕騰訊、阿里巴巴等巨頭的戰略投資或收購。
知情者說,現在還不確定,張一鳴可能選擇繼續出售TikTok美國業務,可以跟收購方談判,然後以政府要求而不完成交易。
此外,字節跳動正利用在美國起訴特朗普政府的法律途徑,看看能否拖延特朗普簽發的禁令。如果拖到11月美國大選,新一屆政府有可能不會把關閉TikTok視為優先事務。
中方出口新規可能利好張一鳴,讓他獲得一些緩衝空間。(掃下方二維碼可查閱資訊原文,因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打不開)

04
英國《經濟學人》
2020年8月29日印刷版

中國應培養更多醫生
在應對新冠疫情的戰爭中,中國醫護人員的犧牲和貢獻有目共睹。
不過,中國應該藉此機會,去修補有缺陷的醫療衛生系統,比如培養更多醫生。
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表明,2017年,有2/3醫生說他們在醫院遭遇患者家屬攻擊或威脅。有很多醫生在受訪時,都說不希望自己孩子當醫生。
在中國,醫生的收入一般在10萬元左右,不算很高,職業聲望也不算高。
抗疫中,83歲的鐘南山廣為人知並被高度信任。最近幾個月,對鍾南山等“白衣英雄”的宣傳在公眾中引發了很多共鳴,中國排名第一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抒揚說,今年報考協和和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學子,比去年增加了30%。
然而,要解決中國衛生系統的結構性大問題,需要彌補不同區域醫院之間的巨大質量鴻溝。現在,有些小城市患者,需要到擁擠不堪的大城市醫院就診,且排隊數日才能看病90秒。患者最需要的是小城鎮和鄉村的診所,但這些診所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質量都要提升。
2016年的統計表明,中國只有0.2%鄉村醫生擁有醫學學士學位;在鄉鎮一級衛生院,只有不到一半的全科醫生是大學的醫科畢業生。儘管中國政府為那些願意在農村地區診所工作的學生提供免費的醫學教育,但大多數畢業生還是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
熟悉中國醫療體系的專家認為,整個行業士氣不高,除非改革醫院的融資方式,否則即使是“心地善良”的醫生也會面臨壓力,他們被要求透過過度開藥、檢查和外科手術,為自己的科室增收,也為自己和同事獲取績效工資。
還有專家認為,最重要的是修復醫患關係,讓醫生受到應有的尊重,並獲得更高的報酬,並允許醫生可獲得不止一個合法收入來源,“否則事情就會回到原來樣子”。
一個真正的超級大國,需要建立一個與之匹配的醫療體系。(掃下方二維碼可查閱資訊原文,因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打不開)

05
日本《讀賣新聞》
2020年9月2日網路版

美國猜測中國核彈頭數量
美國五角大樓9月1日釋出關於中國軍事與安全的年度報告,估計中國目前擁有200枚核彈頭,並預計在未來10年內至少增加一倍,且可射程可覆蓋美國大陸的洲際彈道導彈(約100枚)、可攜帶中程彈道導彈(200或更多,去年是80-160枚)的數量也在增加。
這是該報告首次估測中國核彈頭。中方未公佈自己的核彈數量,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今年6月估測中國共有320枚核彈頭。
報告還說,包括潛艇在內,中國海軍擁有大約350艘軍艦,超過了美國的293艘,位居世界第一。(掃下方二維碼可查閱資訊原文,因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打不開)




長按加關注,更多及時深度定製資訊
